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753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在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实验组)及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对照组)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空白组,比较三组儿童血常规检测指标差异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所占比例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血常规检测指标中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低于空白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感染性肺炎在临床中易误诊为细菌性感染,本文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血常规检测指标差异,为临床快速诊断鉴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血常规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但其早期症状与细菌感染性肺炎十分相似,给临床诊断鉴别带来了一定难度,支原体感染检测鉴别时间较长,一旦前期误诊会耽误患儿治疗,为此本文希望通过血常规检测来鉴别诊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儿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1例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实验组)及58例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对照组)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空白组。实验组41例,男2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0.6)岁,发热者32例,体温39℃以上者9例,病程在1-5d之间,平均病程(3.1±0.4)d,对照组58例,男37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0.8)岁,发热者45例,体温39℃以上者14例,病程在1-7d之间,平均病程(3.2±0.6)d,空白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5.6±0.7)岁。三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方法三组儿童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分别采集2份血样,将其中一份血样加入EDTA-K抗凝管中,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具体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1]。另一份血样在2500r.min-1下离心10min,取血清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
1.3统计学方法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常规指标比较实验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所占比例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2。
3讨论
支原体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肺炎,严重者可引发呼吸系统外严重并发症,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典型临床特征,加上检测鉴别诊断耗时较长,该类患儿早期极易误诊。本文将血常规检测应用于临床诊断中,结果显示,实验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所占比例则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外周血常规指标早期既有较多改变,相比细菌感染性肺炎主要特征为白细胞降低,此类感染与传统意义上的感染有显著差别[2],可作为鉴别两种疾病的重要指标,同时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因此,结合患儿病史等临床资料,可为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方芳,余木芳,孙兴龙.联合检测血常规与超敏CRP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5):711-713.
[2]周发为,周维,向悬,等.支原体肺炎患儿血常规检测诊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3):3096-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