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实用理念与近代经世实学思潮

邓小平的实用理念与近代经世实学思潮

论文摘要

近代经世实学思潮以经世致用、兴利除弊、放眼世界为特征,它开创的改革思路和治学态度是近代中国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邓小平实用理念作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精神”,指的是邓小平理论中追求务实、经世致用的部分。它蕴含着四方面的内容:实事求是的崇实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融入世界的开放精神。从本质上说邓小平的实用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忠实继承。但是,不可否认,邓小平实用理念的形成还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受到近代经世实学思潮的影响。邓小平的实用理念对近代经世实学思潮的继承与超越主要体现在:从经世致用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崇实黜虚,实事求是”精神的延续,且“实事求是”还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成为时代精神;从兴利除弊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改革,邓小平自觉地汲取了近代经世实学思潮兴利除弊的精神,并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批判精神有机融合,形成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展开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改革;从放眼世界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邓小平的实用理念突破了近代经世实学思潮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尺度和目的,带领中国实现了与世界接轨的发展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近代经世实学思潮
  • 1、近代经世实学思潮的缘起与演变
  • 2、近代经世实学思潮的特征
  • 2.1 反对空疏清谈,提倡经世致用
  • 2.2 反对墨守成规,提倡兴利除弊
  • 2.3 反对闭关自守,提倡放眼世界
  • 3、近代经世实学思潮对邓小平的影响
  • 二、邓小平的实用理念
  • 1、邓小平实用理念的内涵
  • 2、邓小平实用理念的表现形式
  • 2.1 学习态度注重务实
  • 2.2 改革方法注重试验
  • 2.3 检验标准注重实效
  • 3、邓小平实用理念不是实用主义
  • 三、邓小平实用理念对近代经世实学思潮的继承与超越
  • 1、从经世致用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2、从兴利除弊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改革
  • 3、从放眼世界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晚清经世实学思潮中的经济思想[J]. 商场现代化 2008(23)
    • [2].清初经世实学与董子学[J]. 德州学院学报 2018(03)
    • [3].晚清地方书局兴起缘由探析[J]. 安徽史学 2018(01)
    • [4].张栻经世实学思想[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8)
    • [5].反省与启蒙:经世实学思潮与社会批判思潮——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群体为例[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01)
    • [6].试论明代著名旅行家王士性的旅游之道[J]. 兰台世界 2015(15)
    • [7].明清鼎革之际的台湾儒学[J].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6)
    • [8].陈子龙的生平及其交游圈扩展初探[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02)
    • [9].论章回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J]. 明清小说研究 2008(01)
    • [10].简论丁若镛的民本思想[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1].略论清代山西大同地区的刻书业和影响因素[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2].黄宗羲经世之学刍议[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05)
    • [13].左宗棠理学本源的植入路径与固本手段[J]. 朱子学刊 2015(02)
    • [14].陈子龙师生关系初探[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8)
    • [15].论顾炎武“经学即理学”的学术史意义[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6].论颜李学派实学思想对《儒林外史》创作的影响[J]. 中州学刊 2012(03)
    • [17].“实学”概念刍议——从顾宪成的“实学”概念说起[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4)

    标签:;  ;  ;  ;  

    邓小平的实用理念与近代经世实学思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