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重叠现象的类型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唐贤清[1](2021)在《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重叠式副词先秦就已萌芽,并逐步由单一的AA式重叠式副词发展演变出ABB式、ABA式、AAB式、AABB式等多种形式类型。跨语言考察发现,不同类型的重叠式副词出现的频率有所不同,AA式是最基本的重叠式副词类型,在佛教文献、中土文献、现代汉语、汉语方言以及民族语言中均有分布且占据主体地位。重叠式副词形式类型的多少与语言的结构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语言的分析性越强,重叠式副词的形式类型就越丰富。汉语重叠式副词与原式的语义功用也有异同,主要表现在义项的减少、义项的增加、语义的分化和语义的"等同"四个方面。重叠式副词的产生是语言内外因双重作用的结果。
王莹[2](2021)在《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文中认为位移事件是人类最早认知的事件之一,关于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研究及位移事件表达的二语习得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语言学界颇受重视。其中,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归属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在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研究基础上也不断深入。大多数有关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主要探讨学习者使用与其母语词汇化类型不同的语言表达位移事件时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以及语言间词汇化类型的差异对目的语习得有无影响。而学界关于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仅局限于对移动动词、动趋式或空间介词等单个句法成分的习得研究,缺乏在位移事件的语义框架下对整体位移表达的习得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120个位移动词的语料,全面探讨汉蒙语在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蒙古族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细致描写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表达形式的异同对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与成因。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四个方面梳理位移事件的研究成果。第一,汉语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第二,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第三,学界关于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第四,蒙古国及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习得研究。通过前人的研究以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的研究为本文提供研究基础。第三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汉蒙语位移事件主要由位移动词表征,但是移动动词表征位移事件时,单独表征移动要素的情况比较少见,将移动和其他语义要素共同来表征的情况比较多。本章节主要从汉蒙语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和位移动因的语言表征三方面对汉蒙语表征位移事件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给予了全面描写。这为第四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为第五章描写和解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性特点和偏误出现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本章节基于Talmy位移事件框架的语义要素,并根据说话者表达位移事件关注的语义信息不同,将位移事件主事件构成语义要素主要分为“主体·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和“主体·移动·路径·背景”三大类组合情况,而后对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进行全面描写。通过对汉蒙语表达相同位移语义要素组合时所采用的表达形式进行描写,发现两种语言由于表征位移事件时存在差异以及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使得其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也存在不同。比如,当“主体·移动·路径”三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的优选表达形式为“NP+V移动+路径”,而蒙古语的优选模式为“NP+V移动”。再如,当“主体·移动”两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有“NP+V移动”和“V移动+NP”两种形式,而蒙古语只有“NP+V移动”一种形式。总之,汉蒙语由于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以及在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存在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形式方面出现很多不同。第五章为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在考察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过程中,发现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时,主要采用了“NP+V”“NP+V+NPL”“NP+介词+NPL+V”以及“把”字句和“被”字句等结构形式。由于受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以及表达形式两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偏误。其中,学习者使用“NP+V+路径动词”结构表达含有路径信息的位移事件时,受母语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影响,常常出现漏用或误用路径动词的偏误;而受母语位移事件表征影响,会出现混用路径动词的偏误。使用“NP+V+路径动词+NPL”结构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背景信息的处所名词常常会误加方位词,出现路径方向和路径终点混杂的偏误。总之,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于蒙古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构建目的语汉语位移事件概念系统、形成概念流利表达能力需要在很多方面下足功夫。第六章为结语部分。