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从《围城》英汉对照本透视衔接手段的翻译——A Case Study of Fortress Besieged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 林林
导师: 李基安
关键词: 汉英翻译,围城,衔接手段
文献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1)。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和谋篇机制,体现语篇表层的语言结构关系,表现句子之间在语言形式上的粘连性。从形式上看,衔接主要通过语法和词汇衔接共同促成。Halliday和Hasan等都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指语篇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Halliday和Hasan (1976)归纳了五种主要的衔接手段:指称( 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 substitution)、连接( 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 lexicon cohesion)。前四类为语法衔接手段,后一种是词汇衔接方式。本文以《围城》汉英对照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为语料,采用随机抽样的实证方法,讨论这五种衔接手段在汉、英语中表现的异同。为使译文连贯、通顺和流畅,译者要考虑到目的语和源语在造就语篇连贯时所使用的不同的衔接手段,在翻译时注意选择和调整,在译文中选择贴切手段再现原文的衔接关系。衔接手段的运用是为了实现语篇语义的连贯,通过对英汉衔接手段的比较,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两种语言的成篇方式和衔接特点,从而在翻译中根据英汉语言的形式要求,自然贴切地转换衔接手段,为译语读者提供衔接合理、语义连贯的译文。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前言简述本文写作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衔接相关理论综述,以M. A. K. Halliday衔接理论发展为主线,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英汉衔接手段对比的研究成果作一总结。第三章是定量分析,对从《围城》汉英对照本随机抽取的14页139个汉语句子及其译文205个英语句子的衔接手段归类。第四章是研究结果和讨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四个方面讨论并验证前人研究成果的可归纳性: (1)指称:指称衔接关系与语言的语法系统联系密切,因此指称衔接手段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运用。汉语是语义型语言,重语篇的内在逻辑关系,指称衔接手段常常呈隐性状态,表现为零式指称。英语是语法型语言,注重用表层语言形式传达句子的语义内容。翻译时,应理清原语语篇的指称关系,并根据汉、英不同的指称衔接特点,在译文中合理构建衔接框架,重现原文的指称关系。指称代词含有一定的时空概念,一般来说,“这”指示的时空距离近,“那”指示的时空距离远。汉语语篇重心理距离,常用近指代词“这个”、“这里”表示远指;英语语篇重客观实际距离,所以汉译英时,需要将汉语的近指代词转换为英语的远指代词。(2)省略与替代:为了简约达意、避
论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Goals
1.2 Theoretical Framework
1.3 Data of Analysis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COHESION THEORY DEVELOPMENT
2.1 The Concepts of Text and Cohesion
2.2 Review of M. A. K. Halliday’s Cohesion Theory
2.3 Cohes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CHAPTER 3 DESCRIPTIVE STUDY AND DATA ANALYSIS
3.1 Reference
3.1.1 Personal Reference
3.1.2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3.1.3 Comparative Reference
3.2 Substitution and Ellipsis
3.2.1 Substitution
3.2.1.1 Nominal Substitution
3.2.1.2 Verbal Substitution
3.2.1.3 Clausal Substitution
3.2.2 Ellipsis
3.3 Conjunction
3.3.1 Additive Conjunction
3.3.2 Adversative Conjunction
3.3.3 Causal Conjunction
3.3.4 Temporal Conjunction
3.4 Lexical Cohesion
CHAPTER 4 RESEARCH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in General
4.2 On Individual Cohesion Devices
4.3 Implications for Translat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发布时间: 2006-12-30
参考文献
- [1].《围城》及其英译本的词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D]. 石继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
- [2].《围城》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的伦理审视[D]. 何丽云.兰州交通大学2018
- [3].基于语料库的《围城》英日译本中前景化语言翻译的对比研究[D]. 张上.山东师范大学2018
- [4].关联理论视角下《围城》中的言语幽默翻译研究[D]. 孙馨.东北财经大学2017
- [5].钱钟书《围城》德译本中“词义空缺”的翻译策略研究[D]. 曾蓉.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 [6].《围城》中有关人和情感的概念隐喻及其英译研究[D]. 薛真真.福建师范大学2017
- [7].翻译暴力:《围城》英译本的文化批判[D]. 贺婷.湖南科技大学2010
- [8].语篇衔接视角下的《围城》英译本研究[D]. 王敏.山东财经大学2012
- [9].操控理论视角下《围城》英译本翻译策略的描述性研究[D]. 李艳平.湖南师范大学2014
- [10].《围城》及其英译本中隐喻的模因论研究[D]. 白晓燕.内蒙古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 胡小锐.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
- [2].论《围城》的隐喻翻译[D]. 王静.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 [3].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D]. 施莉莉.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 [4].试评珍妮·凯利、茅国权的《围城》英译本中比喻的翻译[D]. 李银燕.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 [5].《围城》翻译研究[D]. 赵晶.山东大学2007
- [6].从等效论视角看《围城》中语言变异的翻译[D]. 邓梅.华中师范大学2007
- [7].《围城》话语结构中汉英意合与形合比较研究[D]. 沈立文.湖南师范大学2004
- [8].评《围城》英译本[D]. 胡龙青.上海海事大学2005
- [9].论《围城》的辞格翻译[D]. 付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 [10].从翻译规范看《围城》的翻译[D]. 吕勤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