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淤胆型肝炎亦称胆汁淤积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临床类型,可发生于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类似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病程初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度升高,随着病情发展,黄疸进行性加深,总胆红素持续高水平,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形成“胆酶分离”,类似于重症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未出现凝血障碍及蛋白合成功能降低,故一般未出现腹水及下肢水肿等。在中医理论中没有“淤胆”与“淤胆型肝炎”之概念,临证当属黄疸范畴。中医学对黄疸有较早的认识,治疗上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针灸疗法以其简单、方便、高效、安全的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存在着选穴繁杂,临床疗效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有必要进行有效的穴位筛选,组成高效处方。 为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退黄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耐受性,将临床120例急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针刺足三里、太冲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加诺片治疗,以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Y谷氨酰转肽酶及临床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全面评价针刺足三里、太冲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实验方法:观察病例120例,按单盲、随机数字法分组。针刺组:选用双侧足三里、太冲穴,用30号2寸不锈钢毫针,足三里穴进针2.5cm—3.0cm,太冲穴进针1.5cm—2.0cm,进针后捻针3分钟,得气后留针30分钟,用提插泻法,1次1针,1日1次,连续2个月。药物治疗组:由加拿大龙灯集团昆山龙灯制药有限公司分装的加诺片(每片含对甲基苯甲醇烟酸37.5mg、a-苯乙酸75mg),每日3次,1次2片,连续2个月。治疗2个月,随访6个月。 退黄疗效判定(依据卫生部下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总胆红素下降至17—25.5μmol/L。 有效:总胆红素下降至25.6—34μmol/L。 无效:血清总胆红素无变化甚或加重,湖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医证候疗效判定(依据卫生部下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证候积分下降)2/3。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证候积分下降)1/3。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证候积分下降未及1/3。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60例,显效率75%,总有效率95%;对照组60例,显效率40%,总有效率70%。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以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针刺足三里、太冲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安全而有效,能有效退黄。关键词:针刺疗法足三里太冲淤胆型肝炎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活血退黄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16)
- [2].两种不同剂型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临床观察[J]. 肝脏 2016(06)
- [3].淤胆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3(03)
- [4].地耳草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14)
- [5].急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S1)
- [6].针刺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4(03)
- [7].针刺足三里、太冲穴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08(02)
- [8].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急性淤胆型肝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08)
- [9].法尼醇X受体在急性淤胆型肝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大黄素的干预作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04)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64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 2014(05)
- [11].小异源二聚体伴侣受体在淤胆型肝炎模型中的表达及大黄素的干预作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6(04)
- [12].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05)
- [13].舒肝退黄颗粒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57例[J]. 光明中医 2008(09)
- [14].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J]. 光明中医 2009(01)
- [15].48例疑难肝病临床与病理分析[J]. 肝脏 2014(04)
- [16].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在肝病诊治中的意义[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