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提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张鑫[2](2012)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文中研究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居于重要地位,其使于2003年的产权制度改革受到社会各方广泛关注,截至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在上海与香港两地成功上市,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己全部完成股改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前后的绩效及公司治理为研究重点,通过选取相关财务指标构建国有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A等方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前后的绩效及效率进行分析。本文基于产权理论、银行效率理论及产业组织等相关理论,立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历程,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及东欧经济转轨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数据与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进行跟踪研究,力求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经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绩效提升策略,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王思洋[3](2011)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努力探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由于我国直接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银行体制改革一直是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务。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在内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设,仍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问题,以期为我国进一步推进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关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从企业形态来讲,商业银行是从事信贷经营的一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既是一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同时又是从事特定金融业务的特殊企业组织形式。为此,全面分析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就需要从两个视角展开:一是清晰把握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一般原则和治理机制,因为商业银行与其他工商企业一样,在任何国家都要受到《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的约束,其公司治理与其他类型工商企业存在着多方面的共同点;二是准确把握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及其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明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其他类型工商企业公司治理的差异。关于公司治理的概念,不同学者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差别,经济学学者和法学学者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总体看来,经济学家更倾向于认为,公司治理是解决由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的制度安排体系,包括股东和股东大会、董事和董事会、企业高管等之间权力分配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而法学家则更倾向于从权力、责任、义务、利益相互平衡的原则出发,认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是约束和激励代理人更好地履行其信托责任,全面保护委托人的信托权益。尽管公司治理理论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但是相关理论却发展非常迅速,并形成了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古典和现代管家理论、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等理论假说。有效的公司治理需要一系列有效的运作机制为保障。从大的方面看,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可以划分为公司内部监督与制约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两个方面。股东和股东大会、董事和董事会、监事和监事会等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和制约,以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结构内部的制衡机制,就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债权人的相机治理、产品市场竞争的约束机制、资本市场竞争的约束机制、经理人市场竞争的约束机制、独立的审计评价的约束机制、法律约束与政府干预机制等,则构成了公司治理的外部约束机制。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公司治理完全是企业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金融合同都发生在老练的发行商与投资人之间,一旦投资人认识到被剥夺的风险,就会惩罚那些未按合同披露有关信息并约束自己行为以善待投资人的公司。因此,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可以有效地保护投资人的权益,因而对公司治理加以法律约束和政府干预是完全不必要的。然而,各国公司治理的实践表明,各种保护投资人的合同的签订和执行都非常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并且建立于法律约束基础上的投资人保护合约,一般比没有法律约束的合约更容易得到执行。为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关于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内容非常广泛,股东的知情权、股东重大事项决定、股东收益权、股东大会的多数原则和少数股东权利保护、维护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制度等股东权益方面的法律制度,董事会的法律地位、董事会构成及其内部制衡机制、董事会制衡与激励机制、董事的义务及其违反职责追究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以及监事会在公司监督中的地位与作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股份公司信息披露与财务审计制度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有效性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都作出了严格的法律制度规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公司条例等法律法规均对商业银行具有约束力,因此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其他工商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共同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工商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在资本结构、经营活动的透明性、系统性风险程度、政府监管程度等方面也存在其明显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即使得在一般工商企业公司治理中有效运作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的有效性明显降低。为此,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就需要特殊的更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保护。在金融自由化以前,各国普遍通过法律制度和政府干预对商业银行管理层的自由裁量空间进行约束,避免其滥用自身权利,即对银行的各种经营活动加以严格管制。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许多金融监管措施逐步被废止,许多国家逐步调整了金融监管思路,更加注重针对造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使各种治理机制都发挥作用,以此提高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具体说来,就是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以加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鼓励商业银行强化内部公司治理,促进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经营稳健性相协调,规范陷入经营困境商业银行的处理措施,促进银行业多元市场竞争。对于许多银行制度转轨的国家来说,有关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面临的任务更为繁杂,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规范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制度;二是规范商业银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法律制度;三是规范商业信息披露等外部制约机制的法律制度。银行转轨国家建立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必须同步推进上述三个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直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所需要的公司治理框架: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引入战略投资者取得重大进展,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得到初步确立,薪酬制度改革和激励机制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竞争性的商业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已具雏形,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关法律制度体系也已经基本形成。当然,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国家对商业银行的隐形保险存在严重的消极影响,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商业银行内部约束与制衡机制运作效率还比较低,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设计仍不够合理,外部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约束还较小。为此,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和加快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仍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复杂多样,当前紧迫的工作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实现从隐形存款保险到明确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转变;二是调整关于股东大会地位和对股东权利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三是调整有关董事会地位与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方面的法律制度;四是调整有关监事会监督职能的法律制度;五是完善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法律制度;六是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制度;七是全面提高法律制度的实施效率。