首先对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及表达形式层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总结,从整体上分析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出现偏误的底层原因。其次,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校汉语学科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林松[3](2021)在《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构词法本质上是研究词语构成所涉的语素关系规律或规则。因此,构词法实际上是研究既有词语内部语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素如何构成词及语素构词规律的方法。多数学者在阐述现代汉语复合词构词法时,将偏正、联合、主谓、述宾和述补五种构词基本方式予以列明。两汉时期的复合词构词法则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以西汉的《史记·本纪》《盐铁论》,东汉的《论衡》《潜夫论》四部着作为基本语料,在对语料的复合词从语义、构词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两汉时期的汉语复合词构词法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从而梳理出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在这一时期的全貌,总结两汉时期汉语复合词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同时采用共时与历时的比较研究,将两汉时期的复合词与相近时期部分着作中的复合词的构词方式和特点作比较,分析其发展的规律及动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首先,至汉代,联合式构词法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最能产的构词方法,大有取代偏正式构词法首要地位的趋势。同时,联合式复合词中同素异序复合词的数量有所变化。从字序上看,语料中有同素异序现象,但较之先秦数量已经开始减少,这说明随着汉语词汇的发展,很多词己基本定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稳定性。虽然同素异序复合词数量在减少,但其在现代汉语中也还存在。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要素,学者们认为其主要包括语音、认知习惯(如汉语中对长幼、尊卑先后顺序的固化认知或喜好)、时间及空间的自发顺位(如时间表达遵循前后、古今顺序,空间表达习惯左右等)。其次,较之先秦,两汉时期的偏正式复合词的数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与学者们的“偏正式方式主要构成名词,没有构成形容词”这一观点有异,本文研究所涉四部语料,偏正式形容词均在各书出现,虽然数量极少,但从数量占比角度,其与前述学者研究的先秦时期的数量占比有所增长,有一定的发展。此外,四部语料相关的偏正复合词中尚有少量的数词和副词。此外,自西汉到东汉,偏正式复合词的构词形式有了明显的发展,也是复合词中构词形式最丰富的一类。另外,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谓式与动宾式复合词在所选语料中数量较少,构词方式在两汉时期也没有大的变化,且动宾式复合词中的动词,大多不带宾语,故推断两汉时期的动宾式复合词词汇化程度不高,其发展也并不成熟。最后,本文所涉附加式复合词,从数量及构成上看,变化不大。但是细细考察,发现词缀的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名词性词缀“者”,否定词性的词缀“无”等等,此外,附加式复合词构词方式稳定。董秀芳认为这是句法结构词汇化的一个后果,即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在历时研究的语料选择上,以两汉四部语料为核心,前引西汉前两部语料,后接魏晋两部语料,通过历时比较,对系统研究两汉复合词构词法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有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结合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在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复合词判定标准前提下,对四部语料中的复合词做了穷尽性数据统计,并以百分比的形式做了对比,实现了对两汉四部语料复合词构词的定量分析;(二)在研究视角上,除却传统复合词构词方法比较外,重视复合词构词、构词方式对语素义的影响。对所选语料所涉例证大部分复合词语义进行了诠释和界定,对复合词构词结构、方法可能影响词素语义及构词导致原来语素义变化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基于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三)在研究内容领域,如前所述所选语料及借助语料的历时比较研究,其主要关注复合词构词方式的数据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构词法等构词方法所涉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且分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得出了联合式构词法在两汉时期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高产能的构词方法这一结论;(四)展现了汉语复合词在两汉时期各种构词方式的发展及其演变。
张银婷[4](2021)在《湖北阳新方言词缀研究》文中指出阳新处在“吴头楚尾”的地带,语言归属于赣方言中的大通片。由于阳新地区地处丘陵地带,交通不便,且经济相对落后,因而保留大量古语成分,地方特色十分明显,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湖北阳新方言词缀为研究对象,在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语料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描写法、对比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首次对湖北阳新方言的词缀系统进行全面、细致地描写和分析,力图从多个层面对阳新方言的词缀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丰富阳新方言的研究成果。本文一共由三个大的部分组成,即绪论、正文、结语,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一共包括三个小节,主要介绍阳新县及阳新方言概况、词缀研究概况和交代本文的研究情况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的正文共有五章,前三章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语料,经过整理归纳和分析,全面描写湖北阳新方言的前缀、后缀以及中缀;第四章分析阳新方言词缀的功能及其产生机制;第五章是运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对比阳新方言词缀与赣方言其他片区的词缀、英语的词缀,并且采用戴庆厦的“分析性语言”的理论来进一步深入分析,从而挖掘出阳新方言词缀的“分析性语言”的特点。结语部分先总结湖北阳新方言的词缀的特点,然后指出文章今后想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共三点:(一)语料创新,阳新方言属于赣方言中的大通片,目前关于全面研究此小片词缀的成果尚未见到,文章前三章在全面描写阳新方言词缀时,涉及的语料除一小部分参考相关文献外,其他部分全部由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充分利用笔者母语人的优势,语料十分鲜活,最大程度上还原阳新地区的语言使用现状,在语料上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以往的词缀研究中,大多只是描写词缀的分类,与普通话的对比、分析词缀的功能。本文在研究湖北阳新方言词缀时,除了详细描写其词缀系统外,还在“语言类型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戴庆厦的“分析性语言”研究眼光来研究阳新方言词缀,对比分析阳新方言与赣方言其他片区、英语两个部分的词缀,分析阳新方言词缀的类型学特征。(三)挖掘出阳新方言词缀的特点,包括词缀的数量非常丰富,且其中有些词缀在构词上具有独特性,以词缀“老”为例,它可以构成昵称孙子的“老孙”、专门称呼家里兄弟姐妹配偶父亲的“老伯”;再比如还有附着在形容词重叠式后的词缀“形”等;阳新方言词缀受“分析性语言”特征的制约。
