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言形式论文-刘琳琪

交际语言形式论文-刘琳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际语言形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体,话语,模式,规则

交际语言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刘琳琪[1](2018)在《言语交际中表达主体的语言形式及其实现的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形式的选择是言语交际中合作和对话的动态映射和体现。本研究将用更开放的视野和更多样化的眼光去观察人称代词、名词短语、语法结构等指称形式,以及作为表达主体的自我指称问题。表达主体在话语形式中实现的模式包括认知图式模式、语言效用模式、移情离情模式和情景语境模式,其中涉及到交际主体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交际能力、交际角色和语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同时也会影响不同模式的实现规则。(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刘星[2](2017)在《交际课堂中英语语言形式教学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教学的开展使得我国在发展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目前英语已经是一门必要的学科。语言本身是带有交际性的,但是,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常常拘泥于书面,过多地注重语法,或者句式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答卷,不会交流。我国曾引入过交流教育法,但是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从当前语言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传统教学与交际教学相协调。本文从这种改革的需求出发,探讨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中旬刊)》期刊2017年05期)

项名健,赵玉珊[3](2017)在《虚拟交际的语言形式与交际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交际"这一概念系由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百人计划"专家Esther Pascual博士在国际上最先提出。作为一种认知现象,虚拟交际反映了日常会话的交际结构,并在语言结构和使用中得以体现。虚拟交际研究将语言与心智之间的关联扩展到交互主观性这一理解语法、语篇乃至有效沟通交流的重要因素上来,符合当今认知语言学领域采用认知和(本文来源于《国际学术动态》期刊2017年02期)

乔疆[4](2017)在《网络交际(广告)新体裁демотиватор的形式及语言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网络交际(广告)新体裁демотиватор的形式及语言特点。首先从整体上讲述了这种新形式的广告体裁,介绍了它的整体外观及组成。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此种广告的起源历史,及在当今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及各个主题,并从网络交际(广告)新体裁демотиватор的形式及语言特点两方面讲述了此种广告的特别之处。最终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新体裁的广告形式。(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05期)

王建亚[5](2014)在《优化口语交际形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优化口语交际形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把口语交际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不同的语文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4年24期)

松井太一[6](2014)在《中日非语言交际形式之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比较,考察中国和日本在非语言交际形式方面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中国与日本在非语言交际方面既有差异也有相似。全文的行文脉络如下:第一章为引言部分,概括说明本文写作的缘由。第二章为非语言交际研究现状,简要介绍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成果。第叁、四章分别为日本人和中国人非语言交际的形式和文化倾向,考察角度包括表情、眼神、手势和空间距离等。第五章比较中日非语言交际的异同,从体态语、客体语和副语言等角度对比,发现中日非语言交际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似之处。第六章得出结论,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偏向封闭、内向型,表情与姿态比较模式化。而中国人的非语言行为相比较而言更侧重外向、开放型,在表达方式上更呈现个性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4-04-18)

余斌[7](2013)在《交际形式 对话 语言游戏》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际形式、对话和语言游戏都是当前语言研究的热点范畴。本文从主流交际形式的研究入手,深入分析交际形式观的新近发展,进而得出结论:第一,交际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所有交际形式都蕴含"对话"这一本质内核;第二,对话即游戏,是不同参与者之间的游戏;第叁,所有游戏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游戏;第四,现有语言游戏的概念、外延和研究方法都有必要调整。(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3年04期)

杨钢[8](2012)在《论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人际交往中的语言与非语言形式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为了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除了使用语言手段之外,与之伴随的诸如面部表情、手势、身势等等多种非语言的形式也在被广泛地使用;此外,即便是表达同样一件事情,我们说话时的语调、讲话的方式等等也会随着交际对象身份地位的(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2年11期)

刘然[9](2012)在《成对口语测试中语言水平对交际形式和话语特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语测试应当反应出口语的本质,即社会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Luoma,2004)。成对口语测试,因其鼓励考生共同创建交流的特点,充分反应出口语的本质。因此成对口语测试逐渐成为被推崇的口试形式,同时也吸引了研究者对其的关注。研究者多从考生因素和考试结果的关系入手,已发现考生间的熟悉度、性别、性格、语言水平等因素会对考试结果产生影响。其中,语言水平被认为是影响成对口语测试的关键因素,但是,这一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无定论。归其原因,目前对成对口语测试的研究方法仅仅为量化研究方法,而忽略了对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尤其是话语分析,可以将口试过程重现,更便于分析。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话语分析方法发现语言水平对成对口语测试话语的影响。主要研究问题和子研究问题如下:成对口语测试中,基于语言水平的组对对话语有何影响?1.成对口语测试中,基于语言水平的组对对交际形式有何影响?2.成对口语测试中,基于语言水平的组对对话语特点有何影响?本研究中,44对考生参加了模拟机助专业四级口语测试。考试过程全程录音,18对基于语言水平组对的特殊组录音被转录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同水平考生的组对,包括高-高,低-低组展现出合作式交际形式和话语特点,这些特点包括:给予对方话语支持,经常性地回应对方并扩展对方的话题,总结较复杂的信息等。但是,本研究在中-中水平组中未发现特定的交际形式。不同水平考生的组对时,交际形式体现为专家-新手式的合作交际形式。在其中,较高水平考生扮演专家的角色给予较低水平考生帮助。其话语也具有自己的特点:鼓励对方的加入,使用开放式问句,给予对复杂意思的说明,放弃话语权等。本研究为成对口语测试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撑,并对外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搭配学生组对提供了指导方向。但是,研究样本少、控制潜在因素不合理等也给此研究的结论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作者为今后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2-04-22)

邹慧民[10](2012)在《交际语言任务中的“形式关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考察学习者在交际语言任务中因互动而引发的"形式关注"的情形。通过分析36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叁种不同交际任务中的互动语料,本文发现:(1)在交际语言任务中,"形式关注"发生的频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自我引发的自我修正;(2)学习者对表达和形态-句法问题比较关注,对词汇失误关注度不高;(3)总体上"形式关注"发生的频率不受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形式关注"主要由学习者显性的语言知识所触发。不管学习者的水平如何,他们都可以在显性语言知识的帮助下对自己的语言输出进行监控。(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12年01期)

交际语言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语教学的开展使得我国在发展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目前英语已经是一门必要的学科。语言本身是带有交际性的,但是,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常常拘泥于书面,过多地注重语法,或者句式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答卷,不会交流。我国曾引入过交流教育法,但是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从当前语言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传统教学与交际教学相协调。本文从这种改革的需求出发,探讨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际语言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1].刘琳琪.言语交际中表达主体的语言形式及其实现的模式[J].外语研究.2018

[2].刘星.交际课堂中英语语言形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

[3].项名健,赵玉珊.虚拟交际的语言形式与交际功能[J].国际学术动态.2017

[4].乔疆.网络交际(广告)新体裁демотиватор的形式及语言特点[J].长江丛刊.2017

[5].王建亚.优化口语交际形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J].课外语文.2014

[6].松井太一.中日非语言交际形式之考察[D].复旦大学.2014

[7].余斌.交际形式对话语言游戏[J].外语学刊.2013

[8].杨钢.论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形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

[9].刘然.成对口语测试中语言水平对交际形式和话语特点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2

[10].邹慧民.交际语言任务中的“形式关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

标签:;  ;  ;  ;  

交际语言形式论文-刘琳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