孔伟艳[4](2010)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商业银行国有化的现象。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金融危机带来的银行国有化,是不是对过去非国有化改革的否定?股份制改革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是什么?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国内背景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实践上有利于推动我国四大银行深化产权改革,提高我国银行的微观经济绩效,进而提高金融业整体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遵循“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正文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问题部分(第1、2章)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大一统阶段、专业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和股份化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三大类七项指标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同时也遗留和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以及股改上市、金融创新、混业经营等导致金融监管困难增加的问题。2.原因部分(第3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后股改时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改革不够彻底,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比例在70%以上(新建行为57.02%),政策制定主体和市场主体混淆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真正的公司治理制度就难以建立,高成本低效益的经营现状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接下来从理论综述与实践经验两个方面探索了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首先,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和国有股减持。其次,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基本规律也表明: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也必然是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最后,金融危机引起的银行国有化,只是产权多元化这一主旋律中的插曲。3.对策部分(第4、5章)我国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分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首先,在股份制改革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产权多元化具有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建立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其次,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首要步骤是优化产权结构,其目标模式应当是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其实现途径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中,随着国有股减持,全要素生产率(TFP)、股本净回报率(ROE)和总资产净回报率(ROA)呈现上升趋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最后,建议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优化产权结构实行“三步走”战略: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在坚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取向的同时,还要进行与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使之与产权改革互相促进;稳步推进混业经营,扩大银行利润来源,分散银行经营风险;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改革,切断政企不分的根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关法律,保障产权交易自由。论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贡献时,主要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的创新。(1)论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y = f ( K , L )= AKαLβ,以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国有股减持对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的贡献,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以净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为产出,还是以总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加利息支出为产出,无论改革前后劳动力弹性系数β的值是否改变,三大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比改革前明显增加;②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下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都明显提高。(2)研究结论的创新包括:①分析了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产权多元化配合风险管理和有效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②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其基本内涵为主体明确、约束严格、产权多元、交易自由,核心是产权多元化,目标模式为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具体到我国就是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国有股减持。
刘鹏[5](2008)在《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制度选择》文中指出国有银行作为一种银行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曾广泛存在。国有银行不仅存在于转轨经济国家,欧洲发达国家也在特定时期存在相当比重的国有银行。一般来说,国有银行的存在大多与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联系。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尤其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开始了各个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国有银行改革是其重要部分。各国的国有银行改革大多采用了基于主流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所设计的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模式,不过,改革结果却喜忧参半,欧洲大陆的国有银行改革较为成功,而转轨经济国家的国有银行改革并不顺利,多数都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同样的方式却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现实的复杂性既令我们深思,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中国1978年以来的渐进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在财政状况恶化的情况下保持了价格稳定和快速的经济增长,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在主流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框架内很难找到合适的解释。事实上,作为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制度,中国的国有银行自始至终都在经济市场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历史作用和演进逻辑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和解读。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国有银行的改革已经成为事关中国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2003年推行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相比以往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银行改革问题已告一段落,相反,留给我们的课题和挑战依然很多。如何更好地推进国有银行改革,依然是学术界和决策层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学者既有研究成果,对国外国有银行制度和国有银行改革以及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历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制度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将国有银行改革问题置于整个中国经济市场化的逻辑进程区间内,重点关注国有银行在中国经济市场化中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问题,对国有银行改革的制度选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国有银行改革的渐进视角和当前的现实选择两个路径,以期为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提供不同视角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国有银行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指出既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个领域,缺乏一个基于中国实际的整体分析框架和一个统一的主线,将各个局部的研究统一到一个完整的逻辑中,寻求国有银行制度基础和外部条件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就目前而言,对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仍处于逐步深化的阶段,仍然缺乏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有银行制度环境和与渐进改革阶段相适应,又具有国有银行演进的渐进和长期视角,构建于统一的主流经济学平台上的解释框架。随后,本文对国外国有银行制度和国有银行改革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研究国有银行改革提供一个国际视角。本文发现,国有银行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在各国的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有银行改革的情况看,既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而制度存在的环境和条件、制度相关性、改革次序和政府在改革中的作用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在对研究成果综述和对国外国有银行改革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国有银行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国有银行的存在、发展和改革是与相应的需求和国家的制度选择相适应的。在中国的经济转轨中,如何动员和支配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保持社会公平,是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财政能力迅速下降,而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金融剩余。由于国家在改革期间一直保持有强有力的控制能力,国家加强了对金融业(主要是国有银行)的控制,促使其承担政策性负担,行使财政职能,国家汲取金融能力的上升替代了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下降,国有银行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体现为:在动员资源过程中,金融业替代税收功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金融业替代财政功能。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国家、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结成了准内部组织关系,使国家能够有效的通过控制国有银行实现对国有企业信贷和资源配置的控制,节约了交易成本,为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但是,这种内化了的成本必然会集中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成本体现为巨额不良资产。既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渐进转轨中内化了的成本的集中体现,那么国有银行的问题也必然主要与此相关。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银行承担了为国有企业提供补贴等政策性负担,而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经营绩效的恶化导致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大部分转化为了不良资产。由于信息不对称,国家没有合适的方法区分国有银行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和商业性不良资产,国有银行也很容易产生道德风险,用政策性不良资产掩盖商业性不良资产,因此,国家只有对国有银行全部的不良资产承担责任,导致了国有银行的软预算约束问题。进一步地,通过对产权与银行绩效的分析发现,国有产权并不天然低效率,产权结构与银行绩效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国有银行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产权结构,而在于国有银行承担的政策性负担,产权改革是国有银行改革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国有银行改革应该首先着眼于政策性负担问题。但是,现实中国有银行改革采取了单方面的市场化改革方式。尽管股份制改革后国有银行的状况大为好转,但由于政策性负担没有根本消除,国有银行的金融行为并没有根本转变,市场化改革方式存在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控制成本上升和金融开放的压力下,国家一方面希望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国有银行的效率,降低自身的控制成本,改变国有银行的状况,另一方面继续对国有银行实施控制,使其承担政策性负担,以实现政策性和战略性意图。