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芳
摘要:本文阐述了江苏省高考模式下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提出了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期给处于教学一线的生物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一、江苏省高考模式中生物科目的地位和教材的体系
目前江苏省高考模式为语数英三门科目高考计入总分,理科加试数学附加题,文科加试语文附加题,总分共480分,高校录取的本一、本二等各批次的分数线由三门学科的总分划定。理科考生须选物理选修科目一,文科考生须选历史作为选修科目一,在剩余科目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选修科目二,选修科目不计入总分,考生成绩采用按照参考总人数的一定百分比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于选修科目的要求由高校录取时自行要求,但本科院校必须至少有一门选修科目达B等级。生物科目在学生选择时与化学、政治、地理为平行关系,学生选择其一作为选修二,未选择生物科目的则须将生物作为必修科目之一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的三月份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测试成绩按绝对分数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若获A等级则可以在高考总分中获得1分的加分,若四门必修科目同时获A等级则可获得5分的加分。
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共有6册,分别为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该套教材的编写体系基本上抛弃了课改以前的老教材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主线的特征,注入了新的理念,以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科发展为线索,着重体现出生物学科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诸方面的密切联系,教材中多种栏目的设置既注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知识和技能,更加强调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协作学习等优秀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现行江苏省高考模式下学生对生物科目的选择状况
在目前江苏省的高考模式下,生物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只划定等级作为高校录取时的参考,在实际录取过程中相当多院校尤其是本一批次知名院校都特别强调对物理学科等级的要求,而等级的划定是根据选修该学科的总人数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划定而不是按照绝对分数划定,基于此,许多理科的学生为了提高语数外总分都选择物生组合,大家都认为生物学科知识只是背背而已,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与化学学科相比要少得多。鉴于这种意识,导致现在农村高中选修生物的学生把生物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再加上农村高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的局限,让高中生物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现行高考模式下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学科现状
(1)农村高中办学理念落后,对生物学科缺乏重视:在现行高考模式的引导下,社会、学校和学生对生物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传统的学科,像是语文、数学、外语,由于它们在各级考试中分值权重很大,是江苏省高考、中考的主要科目,因此被很多人称为“主课”,一直受到人们异乎寻常的关注和重视,而与“主课”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副课”(如生物),往往得不到“主课”的特殊优待而常常被学生所忽视。学校对生物学科教学课时安排不足、授课时段不佳。甚至连很多学生家长也认为生物只是一门“副课”,他们希望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主课”的学习上,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在高考中获得分数上的优势而取得较好的成绩。
(2)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落后,生物实验教学难以开展:生物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课本中就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直接导致实验教学难以进行。虽然近几年教育投入有所增加,但投入到农村中学的少量经费大多用在理化等科目上,生物器材几乎没有。如没有教学挂图和模型,教师难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没有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实验器材,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这样让学生觉得生物课乏味无力,产生厌学情绪。
2.学生现状
(1)生物学基础普遍较差:由于初中中考生物不是必考学科,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大,学校也不重视,有些初中甚至没有专业生物教师。因此,高中生物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学习。
(2)对学科兴趣不够浓厚: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既是中考又是高考的主干科目,学生对此很重视,而对生物科学习兴趣度不大,再加上高考生物的是等级制。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扭转这种一以贯之的学科偏见与思维定势。
(3)学习习惯及方法欠佳:有部分学生课前预习未做好,课堂上没有做笔记的好习惯,课堂练习不积极主动,课后没有很好地复习,不懂又不善于问。在学习中沿用初中机械、死板的记忆方法,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生物问题,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
3.教师现状
(1)教学方法不科学:由于实行了新课改,生物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其中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一部分是“守旧派”。他们觉得新课改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并且很多教师在改变了教学方法以后不但自己不适应,学生也同样不习惯,反而出现了考试成绩下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教师又回归过去的老路,按照老方法来上新教材,这样就使得新课改失去了实际效用。另一个极端就是“改革派”。这一派别的教师由于认识到了新课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方面的作用,于是在教学过称中完全抛弃了过去的教法,而全部以各种学生活动加以代之,结果可想而知了,师生在课堂上表面热热闹闹、光鲜无比,但稍一观察不难发现,这些生物学科学习活动,缺乏组织性和科学性,很多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教学质量同样低下。以上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方法说到底都是属于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它对于新课改目标的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害无益。
(2)师生交流流于形式,缺乏思维深度:从教学现状看,许多教师主观上希望强调与学生的交流,但由于未能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准确的把握总,在课堂上未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在课堂中组织起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肤浅,没有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未能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把教学目标窄化为了知识的传授和巩固。
(3)合作学习效率较低,缺乏有效的组织:在许多生物的公开课和优质课评比中,常能看到教师组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但从组织成效看,真正高效的小组合作却很少。反观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一些教师观念有误,似乎为了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而“特意”安排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由于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有效训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加上合作学习内容的难易度较难把握等原因,导致许多合作学习活动显得比较生硬而肤浅,成为一种摆设,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
(4)评价方式单一:由于新课改的实行,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然而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评价方式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由于目前对于生物课程的评价依然是以各种考试形式为主。因此,很多教师在实施新课改措施的时候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事实上,用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多的优势,因为考试具有客观、公正、统一、便于操作等优点,但是如果评价的方式过于单调,甚至只有考试这一种形式,那么势必会使得教学工作陷入到“应试教育”的泥沼。因此,在单一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机制下,教师要想真正地落实新课改的措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在农村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以高考成绩为最终目标,应以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方法、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为出发点,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落实。师生协作完成每一个探究实验、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供条件满足部分学生自己的探究性实验,少做几张试卷,少讲几道题目,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做呢?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高考模式,顺应了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也给农村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和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广大中学生物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调适理念,改进方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成长,与时代发展相协调。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
邮政编码:22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