杨丽婷[5](2021)在《剑川白语重叠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语是白族的共同语,隶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传统上将白语分为碧江(北部)、大理(南部)、剑川(中部)三大方言,剑川白语是剑川(中部)方言的典型代表。重叠是一种在剑川白语中广泛使用的语法手段,这也是剑川白语的一大特色。剑川白语中重叠现象格外丰富,其中尤以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的表现最为显着。本文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积极展开田野调查,对剑川白语各词类的重叠式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并且还从共时角度将剑川白语和其他汉藏语系方言点各词类的重叠式进行比较,归纳出剑川白语重叠式的特点。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剑川白语重叠式的自身特点,弥补剑川白语语法研究的不足,也有利于梳理白语重叠式的整体特征,还能为其它相关方言的类型学研究和重叠研究提供“点”的材料。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结语。其中,正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剑川白语重叠的界定、选题缘由、音系、重叠现象相关研究以及研究对象、意义、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至第五章考察了剑川白语各类词的重叠,分别从构成形式、句法功能、语法意义、语用功能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描写。名词重叠式讨论了“AA、AAB、ABB”等六种形式;动词重叠式讨论“AA、AABB、ABAB”等六种形式;形容词重叠式讨论了“ABB、BAA、ABA”等六种形式;副词重叠讨论了“ABB、AABB、ABAB”等四种形式;量词重叠式讨论了“a44AA、a44+量词重叠+??44/a44+量词+a44+量词”等四种形式;拟声词重叠式讨论了“AAA式、ABAB式、AABB式”等四种形式。结语部分将剑川白语重叠式和普通话、汉藏语系藏缅、壮侗、苗瑶语族语言的重叠式进行比较,总结出剑川白语重叠式的特点。同时,梳理了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创新点之处在于研究思路创新和语料创新。研究思路创新,以往的剑川白语重叠式研究中,大多数只描写词类的构成形式,本文不仅以“三个平面语法观”为指导分析了剑川白语重叠式的句法、语用、语义方面的内容,还立足于语言类型学理论将剑川白语重叠式和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重叠式进行比较,分析了剑川白语的共性和特性。语料创新,论文中的语料多为笔者发挥母语人优势,并结合实际田野调查所得。
王婷[6](2021)在《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讨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音、语法及语义的特点,并尝试揭示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具有能产性的原因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全文一共包括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对象及意义,研究方法,四音格词相关研究综述和语料来源。第一章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界定结合佤语的次要音节,本章介绍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界定,指出在搜集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时,如果遇到有次要音节情况根据佤族的语言感知来进一步确定音节数。第二章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音特点本章重点分析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音特点,得出佤语布绕方言中有ABAC和ABCD两种语音结构类型。佤语布绕方言没有声调,其音节之间的内部和谐现象主要通过声母和韵母之间的关系来体现。第三章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法特征论述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法特征,得到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主要包括单纯式、复合式和配音式三种构词方式,并根据嵌入式预制语块相关理论揭示了其具有能产性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语义分析阐释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义特点,分析其语义层次、语义内容、语义关系及表意特征。结语这部分梳理全文的主要内容,总结全文主要观点,并指出本文的难点、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季红丽,姚霁珊[7](2020)在《滇北苗语词汇类型学特征》文中提出滇北苗语的词汇与苗语3个方言代表点在词汇音节、构词法和借词3个方面比较起来具有一定的类型学特征。滇北苗语的优势音节是单音节和双音节,前缀构词、复合式构词和重叠式构词丰富,现代汉语借词是丰富词汇的主要手段。此外,滇北苗语用于构词的前缀较多,除了名词前缀,还广泛使用动词前缀hi44-。复合式构词除了苗语普遍遵循的联合式、修饰式、补充式、支配式4种构词方式外,还广泛使用主谓式构词。此外,滇北苗语修饰性复合词的正偏式结构多于偏正式结构,表明滇北苗语的词汇较好地保留了苗语的原始构词方式。