长远来看,国有银行市场化的方向是合乎中国经济转轨和经济市场化逻辑的,最终,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经济体制的完善,国有银行也会且也必须走向市场化,但问题的要害在于,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具有层次性和次序性的系统工程,客观上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目前的状况下,首先关注和解决的应该是政策性负担问题,否则,政策性和市场化的矛盾将始终无法解决。换句话说,如果希望国有银行提高效率,则必须杜绝政策性义务;如果希望其承担政策性义务,则不能指望其高效率经营。近年来,由于国家财政能力大幅增强,国家通过国有银行替代财政的政策性需求已经大为降低,但由于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局限以及市场制度不够完善,经济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政策性金融需求,国有银行现实中还承担着维护货币稳定、信贷转移支付的政策性金融职能。在这种情况下,国有银行改革的制度选择应该遵循以下两个路径:在渐进视角下,国有银行的改革应该是边际的,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相关制度和外部环境的完善等,在消除国有银行的政策性负担后,对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的市场化改革,最终转变为真正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股份制银行,不过这是一个渐进和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在当前现实条件下,由于国家面对内外的压力,要迅速扭转国有银行的状况,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对四家国有银行进行分类改革,对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首先消除其政策性负担,然后实行股份制改造;农业银行则承担全部政策性业务和今后可能出现的新政策性安排,待时机成熟后,将其政策性业务剥离给政策性银行,再实行股份制改造。尽管当前的股份制改革不完全符合以上的逻辑,但仍可视为一种过渡选择,不过长久来看,下一轮的改革将不可避免,遵循本文的逻辑应该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吴丹[6](2008)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深化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建国以来,我国银行业先后经历了一元制、专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等阶段,但国有银行体系中的巨额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低、盈利能力弱、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却日益显现。在加入WTO带来的国际竞争压力下,国有银行于2003年底启动股份制改革,首次将改革的重心放在产权制度上。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入手,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尤其是产权改革进行了剖析。沿着“股改前”(问题的由来)-“股改中”(问题的初步解决)-“股改后”(问题的后续)这样一条主线,深入考察银行股份制改革截至目前的成效及关键问题,并为改革的深化阶段提出政策建议。首先,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演进进行了分析,进而归纳了旧有产权制度的内生性缺陷及其外在表征,并通过对股改前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仅仅改革经营制度而不改革产权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有银行的问题;随后,对三家已上市的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了经营绩效与公司治理两方面的深入考察,CAMEL体系下的数据表明股改对银行的经营性指标确实带来了积极影响,可以说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在公司治理方面,“形”已具而“神”未得,尤其是国家绝对控股下的内部人控制以及潜在行政干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股改后”部分分析了未来需关注的地方,包括上市仍未彻底解决的问题、以及上市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未来深化阶段的指导思想以及具体的政策建议。指导思想包括:政府有效的完成角色转换、逐步实现产权的相对分散化、实施渐进性变迁、注意其他制度层次的配套改革等。具体建议包括对政府以及对银行自身两方面的政策建议。此外,本文还通过对俄罗斯、东欧国家等转轨经济体的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考察,分析其制度演进路径并提炼出它们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借此对我国银行的深化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孔德昌[7](2007)在《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对于背负了大量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成本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股份制改革是一次重大战略转型,又恰似一场深刻的革命,历程艰难而沉重。改革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其中每一个关键举措都曾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并在诸如国家注资、战略引资等很多问题上饱受各方的质疑和争议。而上市后,各家银行脱胎换骨般的转变和亮丽的业绩表现又令世人开始重新审视其股份制改革的作用,并对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充满了期待。2002年,国务院成立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专题工作小组开始正式研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目前工、中、建、交四大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中国农业银行也正在积极为股份制改革做准备。因此,选择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背景和内容的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作为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沿着回顾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背景和历程、借鉴东欧、日韩等国的商业银行改革经验、深入探讨改革中的每个关键阶段以及改革的绩效与存在问题等问题展开,并综合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进而为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战略转型及我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等提出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相关研究综述、本文的主要内容结构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体制变迁。首先,介绍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第二,介绍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改革历程;第三,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及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是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应对国际竞争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第三章,以捷克、波兰、匈牙利为例,考察这些国家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第四章,主要回顾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回顾分析自1998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总体历程,以及2002年国务院成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专题工作小组以来,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总体思路及工、中、建、交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历程。第五章,对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几个关键举措的探讨。主要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为例分析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国家注资、不良资产处置、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引资和发行上市;探讨这四家银行在这几个阶段的具体举措,以及社会各界对这些举措的讨论和争议。第六章,主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首先,根据改革之初国家设定的评估指标考察了几家改制银行的达标情况;第二,利用成本收益法考察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并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改制前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第三,运用DID模型对股改的绩效进行了进一步计量检验;第四,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变化。第七章,是对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和思路探索,力图对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首先,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历程和其他国家银行业改革的经验为基础,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改革中遇到的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第二,借鉴已经完成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经验,对中国农业银行在财务重组、选择投资者、改制上市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第三,分析刚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在今后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中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应该致力于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等等。第四,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战略转型的三个发展方向:基于金融功能观的综合化经营改革方向、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方向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方向等,最后提出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组建我国多元化的银行体系。
周小燕[8](2007)在《经济转型中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面对金融国际一体化的大环境,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效率,是经济学核心问题之一,是银行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提高银行业的效率是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银行业效率不仅反映着银行自身的经营绩效,也间接映射了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在我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金融活动的主流。因而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而提高银行业竞争力,是我国加入WTO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国有银行商业化和国际化,从而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同时,我国的银行业改革又是处于国家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的,因此,研究转型期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二是进一步探讨了与银行效率相关的产权、市场结构、金融改革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效率的建议。本文以银行效率理论和测量方法作为全篇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在介绍经济转型期的特点和我国银行业的背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的制度特征和效率特征进行了一般分析,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银行制度和银行效率上的差距。利用资产收益率、权益收益率、成本收入比、贷存比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率5个财务指标比较了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效率,结果发现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和贷存比显着低于发达国家银行效率,但是成本效率非常接近,从而得出我国银行业效率总体偏低,并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的总体特征。