上海市区县人大行使财政监督权的研究

上海市区县人大行使财政监督权的研究

论文摘要

自1979年全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开始设立常务委员会以来,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上不断创新,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政府的财政监督一直是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本文试图从上海市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财政监督权的情况着手,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分析,为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更好地行使财政监督权,发挥监督作用作些微薄的探索。以审查监督政府预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财政监督,是人大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促进政府依法理财,保证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人大对政府公共财政的监督,提高公共财政管理运作的绩效,把纳税人的钱用到实处,已成为社会各界的认识。然而,近三十年的实践表明,财政监督权在地方人大未能得以很好的行使,监督效果并不明显。由于预算监督的专业性强,涉及面比较敏感,有关法律的规定不够具体和操作性差,人大自身力量有限等诸多原因,使得监督形式单一、监督力度不大、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完善和加强财政监督?如何使财政监督真正有实效?如何让人民明明白白税收的去向?如何通过财政监督制约和规范公共权力、防止腐败?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在现阶段研究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财政监督工作,有助于推进地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进程,有助于防止公共权力异化,有助于促进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有助于推进公共财政建设。本文从区县人大财政监督权的理论阐述入手,逐步介绍了监督工作的流程和实践,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区县人大财政监督的现状和问题,剖析了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上的不利因素,也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文章选择上海市的区县人大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第一,这一层面的人大机构是直接面对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全国人大相比,地方人大的财政监督权行使得更为活跃,许多创新机制和做法都是从地方人大常委会先行探索后逐步推开;第二,上海是座人口集中、经济繁荣、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快、教育人文资源丰富、对外交流频繁的国际型大都市,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社会矛盾相比较于其他地方,可能更为复杂和突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市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财政监督实例和效果,能为其他地方人大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区县人大财政监督权的概述
  • 第一节 定义和内涵
  • 一、财政监督权的定义
  • 二、监督的主客体
  • 三、监督的范围和事项
  • 四、监督的结果
  • 第二节 审议程序
  • 一、人民代表大会开展预算审议的程序(见表一)
  • 二、人大常委会监督预算执行程序(见表二)
  • 三、人大常委会开展决算审议程序(见表三)
  • 第三节 监督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
  • 二、依法实施审查监督的原则
  • 三、督促工作的原则
  • 四、本级监督的原则
  • 第四节 实现条件
  • 一、监督权力法治化
  • 二、监督主体尽职
  • 三、监督客体到位
  • 四、工作环境协调
  • 第二章 区县人大行使财政监督权的现状
  • 第一节 区县人大行使财政监督权所取得的进展
  • 一、对财政监督从讳言趋于直面
  • 二、从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迈进
  • 三、预算编制和执行从不公开转向透明
  • 四、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还在不断开拓创新
  • 第二节 现阶段区县人大行使财政监督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主客体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 二、监督主体的素质还不适应监督的实际要求
  • 三、审议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 四、监督的整体合力尚未形成
  • 五、财政监督手段过于柔性
  • 第三节 阻碍区县人大财政监督权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 一、法治层面的主客观因素,阻碍了财政监督权的充分行使
  • 二、地方权力运作体制的不顺,制约了财政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 三、监督权力运行机制不活,影响了财政监督权的行使效果
  • 第三章 完善区县人大财政监督权行使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营造有利于财政监督的法治氛围
  • 一、广泛宣传,让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 二、强化执行,让法定职权落到实处
  • 三、积极建议,让财政监督立法更趋完善
  • 第二节 健全和完善监督主体的工作机制
  •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监督的各项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
  • 二、扩大常委会专职组成人员比例
  • 三、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的参与知情机制
  • 四、建立专家学者和社会智力资源的外脑借助机制
  • 第三节 规范监督客体的行为
  • 一、建立政府会议向人大代表开放制度
  • 二、健全政府负责人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并接受询问制度
  • 三、建立快速回应人大的审议和视察意见制度
  • 第四节 理顺监督工作与外部环境关系
  •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和人大的关系
  • 二、建立与专业监督部门合作的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地方人大监督权的缺失及原因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7)
    • [2].公民监督权与信访制度的改革[J]. 攀登 2016(05)
    • [3].论我国新闻监督权的法律规制[J]. 黑河学院学报 2017(07)
    • [4].近期话题[J]. 法治与社会 2020(08)
    • [5].论公民行使网络监督权的法律界限[J]. 法制与社会 2019(27)
    • [6].《政治生活》中“监督权”的教学剖析[J]. 教学与管理 2017(28)
    • [7].对完善和加强人大对政府监督权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5(04)
    • [8].网络时代公民监督权的现状与前景探析[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9)
    • [9].论我国弱者政治监督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 青海社会科学 2011(03)
    • [10].人大监督权的运行逻辑与人大代表的个体参与[J].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7)
    • [11].从“侦探式反腐”看公民监督权的行使困境[J]. 法制博览 2016(35)
    • [12].纳税人用税监督权研究[J]. 财税法论丛 2014(00)
    • [13].人大监督权的集体行使与人大代表的个体参与[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14].能否让职工自己设定“公开”内容[J]. 兵团工运 2009(07)
    • [15].人大代表个人有没有监督权[J]. 人民政坛 2008(04)
    • [16].网络信息安全与公民宪法监督权[J]. 法制与社会 2016(16)
    • [17].论中央监督权的正当性、范围与行使的法治化建议[J]. 港澳研究 2016(03)
    • [18].论大学生监督权的功能与实现途径——以大学内的不公平现象为切入点[J]. 大家 2011(12)
    • [19].公民监督权:法律视域下的公民参与[J]. 检察风云 2014(20)
    • [20].党员监督权缺位原因探析[J]. 党政论坛 2014(10)
    • [21].试论公民监督权的完善[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2(01)
    • [22].一般监督权的理论争鸣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11)
    • [23].对我国宪法中公民监督权的浅析与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1(32)
    • [24].行使人大监督权的现实思考[J]. 新东方 2010(03)
    • [25].人大监督权的定位与使用空间[J]. 上海人大月刊 2009(04)
    • [26].浅析检察院之审判监督权与审判中心的二难困境[J]. 法制博览 2017(04)
    • [27].监督权利与监督权力辨析——以人大代表个人是否有监督权为例[J]. 民主法制建设 2020(10)
    • [28].纳税人用税监督权及其法律保障[J]. 宜春学院学报 2013(02)
    • [29].纳税人税收使用监督权的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1(20)
    • [30].关于纳税人税收监督权问题的研究[J]. 中国市场 2011(44)

    标签:;  ;  ;  

    上海市区县人大行使财政监督权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