刘欣[8](2020)在《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叠式以其生动的描写性、鲜明的音乐性和强烈的节奏感而被当代诗歌语言广泛运用。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丰富、灵活多样且极具个性。本文以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尽的分析描写,旨在客观、全面地反映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的总体面貌及其特征。全文共分六章,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重叠式进行了界定,对本文的语料来源与使用符号也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是对当代诗歌语言中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数词和量词的重叠式进行穷尽式的定量定性分析。通过对各个词类重叠式结构形式、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三个方面的详尽描写,展现当代诗歌语言中各词类重叠式的面貌和特点。第三部分为总结(第六章),主要是对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整体面貌的描述和整体特点的梳理。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庞大,使用频率高,形容词占主导。它们形式多样,共有11种之多,但也排斥一些重叠形式的出现;句法位置灵活,多有易位;功能丰富,常可独立成行,作独立成分句;可以突破一般的语法限制,由此得到更为自由而灵活的运用。这些都是其相较于非韵文语体重叠式的独特之处。第四部分为结语,主要是对全文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白丽娜[9](2020)在《类型学视野下的泰语四音格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音格词是汉藏语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结构,其广泛出现于泰语、汉语、傣语、缅语、景颇语等语言中。四音格词因其构词规律,韵律性强以及较强的语言表现力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泰语四音格词因此普遍存在于书面语和口语当中。本文以泰语四音格词为研究对象,采用语言类型学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共时描写、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对收集到的泰语四音格词语料从构词、构形、语义特点、句法功能、语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描写并分析其类型特征,进而揭示泰语四音格词产生的原因及其类型学意义。全文共五部分:绪论部分说明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阐述关于泰语四音格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术语的界定,阐释语言类型学的发展、蕴含共性理论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创新点。第一章泰语四音格词的形态类型特征:从形态类型的角度来研究泰语四音格词的构词和构形,探究泰语四音格词在语音形式和构词手法上的特征。第二章泰语四音格词的功能类型特征:从功能类型的角度来对泰语四音格词的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泰语四音格词的语义结构类型、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以及语用功能特征。第三章泰语四音格词产生的原因及其类型学意义:运用类型学的蕴涵共性理论,用蕴涵关系逻辑推导公式P?Q来解释说明四音格词与声调语、单音节语、分析性语言的蕴涵共性,阐述四音格词的类型学意义;并从语音参项和语法参项两方面对泰语四音格词的产生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结语部分总结概况全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代爽[10](2020)在《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分析的汉语介词“在”的类型学特征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语言类型学作为基础理论,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概括出汉泰两种语言“在”字短语的共性和特性。通过对比,发现汉泰“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类型并不相同,因介词类型的不同,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中前置介词“在”的隐现特征、“在”字短语的语序、“在”字短语的句法功能等都会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依据语言类型的标记预测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在”字短语时可能出现的偏误。随后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对母语为泰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在”字短语时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对偏误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接着总结了汉泰“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在隐现、语序、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因汉泰“在”字短语中介词类型的不同造成的,介词类型是造成汉泰“在”字短语各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2.汉语“在”字短语中的介词有两种结构(单元介词、多元介词),三种类型(前置介词、后置介词、框式介词);泰语“在”字短语中的介词有二种结构(单元介词、双元介词),一种类型(前置介词);汉语“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类型比泰语复杂得多。3.泰语“在”字短语中的前置介词在语义上相当于汉语的框式介词,因此无需加上后置词就可以标记题元关系。而汉语“在”字短语中的前置词“在”没有实在语义,需要依靠其他成分才能表达完整的题元意义,所以汉语“在”字短语存在隐现问题。4.从隐现特征上看,汉语“在”字短语中的五种题元类型,语义越抽象,前置词“在”越不容易隐现;而语义越具体,前置词“在”的隐现规律也就越复杂。这是因为表具体语义的“在”字短语,有时仅依靠介词“在”后的名词性成分或后置词的补充就能标记题元关系,介词“在”的隐去不会对句子的语义和句法产生影响;而表抽象语义的“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类型一般是框式介词,必须由前后介词相互搭配才能表达完整的题元关系。5.通过统计共40万的汉语和泰语语料,我们发现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中介词的对应情况和使用频率存在差异,泰语方所、时间题元中的介词数量较多、划分较细,例如:泰语表示处所的前置介词“??”、“”、“??“”(在)在语体上有差别,表时间的前置词“????、(在)”在时态上有区别,因此泰语在方所、时间题元的使用频率高于汉语。而在范围题元,泰语没有与汉语框式介词“在……中”、“在……里”、“在……内”一一对应的介词,“”、“?”既可以翻译为“在……中”、“在……里”又可以翻译为“在……内”。在行为主体题元,汉语“在sb”这一表达在泰语里没有对应形式,因此泰语在范围、行为主体题元的使用频率低于汉语。6.框式介词“在……上”、“在……中”、“在……里”是“在”字短语中的无标记的构式。依据标记理论中的“组合标准”、“分布标准”、“频率标准”,从组合标准分析,这三个框式介词的后置词“上、中、里”的语义丰富,所能搭配的名词种类丰富,构词能力强;从分布标准分析,这三个框式介词既能出现在方所题元又能出现在范围题元;从频率标准分析,通过统计共20万字的汉语语料,发现这三个后置词的使用频率是所有后置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在偏误分析中,这三个框式介词也最容易出现遗漏后置词和后置词误代的偏误。