在测量银行效率的不同方法中,本文依据各种方法自身的优劣特征和转型国家的特点,选择数据包络法(DEA)、随机前沿法(SFA)成本效率法和SFA替代利润效率法对我国商业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8家城市商业银行组成的样本银行,在1994—2005的样本期内,测度和比较分析了各家银行的效率,从中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是差距都在缩小,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远小于成本效率,并且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利润效率上差距更大,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较为重视成本控制,盈利能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本文还对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按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进行了回归,发现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此外,三种效率测量方法计算的银行效率值虽然存在差异,但是DEA方法和SFA成本法对于银行效率的排序具有一致性,但对影响因素的回归存在差异,SFA方法相对准确。基于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产权制度、市场结构、金融改革与银行效率的关系。产权分析中,本文以产权和产权制度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了现有关于产权与银行效率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引入中东欧国家产权改革的经验作对照,实证发现中东欧产权改革对银行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证实了转型国家产权对银行效率的显着影响。同时,文章深入分析了中东欧国家与我国在外资战略上的差别,认为中东欧国家产权改革中的外资战略都是外资控股的(majority foreign owned),这一战略改善了银行效率,但是我国是引入小额外资战略投资者,本文实证分析了这一战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作用,虽然数据有限,但是发现引入小额外资战略投资者确实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并且不是“选择效应”的结果。对于影响银行效率的另一因素:市场结构,本文以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理论为研究基础,采取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和市场进入壁垒三个指标刻画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总体特征:寡头垄断,虽近年来市场竞争度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竞争度不够。同时运用我国2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检验了“市场力量”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结果发现这两种假说在我国银行业均不成立。对此,本文从造成垄断市场结构的原因出发,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垄断市场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作为经济转型的另一关键因素—金融制度,本文从经济转型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和银行监管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两个金融制度因素对于银行效率的作用。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渐进式路径,虽然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但很难满足金融机构主体的制度需求,使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进展迟缓,虽然使国有银行有力支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但却牺牲了商业银行的效率。对于银行监管,本文认为银行监管政策的适度性影响银行的市场环境和银行的经营行为。监管不足与监管过度在我国共同存在,不能充分发挥有效监管对银行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反而维护垄断,造成了金融的低效率。最后,文章针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及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建议。本文认为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度,完善市场结构,同时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金融法律制度以保障银行体系稳定。
张羽[9](2007)在《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逻辑》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以其艰巨性和特殊性而一直引人注目。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注册资本1863.90亿元,折1863.90亿股,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国家持有100%股权。9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1942.3025亿元,折1942.3025亿股,其中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股份总数的85.228%,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0.653%,剩余股份分别由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和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2005年10月28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经中国银监会批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国务院决定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以来成功完成改制的第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480亿元。经国务院批准,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财政部分别持有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股权。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并积极筹划在内地A股市场上市。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内地首家A股与H股同股、同价、同步上市的企业,而且创下了首次公开发行集资额居全球之最的纪录。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表明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悄然进入了一个重要而敏感的时刻:相对于以往修修补补的改革,此次股份制改造是一次突破性的制度变革,中国国有银行向商业化转变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平心而论,这应该是一次令人鼓舞的变革,不仅仅因为这次变革体现了政府改革的决心和勇气,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股份制是银行业的主流,实践也证明其是富有效率的。但问题在于,付出“昂贵”成本而推行的股份制改造并不是全部故事的结尾,相反,故事恰恰才刚刚开始。对于国有银行下一步改革该如何走,理论界和管理层尚存有争议。这种争议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一直贯穿于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过程中。换言之,对于中国国有银行演进逻辑的把握不清,导致在政策选择上经常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实际上,中国国有银行有其独特的演进逻辑,它处在一个频繁变动与调整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与政府的利害关系牵扯极深且表现得相当复杂。因而,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急不得,也快不得,在其他条件(经济的、政治的以及社会的)尚未基本具备的情况下,仓促的改革注定会无功而返,并还可能影响到长期的银行改革以及社会经济对整体改革的信心。本文致力于探寻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只有准确把握其演进的内在逻辑之后,我们才能清醒地面对改革困境,并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全文共分七章:第1章构建了本文研究的两大基石:长期视角和内生视角。本文认为,研究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必须从中国银行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考察,同时也必须从中国国有银行制度演进的内生视角出发进行考察。在构建了本文研究的两大基石之后,本章又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2章对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进行了一般性考察。这一章分析了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特点,并对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历程进行了总体上的考察。根据其他学者对我国金融体制、银行改革阶段的不同划分,本文提出了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四阶段论:1978-1984年为第一阶段;1985-1993年为第二阶段;1994-2001年为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为第四阶段。第3章从政府视角考察了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本章阐述了转型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及其效用函数,对国有金融成长的过程进行了考察和检讨,表明政府的过度进入是造成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困境的原因之一,并指出国家推动与市场竞争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双重动力源泉。本章认为,政府适度退出是必要的,在政府主动退出尚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政府适度退出的要害在于非政府力量的聚集。第4章从经济改革全局视角考察了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本章考察了国有银行在中国经济金融中的地位,以及国有银行对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贡献,指出了国有银行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强调国有银行改革相对滞后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时,国有银行陷入困境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代价。第5章分析了中国银行业改革所实施的外资战略的利弊。本章指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更多地具有外生性质,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开放伴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同时,本章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外资偏好的原因与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双重效应。最后指出,中国银行业引进外资必须从效率与稳定两个方面进行权衡。第6章讨论了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必须遵循渐进的逻辑。本章首先指出任何制度变迁都遵循内在的渐进逻辑。接着从一个非主流的分析视角分析了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效率,结果发现,国有银行在转轨经济下是富有效率的。同时,指出国有银行真正实现商业化的关键是提高自生能力,而这恰恰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必须遵循渐渐的逻辑,绝不可毕其功于一役。第7章讨论了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逻辑次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章指出剥离政策性负担是国有银行改革的逻辑起点,并强调了外部治理机制对于国有银行改革的重要性。最后,本章就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宗杰[10](2007)在《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与措施。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2)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可能实现的创新 |
1.5 存在的不足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6.1 国有商业银行 |
1.6.2 产权与金融产权 |
第2章 产权改革相关理论综述 |
2.1 西方产权理论 |
2.1.1 交易费用理论 |
2.1.2 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理论 |
2.1.3 产权制度的变迁理论 |
2.1.4 西方产权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2 两权分离理论 |
2.2.1 贝利等人的两权分离理论 |
2.2.2 两权分离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3 代理理论 |
2.3.1 代理成本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代理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 |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5 银行效率理论 |
2.5.2 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2.5.3 银行效率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 |
2.6 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 |
2.6.1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 |
2.6.2 SCP分析范式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制度演进及评析 |
3.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3.1.1 一元银行体系(1949—1978年) |
3.1.2 专业化银行的设立(1979—1993年) |
3.1.3 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1994—2002年) |
3.1.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转变(2003年至今) |
3.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演进的评析 |
3.2.1 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评价 |
3.2.2 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特征评析 |
第4章 国外银行业制度变迁的经验及启示 |
4.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
4.1.1 美国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
4.1.2 日本商业银行制度演进分析 |
4.1.3 德国商业银行制变迁分析 |
4.2 经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4.2.1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4.2.2 捷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4.2.3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第5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分析 |
5.1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及选择 |
5.1.1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 |
5.1.2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价 |
5.2.1 财务评价指标解释 |
5.2.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析 |
5.3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价 |
5.3.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模型与样本的选取 |
5.3.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第6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和经营绩效分析 |
6.1 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股权结构——基于股权性质与股权流通性的分析 |
6.1.2 董事会治理——基于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的分析 |
6.1.3 激励机制——基于股权激励的分析 |
6.2 公司治理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样本的选取 |
6.2.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2.3 回归结果与评述 |
第7章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产权解释与路径 |
7.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存在问题的梳理 |
7.1.1 公司治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
7.1.2 经营层面存在的问题 |
7.1.3 政府监管层面存在的问题 |
7.2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政策建议 |
7.2.1 完善公司治理,提升银行绩效 |
7.2.2 改善经营方式,提升银行绩效 |
7.2.3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银行绩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 |
1.2.2 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 |
1.2.3 商业银行管理层约束与激励机制 |
1.2.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 |
1.2.5 商业银行治理的国际经验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公司治理的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公司制企业与公司治理问题的源起 |
2.1.1 公司制企业的法律特征 |
2.1.2 公司治理问题的源起 |
2.2 公司治理的概念界定 |
2.2.1 经济学视角的公司治理内涵 |
2.2.2 法学视角的公司治理内涵 |
2.2.3 本文采用的公司治理概念 |
2.3 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3 其他主要公司治理理论 |
2.4 公司治理的主要机制 |
2.4.1 公司内部监督与制约机制 |
2.4.2 公司外部约束机制 |
第3章 公司治理的一般法律制度 |
3.1 关于股东权利及其保护的法律制度 |
3.1.1 股东知情权的保护制度 |
3.1.2 股东重大事项决定权制度 |
3.1.3 股东收益权保护制度 |
3.1.4 股东大会的多数原则和少数股东权利保护制度 |
3.1.5 维护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制度 |
3.2 关于董事会制衡与激励机制的法律制度 |
3.2.1 董事会的法律地位 |
3.2.2 关于董事会的构成及其内部制衡机制的法律制度 |
3.2.3 有关董事薪酬的法律制度 |
3.2.4 董事的义务及其违反职责的追究制度 |
3.3 关于公司治理的其他法律制度 |
3.3.1 监事会在公司监督中的地位与作用 |
3.3.2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 |
3.3.3 信息披露与独立审计制度 |
第4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特殊法律制度 |
4.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4.1.1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 |
4.1.2 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非透明性 |
4.1.3 商业银行服务内容的同质性 |
4.1.4 商业银行及银行系统的脆弱性 |
4.1.5 政府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监管 |
4.2 商业银行特殊性对其公司治理的影响 |
4.2.1 对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
4.2.2 对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
4.3 提高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的法律制度 |
4.3.1 传统金融监管制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约束 |
4.3.2 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
第5章 银行制度转轨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 |
5.1 法国的银行私有化改革与相关的制度建设 |
5.1.1 法国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的背景 |
5.1.2 法国国有银行私有化的法律制度准备 |
5.1.3 法国推进国有银行私有化的具体措施 |
5.1.4 法国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效果 |
5.2 墨西哥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及相关制度建设 |
5.2.1 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的背景 |
5.2.2 墨西哥国有银行私有化的法律制度准备 |
5.2.3 墨西哥国有银行私有化的具体措施 |
5.2.4 墨西哥国有银行私有化的效果 |
5.3 波兰国有银行私有化及其公司治理改革 |
5.3.1 波兰国有银行私有化的历程回顾 |
5.3.2 波兰国有银行私有化及其公司治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
5.3.3 波兰国有银行私有化及其公司治理改革的效果 |
5.4 捷克国有银行私有化及其公司治理改革 |
5.4.1 捷克国有银行私有化的历程回顾 |
5.4.2 捷克国有银行私有化及其公司治理改革的效果 |
5.5 匈牙利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及其公司治理改革 |
5.5.1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改革历程回顾 |
5.5.2 匈牙利国有银行私有化的主要措施 |
5.5.3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与公司治理改革的效果 |
5.6 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建设的几点总结 |
第6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思考 |
6.1 我国的银行制度改革与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确立 |
6.1.1 银行制度改革的起步阶段(1978—1984 年) |
6.1.2 探索建立多元国有银行体系的改革阶段(1985—1993 年) |
6.1.3 探索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制度阶段(1994—2002 年) |
6.1.4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基本确立阶段(2003 至目前) |
6.2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6.2.1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状况 |
6.2.2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对策 |
6.3.1 实现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到明确存款保险制度的转变 |
6.3.2 调整股东大会地位和股东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 |
6.3.3 进一步强化董事会地位和增强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 |
6.3.4 调整监事会构成的法律规定并增强其监督职能 |
6.3.5 完善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法律规定 |
6.3.6 深化会计制度改革和加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建设 |
6.3.7 全面提高有关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实施效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4)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2.1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
2.1.1 大一统阶段(1949~1978 年) |
2.1.2 专业化阶段(1978~1993 年) |
2.1.3 商业化阶段(1993~2003 年) |
2.1.4 股份化阶段(2003~2009 年) |
2.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效评估 |
2.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本 |
2.2.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效 |
2.2.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2.2.4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
2.3 股份制改革遗留和产生的主要问题 |
2.3.1 战略投资者是双刃剑 |
2.3.2 公司治理有待改善 |
2.3.3 风险管理亟需重视 |
2.3.4 金融监管难度增加 |
2.3.5 人力资源管理尚待加强 |
第3章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
3.1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
3.1.1 问题的根源是产权改革不彻底 |
3.1.2 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
3.1.3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需要 |
3.1.4 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根本要求 |
3.1.5 挑战外资银行的竞争的迫切需要 |