且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人类的认知遵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因此人们在认识和表达事物的方位时,通常说某处之上,或是将事物放在一个范围之内,形成以“上、中、里”为中心的心理,因此这三个框式介词是“在”字短语中无标记的构式。7.汉语和泰语都为VO型语言,泰语“在”字短语以VPP语序为优势语序,而汉语“在”字短语却以PPV语序为优势语序,因为泰语遵循“联系居中项原则”,而汉语受“时序象似性原则”和“焦点信息原则”的影响更大。8.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通过对正确率和使用频率的考察,我们认为泰国学生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顺序为:方所>时间>行为主体>条件>范围(“>”表示先习得)。条件、行为主体题元虽比范围题元出现得晚,但两个题元中的框式介词单一,因此比框式介词繁多的范围题元更易习得。9.通过偏误分析,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在”字短语时出现最多的偏误为前置词“在”的误加偏误,其次是“在”字短语的错序和前、后置词的遗漏偏误,前、后置词的误代偏误最少。10.汉语“在”字短语的特征会导致泰国学生习得“在”字短语时产生偏误,其中汉语前置词“在”的隐现特征是导致误加偏误的主要原因;汉语“在”字短语的语序特征是导致错序偏误的主要原因;汉语“在”字短语的介词类型特征是导致遗漏偏误的主要原因;汉语“在”字短语中介词的语义特征是导致误代偏误的主要原因。
二、汉语重叠现象的类型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重叠现象的类型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 |
2.1 汉语位移事件的类型学研究 |
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研究 |
2.2.1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整体性研究 |
2.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局部性研究 |
2.3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
2.4 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
2.4.1 蒙古国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
2.4.2 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
第三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
3.1 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 |
3.1.1 指示路径动词“来”和“去” |
3.1.2 “上”“下”类路径动词 |
3.1.3 “进”“出”类路径动词 |
3.1.4 “经过”“往返”类路径动词 |
3.1.5 “离开”“向后”和“到达”类动词 |
3.2 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 |
3.2.1 位移主体的状态表征 |
3.2.2 位移的介质表征 |
3.2.3 位移的速度表征 |
3.2.4 位移样态、速度及特定主体的综合表征 |
3.3 他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
3.3.1 身体部位的非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
3.3.2 身体部位的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 |
4.1 主体·移动 |
4.1.1 NP+V_(移动) |
4.1.2 V_(移动)+NP |
4.2 主体·移动·路径 |
4.2.1 NP+V_(自移)+路径动词 |
4.2.2 NP_1+V_(他移)+路径动词+NP_2 |
4.2.3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 |
4.2.4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 |
4.3 主体·移动·路径·背景 |
4.3.1 NP+V_(移动)+NP_L |
4.3.1.1 NP+V_(路径)+NP_L |
4.3.1.2 NP_L+V_(自移)+NP |
4.3.1.3 NP+V_(自移)+路径动词+NP_L |
4.3.2 NP+介词+NP_L+V_(自移) |
4.3.2.1 NP+V_(自移)+到/在+NP_L |
4.3.2.2 NP+向/往/朝+NP_L+V_(自移) |
4.3.2.3 NP+从/由+NPL+V_(自移) |
4.3.3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 |
4.3.3.1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NP |
4.3.3.2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
4.3.3.3 NP_1+把+NP_2+V_(他移)+NP_L |
4.3.4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
4.3.4.1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
4.3.4.2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
4.4 小结 |
第五章 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 |
5.1 NP+V的习得 |
5.1.1 NP+V(了)的习得 |
5.1.2 NP+V+路径动词的习得 |
5.2 NP+V+NP_L的习得 |
5.2.1 NP+V+NP_L的习得 |
5.2.1.1 路径动词使用种类少、频率高 |
5.2.1.2 路径动词“去”的泛化使用 |
5.2.2 NP+V+路径动词+NP_L的习得 |
5.2.2.1 “M+P”的习得 |
5.2.2.2 “NP_L”的习得 |
5.3 NP+介词+NP_L+V的习得 |
5.3.1 介引不同背景信息的介词习得 |
5.3.1.1 介词“从”和“在”的混用 |
5.3.1.2 介词“朝”“向”“往”的习得 |
5.3.1.3 介词“在”和“到”的混用 |
5.3.2 位移背景信息表达的习得 |
5.3.3 位移方式动词的习得 |
5.3.3.1 方式动词的使用有限 |
5.3.3.2 方式动词与移动框架元素配置的偏误多 |
5.3.3.3 蒙古语方式动词的义位误推 |
5.3.3.4 受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影响 |
5.4 其他偏误类型 |
5.4.1 “把”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
5.4.2 “被”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汉语构词法研究概况 |
1.1.2 汉语复合词研究概况 |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选题缘由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几点说明 |
1.4.1 本文对词的判定标准 |
1.4.2 本文拟采用的复合词判定标准 |
1.4.3 其他事项 |
第二章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1 西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
2.2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2.1 《史记》研究概况 |