3.2 国内外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研究综述 |
3.2.1 产权结构是否影响银行效率? |
3.2.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3.2.3 国家要不要掌握控股权? |
3.2.4 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 |
3.2.5 怎样减持银行国有股? |
3.2.6 调整产权结构的步骤 |
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
3.3.1 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3.3.2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
3.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
3.3.4 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4章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产权多元化 |
4.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
4.1.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要性 |
4.1.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然性 |
4.1.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可行性 |
4.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理论探索 |
4.2.1 产权多元化的基本内涵 |
4.2.2 产权多元化的目标模式 |
4.2.3 产权多元化的实证研究 |
4.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战略步骤 |
4.3.1 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 |
4.3.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 |
4.3.3 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 |
第5章 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 |
5.1 坚持宏观管理制度创新 |
5.1.1 转变政府职能 |
5.1.2 完善市场体系 |
5.1.3 加快利率和汇率体制改革 |
5.1.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5.1.5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
5.2 坚持微观治理制度创新 |
5.2.1 规范公司治理制度 |
5.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2.3 逐步调整组织结构 |
5.2.4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
5.2.5 稳步推进混业经营 |
5.3 深化民主法制制度改革 |
5.3.1 政治民主化 |
5.3.2 国家法治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制度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 |
1.4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发展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发展 |
2.1.1 从新古典主义到新制度经济学 |
2.1.2 金融发展理论与金融中介理论 |
2.1.3 存在的问题 |
2.2 国有银行改革研究综述 |
2.2.1 产权改革观 |
2.2.2 市场结构观 |
2.2.3 公司治理改革观 |
2.2.4 引进外资观 |
2.2.5 增量改革(边际改革)观 |
2.2.6 其他观点 |
2.2.7 国外研究综述 |
2.2.8 国有银行改革研究简评 |
第3章 国有银行制度与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国际视角 |
3.1 国外国有银行制度 |
3.1.1 银行的起源与历史演进 |
3.1.2 国有银行制度 |
3.1.3 国外国有银行的历史与现状 |
3.2 国外国有银行改革:模式与案例 |
3.2.1 国有银行改革模式 |
3.2.2 欧元区的国有银行改革 |
3.2.3 拉美地区的国有银行改革 |
3.2.4 韩国的国有银行改革 |
3.2.5 俄罗斯的国有银行改革 |
3.3 简要总结:经验与教训 |
3.3.1 关于国有银行制度的存在及有效性 |
3.3.2 关于改革的次序问题 |
3.3.3 关于政府的作用 |
第4章 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历程 |
4.1 国家专业银行分设(1979—1993 年) |
4.2 国家独资商业银行改革(1994—2002 年) |
4.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2003 年至今) |
4.3.1 财务重组 |
4.3.2 建立公司治理架构 |
4.3.3 引进战略投资者 |
4.3.4 资本市场上市 |
第5章 渐进转轨中的金融支持与国有银行制度 |
5.1 关于“弱财政”与“强金融” |
5.1.1 渐进转轨中的财政能力 |
5.1.2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剩余 |
5.2 金融控制与国有银行制度 |
5.2.1 资金需求与金融支持 |
5.2.2 渐进转轨中的国家能力 |
5.2.3 国有银行制度:渐进转轨中金融功能的财政化 |
第6章 产权、政策性负担与国有银行绩效 |
6.1 国有银行的表现:基于通常的标准 |
6.1.1 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
6.1.2 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 |
6.1.3 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 |
6.2 国有产权与国有银行绩效 |
6.2.1 关于国有产权与国有银行绩效的理论分析 |
6.2.2 关于银行产权结构与银行绩效的实证研究 |
6.2.3 简要总结 |
6.3 政策性负担与软预算约束 |
6.3.1 软预算约束:理论及一般性说明 |
6.3.2 国有银行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
6.3.3 政策性负担:软预算约束的根源 |
第7章 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的逻辑与困境 |
7.1 关于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性描述 |
7.1.1 市场经济制度 |
7.1.2 市场化改革 |
7.2 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 |
7.2.1 控制偏好与效率偏好 |
7.2.2 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 |
7.3 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困境 |
7.3.1 关于制度环境与外部条件 |
7.3.2 股份制改革的“形似”与“神似” |
7.3.3 “国家控股”与“国家控制” |
7.4 政策性与市场化:一个小结 |
第8章 国有银行改革的逻辑与制度选择 |
8.1 政策性金融需求与国有银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能 |
8.1.1 政策性金融需求:国有银行存在的理由 |
8.1.2 国有银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能:提供金融公共品 |
8.2 国有银行改革:渐进视角与现实选择 |
8.2.1 国有银行改革的渐进视角 |
8.2.2 政策性与商业性分离:现实选择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深化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 相关理论综述 |
三 国内外文献概览 |
四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国有银行的制度变迁历程总览 |
1.1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沿革 |
1.1.1 第一阶段(1949-1978):“一元制”银行阶段 |
1.1.2 第二阶段(1978-1993):“专业银行”阶段 |
1.1.3 第三阶段(1993-2003):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阶段 |
1.1.4 第四阶段(2003 至今):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阶段 |
1.2 运用制度模型对国有银行改革的动态分析 |
1.2.1 制度模型介绍 |
1.2.2 模型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
第二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问题的由来 |
2.1 股份制改革前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概述 |
2.2 对旧有产权制度的路径依赖分析 |
2.2.1 初始产权制度的形成 |
2.2.2 产权制度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分析 |
2.3 旧有产权制度的弊病及其表征 |
2.3.1 旧有产权制度的内在缺陷 |
2.3.2 旧有产权制度下国有银行存在的具体问题 |
2.4 股份制改革前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分析 |
3.1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进程 |
3.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前后的经营绩效研究 |
3.2.1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分析 |
3.2.2 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分析 |
3.2.3 管理水平(Management)分析 |
3.2.4 收益状况(Earnings)分析 |
3.2.5 流动性状况(Liquidity)分析 |
3.2.6 其他经营情况分析 |
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公司治理情况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关键问题 |
4.1 国有银行改革后的产权制度的路径依赖性分析 |
4.2 改革深化阶段的关键问题 |
4.2.1 上市仍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
4.2.2 上市带来的新的潜在问题 |
第五章 中外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比较分析 |
5.1 部分转轨经济体的银行产权改革研究 |
5.1.1 中东欧国家的银行产权改革 |
5.1.2 俄罗斯的银行产权改革 |
5.2 与中国的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比较与启示 |
第六章 对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政策建议 |
6.1 产权改革深化阶段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6.2 具体的政策建议 |
6.2.1 对国家与政府的政策建议 |
6.2.2 对商业银行自身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体制变迁 |
2.1 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1 金融核心论 |
2.1.2 金融制度变迁理论 |
2.1.3 产权结构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 |
2.2 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改革历程 |
2.2.1 体系重建阶段(1977~1986年) |
2.2.2 金融体系初步建立阶段(1987~1993年) |
2.2.3 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规范发展阶段(1994~1997年) |
2.2.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深化改革阶段(1995~2003年) |
2.2.5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阶段(2003年至今) |
2.3 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 |
2.3.1 国有商业银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2.3.2 资产损失十分严重,存在较高风险 |
2.3.3 资本金严重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很差 |
2.3.4 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需要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国际经验研究 |
3.1 东欧转型经济国家的国有银行改革:以捷克、波兰和匈牙利为例 |
3.1.1 改革背景 |
3.1.2 改革步骤 |
3.1.3 第二轮改革后银行绩效普遍提升 |
3.1.4 东欧转型经济国家国有银行改革的几点结论 |
3.2 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银行改革:以澳大利亚CBA为例 |
3.2.1 上市前的基本情况 |
3.2.2 CBA上市前五年的经营业绩 |
3.2.3 CBA的IPO过程和措施 |
3.2.4 国有股的两次减持 |
3.2.5 减持国有股份的过程和做法 |
3.2.6 CBA股份制改造前后业绩变化比较 |
3.3 印度国家银行改革的经验 |
3.3.1 改革历程——两次上市 |
3.3.2 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
3.3.3 改革绩效评价 |
3.3.4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障碍 |
3.4 国际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
3.4.1 各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共性与差异 |
3.4.2 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 |
3.4.3 大国的政治经济学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历程 |