2.2.2 语料的选择 |
2.2.3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概貌 |
2.2.4 小结 |
2.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3.1 《盐铁论》语言研究综述 |
2.3.2 语料的选择 |
2.3.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
2.3.4 小结 |
2.4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
第三章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1 东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
3.2 《论衡》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2.1 《论衡》词汇研究概况 |
3.2.2 语料的选择 |
3.2.3 《论衡》复合词构词概貌 |
3.2.4 小结 |
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3.1 《潜夫论》词汇研究概况 |
3.3.2 语料的选择 |
3.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
3.3.4 小结 |
3.4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
4.1 联合式复合词 |
4.2 偏正式复合词 |
4.3 动宾式复合词 |
4.4 述补式复合词 |
4.5 主谓式复合词 |
4.6 附加式复合词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两汉时期复合词特点 |
5.1.1 数量呈上升趋势,构词形式基本完备 |
5.1.2 联合式最能产 |
5.1.3 偏正式复合词构词形式丰富 |
5.1.4 主谓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
5.1.5 动宾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
5.1.6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 |
5.2 不足之处 |
5.2.1 关于研究语料的选择 |
5.2.2 数据统计 |
5.2.3 词的界定及构成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湖北阳新方言词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体例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阳新县及阳新方言概述 |
一、阳新县简介 |
二、阳新方言及其音系 |
第二节 词缀研究概述 |
一、汉语词缀研究现状 |
二、阳新方言及其词缀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条件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阳新方言的前缀 |
第一节 阳新方言的名词性前缀 |
一、初[?~hɑu~(33)] |
二、老[l?~(31)] |
三、小[s?~(31)] |
四、第[t~hai~(33)]23 |
五、大[ta~(33)] |
六、阿[a~(33)] |
七、二[e~(33)] |
第二节 阳新方言的形容词性前缀 |
一、飞[fai~(33)] |
二、梆[pɑ?~(33)] |
三、闷[m?n~(21)] |
四、其他 |
第二章 阳新方言的后缀 |
第一节 阳新方言的单音节后缀 |
一、单音节后缀“子、头、儿” |
二、单音节后缀“家、鬼、佬、婆、货、精” |
三、单音节后缀“煞、首、相、形、巴、得、类” |
第二节 阳新方言的多音节后缀 |
一、叠音后缀 |
二、非叠音后缀 |
第三章 阳新方言的中缀 |
第一节 中缀“里[li~(31)]” |
一、构词情况 |
二、语义和语用功能 |
第二节 中缀“数[sau~(31)]” |
一、构词情况 |
二、语义和语用功能 |
第三节 中缀“卵[luo~(31)]” |
一、构词情况 |
二、语义和语用功能 |
第四章 阳新方言词缀的功能及其产生机制 |
第一节 阳新方言词缀的功能 |
一、成词功能 |
二、衍音功能 |
三、转类功能 |
四、表义功能 |
第二节 阳新方言词缀的产生机制 |
一、语言系统内部机制 |
二、语言自身的类推机制 |
三、语言的经济性机制 |
第五章 阳新方言词缀的类型学分析 |
第一节 阳新方言词缀的共性特征 |
一、从词缀的数量特征看阳新方言词缀的共性 |
二、从形容词前缀的构词看阳新方言词缀的共性 |
第二节 阳新方言词缀的分析性语言特点 |
一、缺乏形态变化的特征制约着阳新方言词缀的发达程度 |
二、单音节词根为主与韵律特征影响阳新方言词缀 |
结语 |
一、阳新方言词缀的特点 |
二、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剑川白语重叠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剑川白语重叠的界定和选题缘由 |
一、剑川白语重叠的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剑川县地理及方言情况 |
一、剑川县人文地理情况 |
二、剑川县方言概况 |
第三节 剑川白语音系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第四节 重叠现象的相关研究动态 |
一、现代汉语重叠现象的相关研究 |
二、汉语方言重叠现象的相关研究 |
三、藏缅语重叠现象的相关研究 |
四、白语重叠现象的相关研究 |
第五节 本文相关说明 |
一、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五、特殊符号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剑川白语名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剑川白语名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一、两字式 |
二、三字式 |
三、四字式 |
第二节 剑川白语名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充当主语 |
二、充当宾语 |
三、充当定语 |
四、充当状语、独立语 |
第三节 剑川白语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小称 |
二、表量多 |
三、表程度深 |
第四节 剑川白语名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一、凸显主观情态 |
二、增强形象色彩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剑川白语动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剑川白语动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一、完全重叠式 |
二、不完全重叠式 |
第二节 剑川白语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充当主语 |
二、充当谓语 |
三、充当宾语 |
四、充当定语 |
五、充当状语 |
第三节 剑川白语词动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时量和动量 |
二、表动作强度轻 |
三、表随意轻松 |
第四节 剑川白语动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一、缓和功能 |
二、充当话题的功能 |
三、描摹功能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剑川白语形容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剑川白语形容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一、AA式 |
二、ABB式 |
三、BAA式 |
四、ABAC式 |
五、AABB式 |
六、ABAB式 |
第二节 剑川白语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充当谓语 |
二、充当定语 |
三、充当状语 |
四、充当补语 |
第三节 剑川白语词形容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程度义的“量” |
二、表状态义 |
第四节 剑川白语形容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一、充当焦点 |
二、表达主观评价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一、AA式 |
二、ABB式 |
三、AABB式 |
四、ABAB式 |
第二节 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在句子中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在句类中的具体分布 |
第三节 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增强“量”的语法意义 |
二、强调性语法意义 |
第四节 剑川白语副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剑川白语其他词类重叠式 |
第一节 剑川白语量词重叠式 |
一、剑川白语量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二、剑川白语量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剑川白语量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四、剑川白语量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第二节 剑川白语拟声词重叠式 |
一、剑川白语拟声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
二、剑川白语拟声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剑川白语拟声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四、剑川白语拟声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剑川白语重叠式的比较 |
二、剑川白语重叠式的特征 |
三、本文存在的不足 |
四、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剑川白语重叠式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对象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四音格词研究综述 |
一、南亚语系四音格词研究成果综述 |
二、汉藏语系四音格词研究成果综述 |
三、小结 |
第三节 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界定 |
第一节 佤语语音的特点 |
一、音位系统 |
二、声韵组合 |
三、音节结构 |
第二节 佤语的次要音节 |
一、次要音节概念 |
二、佤语的次要音节 |
第三节 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界定 |
一、四音格词概念 |
二、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的界定 |
第二章 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的语音特征 |
第一节 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的语音结构类型 |
第二节 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的声韵特征 |
一、ABAC式 |
二、ABCD式 |
第三节 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语音的共性特征 |
一、结构类型 |
二、韵律特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法特征 |
第一节 构词方式 |
一、单纯式 |
二、复合式 |
三、配音式 |
第二节 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嵌入式预制语块 |
一、嵌入式预制语块 |
二、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嵌入式预制语块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义特征 |
第一节 语义层次 |
一、单层次语义四音格词 |
二、双层次语义四音格词 |
三、多层次语义四音格词 |
第二节 语义内容 |
一、自然环境 |
二、衣食住行 |
三、人际关系 |
四、动作行为 |
五、时间方位 |
六、身体器官 |
七、宗教信仰 |
八、精神品质 |
九、性质状态 |
十、性格情态 |
十一、文化教育 |
第三节 语义关系 |
一、同义关系 |
二、近义关系 |
三、类义关系 |
四、反义关系 |
第四节 表意特征 |
一、部分意义等于整体意义 |
二、部分意义大于整体意义 |
三、部分意义小于整体意义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佤语布绕方言音位系统简表 |
附录B: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重叠式的界定 |
五、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形容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超常搭配 |
四、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章 动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动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单音节动词重叠式 |
二、双音节动词重叠式 |
小结 |
第二节 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超常搭配 |
小结 |
第三节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示“量” |
二、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 |
三、表示轻松、随意的意味 |
四、表示尝试 |
小结 |
第三章 名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名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名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四章 副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副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副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副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五章 数词、量词重叠式 |
第一节 数词重叠式 |
一、数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二、数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数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二节 量词重叠式 |