4.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历程简介 |
4.1.1 建设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 |
4.1.2 中国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 |
4.1.3 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 |
4.1.4 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历程 |
4.2 改制上市过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比较 |
4.2.1 财务重组阶段 |
4.2.2 组建股份有限公司 |
4.2.3 战略引资阶段 |
4.2.4 发行上市阶段 |
4.3 股改上市后各家银行的主要变化 |
4.3.1 股权结构得到优化 |
4.3.2 公司治理现代化 |
4.3.3 资产质量大幅改善,资本充足率提高 |
第五章 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关键步骤之争论辨析 |
5.1 国家注资问题 |
5.2 剥离不良资产问题 |
5.2.1 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 |
5.2.2 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 |
5.3 战略引资问题 |
5.3.1 国有资本是否被贱卖 |
5.3.2 选择合适战略投资者的标准 |
5.3.3 战略投资者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5.3.4 国家金融安全是否受到威胁 |
5.3.5 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潜在价值 |
5.4 公开发行上市 |
5.4.1 是否有必要发行上市 |
5.4.2 上市地点的选择 |
5.4.3 海外发行定价是否过低 |
第六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绩效评价 |
6.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评估指标与改制银行达标情况 |
6.1.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评估指标 |
6.1.2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达标情况 |
6.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绩效评价 |
6.2.1 成本收益法——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
6.2.2 资产质量不断上升,控制风险能力增强 |
6.3 股份制改革对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计量检验 |
6.3.1 理论模型 |
6.3.2 样本数据选择 |
6.3.3 基本DID模型 |
6.3.4 检验结果分析 |
6.4 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比较 |
6.4.1 国际上通行的衡量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标准和方法 |
6.4.2 股份制改革前后我国银行业总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
6.4.3 改制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
6.4.4 银行股价表现良好,跻身国际上市银行总市值排名前列 |
6.4.5 规模经济效应检验 |
6.5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果综合评估 |
第七章 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思路探索及我国银行体系构建设想 |
7.1 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
7.1.1 转轨时期的金融压抑 |
7.1.2 内部改革还未完成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 |
7.1.3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同化 |
7.2 金融深化改革的攻坚战——中国农业银行股改转型 |
7.2.1 农行股改历程 |
7.2.2 农行改革的难点与机遇分析 |
7.3 中国投资公司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作用 |
7.3.1 中国投资公司的组建与作用 |
7.3.2 国有控股选择的理论基础 |
7.4 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探索之一:基于功能金融观点的综合化经营 |
7.4.1 金融中介功能观的基本观点 |
7.4.2 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现状 |
7.4.3 基于金融功能观的综合化经营改革方向 |
7.5 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探索之二:大型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 |
7.5.1 全球化是国际大银行发展的总体趋势 |
7.5.2 推进我国大型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7.5.3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海外发展的实践 |
7.5.4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6 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探索之三:鼓励国内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 |
7.6.1 国际银行业发展呈现市场细分的多样化趋势 |
7.6.2 国内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 |
7.7 构建我国多元化的银行体系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经济转型中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写作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就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计量方法 |
第三节 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思路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章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银行效率理论和测量方法 |
第一节 效率的内涵 |
第二节 银行效率的内涵和分类 |
一、银行效率的内涵 |
二、银行效率的分类 |
第三节 银行效率分析的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
二、西方经济学的效率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对银行效率分析的影响 |
第四节 银行效率的测量方法 |
一、银行效率的一般测度方法 |
二、前沿分析法的效率测算 |
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方法) |
四、参数法的随机前沿分析(SFA)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制度改革与银行效率的一般分析 |
第一节 经济转型中的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 |
一、经济转型模式:激进式和渐进式 |
二、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
三、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格局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制度特征和效率特征 |
一、我国银行业的制度特征 |
二、我国银行制度与西方商业银行制度的比较 |
三、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西方商业银行效率的比较 |
四、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总体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银行效率测度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一、投入产出指标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 |
一、DEA方法的实证结果 |
二、SFA成本效率法的实证结果 |
三、SFA利润效率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的现状 |
二、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 |
三、实证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权制度与银行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产权与效率的理论分析 |
一、产权和产权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
二、产权制度是影响效率的基础因素 |
第二节 关于产权制度与效率关系的研究现状 |
一、银行产权结构与效率关系的理论研究 |
二、关于发展中国家银行效率与产权的关系的研究 |
三、国外战略投资者和外资小额持股对银行效率影响的研究 |
第三节 中东欧国家产权改革对银行效率影响分析 |
一、中东欧国家银行产权改革模式与产权结构变化 |
二、中东欧国家产权改革特点和外资战略 |
三、中东欧国家银行产权结构变化对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产权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分析 |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分类 |
二、产权缺失对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
三、引入小额外国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银行效率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市场结构与银行效率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结构—行为—绩效”的基本内容 |
二、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假说的内容 |
三、两种假说的比较 |
第二节 关于市场结构与效率关系的研究现状 |
一、市场结构影响市场绩效 |
二、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影响不显着 |
三、市场竞争度与银行效率 |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效率的实证 |
一、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二、不同市场结构状态下的银行行为分析 |
三、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 |
四、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效率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改革对银行效率影响分析 |
第一节 经济转轨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
一、渐进式经济改革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路径设计的影响 |
二、我国金融控制下的金融体制改革路径设计 |
三、我国金融改革路径安排对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
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趋势 |
第二节 银行监管与银行效率 |
一、银行监管与银行效率关系的一般分析 |
二、银行监管目标与监管工具 |
三、我国银行监管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途径 |
第一节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 |
第二节 提高银行业市场的竞争程度 |
第三节 完善金融监管手段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 |
第四节 完善金融立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金融法律体系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渐进转轨、国家与银行制度变迁:两个视角 |
1.1.1 国家与银行制度变迁:一个长期视角 |
1.1.2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演进:一个内生视角 |
1.1.3 本文研究的两个基石:长期视角和内生视角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本文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制度变迁:一般性考察 |
2.1 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及特点分析 |
2.1.1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
2.1.2 政府主导型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特点分析 |
2.2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历程考察 |
2.2.1 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第一阶段:1978-1984 |
2.2.2 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第二阶段:1985-1993 |
2.2.3 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第三阶段:1994-2001 |
2.2.4 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 |
第3章 政府视野下的国有银行改革:微观视角 |