一、量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二、量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量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六章 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的总体面貌及特点 |
第一节 总体面貌 |
第二节 总体特点 |
一、结构形式特点 |
二、句法功能特点 |
三、语法意义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类型学视野下的泰语四音格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泰语四音格词的形态特征 |
第一节 泰语四音格词的构形类型及语音特征 |
一、音节形式类型 |
二、语音特征 |
第二节 泰语四音格词的构词类型特征 |
一、单纯词 |
二、复合词 |
三、重叠词 |
小结 |
第二章 泰语四音格词的功能类型特征 |
第一节 泰语四音格词的语义特征 |
一、语义层次类型 |
二、语义结构类型 |
三、义素类型 |
第二节 泰语四音格词的句法功能 |
一、语法结构 |
二、句法功能 |
第三节 泰语四音格词的语用特征 |
一、意义丰富 |
二、形象生动 |
三、富含哲理 |
小结 |
第三章 泰语四音格词产生的原因及类型学意义 |
第一节 四音格词与语言类型的关系 |
一、四音格词与单音节语的蕴含共性 |
二、四音格词与分析性语言的蕴含共性 |
三、四音格词与声调语的蕴含共性 |
第二节 泰语四音格词产生的内部因素 |
一、语音参项的内部因素 |
二、语法参项的内部因素 |
第三节 泰语四音格词产生的外部因素 |
一、语言接触对泰语四音格词的影响 |
二、文化对泰语四音格词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分析的汉语介词“在”的类型学特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汉语介词“在”的相关本体研究 |
二、对外汉语界介词“在”的研究 |
三、语言类型学视角下介词“在”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语料的来源及整理工作 |
一、研究理论和方法 |
二、语言来源及整理工作 |
第二章 汉泰“在”字短语类型学特征考察 |
第一节 汉泰“在”字短语中介词的类型特征考察 |
一、汉泰“在”字短语的介词类型特征比较 |
二、汉语前置介词“在”与泰语相应前置介词的题元关系对比 |
三、汉泰“在”字短语中前置词的隐现特征对比 |
四、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特征对比 |
五、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中框式介词的后置词使用情况分析 |
六、本节小结 |
第二节 汉泰“在”字短语语序类型比较 |
一、泰语“在”字短语的基本语序 |
二、汉语“在”字短语中的基本语序 |
三、本节小结 |
第三节 汉泰“在”字短语的句法功能比较 |
一、表方所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
二、表时间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
三、表范围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
四、表条件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
五、表行为主体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
六、本节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中介语偏误看汉语“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 |
第一节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在”字短语偏误考察 |
一、表方所的“在”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
二、表时间的“在”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
三、表范围的“在”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
四、表条件的“在”的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
五、表行为主体“在”字短语的偏误情况分析 |
六、汉语“在”字短语偏误类型总结 |
第二节 从中介语偏误看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 |
一、汉语“在”字短语的偏误共性总结 |
二、汉语方所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
三、汉语时间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
四、汉语范围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
五、汉语条件、行为主体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泰汉语“在”字短语的教学 |
第一节 基于语料库的泰国学生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情况考察 |
一、汉语“在”字短语的相关习得研究及习得标准的确立 |
二、泰国学生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顺序考察 |
第二节 大纲和教材对汉语“在”字短语的处理情况 |
一、大纲对汉语“在”字短语的处理情况分析 |
二、现有教材对汉语“在”字短语的处理情况分析 |
第三节 教学建议 |
一、针对汉语“在”字短语语序特征的教学建议 |
二、针对汉语“在”字短语介词类型特征的教学建议 |
三、针对汉语“在”字短语中前置介词“在”隐现特征的教学建议 |
四、针对汉语“在”字短语中前置词、后置词语义特征的教学建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汉语重叠现象的类型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J]. 唐贤清. 古汉语研究, 2021(04)
- [2]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D]. 王莹.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D]. 林松. 吉林大学, 2021(01)
- [4]湖北阳新方言词缀研究[D]. 张银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剑川白语重叠式研究[D]. 杨丽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研究[D]. 王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滇北苗语词汇类型学特征[J]. 季红丽,姚霁珊.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8]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D]. 刘欣. 青岛大学, 2020(02)
- [9]类型学视野下的泰语四音格词研究[D]. 白丽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分析的汉语介词“在”的类型学特征考察[D]. 代爽.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