3.1 转型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及其效用函数 |
3.1.1 转型经济中政府介入的必要性 |
3.1.2 转型经济中政府介入的负面效应 |
3.2 国有金融成长过程的考察与检讨 |
3.2.1 国家垄断的单一金融产权是国有金融成长的初始条件 |
3.2.2 公有金融产权边界粗放型扩张的效应 |
3.3 金融控制与国有银行改革困境:政府的过度进入 |
3.3.1 构建理论模型:两种观点的综合 |
3.3.2 政府过度介入银行业的实证分析 |
3.4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双重动力源泉:国家推动与市场竞争 |
3.4.1 内在动力源泉:国家推动 |
3.4.2 外在动力源泉:市场竞争 |
3.5 从政府视角看国有银行改革:兼论政府的适度退出 |
3.5.1 从政府视角看国有银行改革 |
3.5.2 政府适度退出的要害在于非政府力量的聚集 |
第4章 经济改革全局视野下的国有银行改革:宏观视角 |
4.1 国有银行在中国经济金融中的地位 |
4.1.1 国有银行在中国金融业中的地位 |
4.1.2 国有银行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
4.2 国有银行对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贡献 |
4.2.1 国有银行对中国金融发展的直接贡献 |
4.2.2 国有银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 |
4.2.3 国有银行对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
4.3 国有银行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 |
4.3.1 国有银行脆弱性实证分析:兼论改革的必要性 |
4.3.2 国有银行改革的迫切性分析 |
4.4 从改革的全局看国有银行改革 |
4.4.1 国有银行改革相对滞后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条件 |
4.4.2 国有银行陷入困境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代价 |
第5章 外资战略与中国银行业改革:效率与稳定的权衡 |
5.1 中国金融业开放的逻辑:一个外生视角 |
5.1.1 金融业的“内生开放”与“外生开放” |
5.1.2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外生性” |
5.2 银行业改革的外资偏好:原因与性质 |
5.2.1 中国银行业改革引进外资的状况 |
5.2.2 银行业改革偏好外资的原因和性质 |
5.3 外资银行的进入效应:理论与实践 |
5.3.1 外资银行进入的双重效应:来自理论方面的证据 |
5.3.2 外资银行进入的双重效应:来自实践方面的证据 |
5.4 中国银行业引进外资:效率与稳定的权衡 |
5.4.1 银行仍然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
5.4.2 中国银行业引进外资必须在效率与稳定两个方面进行权衡 |
5.5 简短的结论 |
第6章 中国国有银行的渐进改革逻辑 |
6.1 制度变迁的内在渐进逻辑:理论支持 |
6.1.1 制度与制度变迁 |
6.1.2 有限理性 |
6.1.3 路径依赖 |
6.1.4 干中学 |
6.1.5 时滞 |
6.1.6 非正式规则的主导地位 |
6.2 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效率:一个非主流的分析视角 |
6.2.1 国有银行效率研究文献回顾:主流观点 |
6.2.2 制度变迁中的国有银行效率:非主流的视角 |
6.3 国有银行商业化:提高自生能力的艰巨性 |
6.3.1 政府从国有银行退出的艰巨性 |
6.3.2 在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建立起真正债关系的艰巨性 |
6.4 国有银行改革:渐进的逻辑 |
第7章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逻辑次序 |
7.1 剥离政策性负担与国有银行改革:逻辑起点 |
7.1.1 国有银行政策性负担总体描述 |
7.1.2 政策性负担导致国有银行预算软约束 |
7.1.3 国有银行改革的逻辑起点:剥离政策性负担 |
7.2 充分信息与国有银行改革: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
7.2.1 公司外部治理研究文献:缺失与兴起 |
7.2.2 金融监管独立性之于国有银行改革的重要性 |
7.2.3 结论性评论 |
7.3 改革的逻辑次序:政策建议 |
7.3.1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
7.3.2 按照市场化的原则逐步放宽银行业市场的准入限制 |
7.3.3 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
7.3.4 改革财政税收体系,扭转“弱财政”的局面 |
7.3.5 加强金融法律制度建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总体思路 |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基础 |
2.1.1 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出和发展 |
2.1.2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和本质 |
2.1.3 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构架与功能 |
2.1.4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框架 |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2.2.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2.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 |
2.2.3 国际组织的银行公司治理原则与标准 |
2.3 两种典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
2.3.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2.3.2 德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2.3.3 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比较 |
2.3.4 两种模式的演变趋势 |
2.3.5 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沿革与现状 |
3.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沿革 |
3.1.1 国有银行的演变 |
3.1.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沿革 |
3.1.3 治理结构公司化标志性事件 |
3.2 治理结构公司化取得的成绩 |
3.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产权主体的“人格化”虚置,多头监督管理导致监督力度不足 |
3.3.2 委托—代理机制形同虚设,纵向管理链条多,效率低下 |
3.3.3 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激励约束机制扭曲 |
3.3.4 公司治理的组织框架不健全 |
3.3.5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银行经营透明度不高 |
3.3.6 多元化的经营目标难以衡量经营者绩效 |
3.3.7 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3.3.8 宏观经济环境与法制环境不协调 |
3.3.9 市场机制未能渗透并有效发挥效能 |
3.3.10 社会信用建设落后 |
3.4 中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
3.4.1 中国银行概述 |
3.4.2 中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
3.4.3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构建完善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总体框架 |
4.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基本含义 |
4.1.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总体目标 |
4.1.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原则 |
4.1.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标准 |
4.1.4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战略选择 |
4.2.1 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运作环境分析 |
4.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分析 |
4.2.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阶段 |
4.3 构建完善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总体框架 |
4.3.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选择前提性认识 |
4.3.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 |
4.3.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总体架构 |
4.4 本章小结 |
5 完善国有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
5.1 进一步完善多元化产权结构 |
5.1.1 推进股份制改造 |
5.1.2 明确出资人法律定位 |
5.1.3 完善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入机制 |
5.1.4 谨慎引进民间资本 |
5.1.5 加大引入机构投资者的力度 |
5.2 强化国有银行的核心管理,整合管理架构 |
5.2.1 完善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制衡机制 |
5.2.2 完善董事会制度 |
5.2.3 完善监事制度,加强监事会职能 |
5.2.4 完善高效管理层组建机制 |
5.3 完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
5.3.1 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
5.3.2 建立多元化激励方式 |
5.3.3 强化约束机制 |
5.4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5.4.1 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 |
5.4.2 规范信息披露的方式 |
5.4.3 创新信息披露的手段 |
5.4.4 确保信息披露的质量 |
5.5 完善内部审计体制 |
5.6 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5.6.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
5.6.2 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
5.7 确立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 |
5.8 本章小结 |
6 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
6.1 深刻认识完善外部治理结构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
6.2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 |
6.2.1 合理定位政府的角色 |
6.2.2 强化监管当局执行外部监督的作用 |
6.3 完善外部法律环境 |
6.3.1 健全保证银行稳健运营的相关法律 |
6.3.2 强化法律对银行治理的外部监管职能 |
6.4 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制 |
6.4.1 大力发展企业信用 |
6.4.2 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6.4.3 加强政府信用 |
6.5 完善外部治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
6.5.1 强化产品市场对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的作用 |
6.5.2 完善市场监督对银行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 |
6.5.3 强化资本市场对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的作用 |
6.5.4 强化控制权市场对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的作用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D]. 张鑫. 吉林大学, 2012(09)
- [3]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 王思洋. 吉林大学, 2011(08)
- [4]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D]. 孔伟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5]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制度选择[D]. 刘鹏. 中国人民大学, 2008(08)
- [6]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深化改革的研究[D]. 吴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2)
- [7]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研究[D]. 孔德昌. 中南大学, 2007(12)
- [8]经济转型中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相关因素研究[D]. 周小燕. 复旦大学, 2007(06)
- [9]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逻辑[D]. 张羽.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5)
- [10]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 宗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