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5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目的:对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选取四肢骨折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术,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术;四肢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151-01

目前治疗四肢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采用外固定支架术对骨断端有较好的复位效果,但由于该术式创伤大,手术时间较长,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慢,且术后易引起并发症。有报道称[1],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本文通过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外固定支架手术进行对比,探讨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的有效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1~66岁,平均(42.62±10.47)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7例,胫腓骨骨折13例,肱骨骨折1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6例,高处坠落12例,打斗9例,跌倒8例。对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2~68岁,平均(42.76±11.37)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8例,胫腓骨骨折14例,肱骨骨折13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高处坠落11例,打斗8例,跌倒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根据切口位置与大小做一切口,将骨折部位充分显露,用生理盐水冲洗患处淤血,将骨折部位进行复位,选择大小适当的髓内钉置入髓腔内,视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行扩髓处理。在髓内钉接近患处但未穿过时,对其骨折部位进行再次复位,由骨断端处将髓内钉插入远端位置,用锁定螺钉固定髓内钉。清洗患处,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对照组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于骨折处做一切口,将其周围组织与骨膜进行分离,充分暴露骨折端。生理盐水冲洗患处,清除淤血。将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于患者骨折部位的近端和远端分别钻孔,根据长度选择安装直型或T型外固定支架,安装并确定连接处稳定后,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3指标观察

观察并记录两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VAS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

1.4评定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优、良、可、差。优:骨折愈合良好,无畸形、延迟愈合,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运动功能。良:骨折愈合较好,无畸形、延迟愈合,术后3个月运动功能基本恢复。可:骨折愈合较好,无畸形、延迟愈合,术后3个月功能部分恢复,但剧烈活动及负重活动时有酸痛感。差:未达到上述标准。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若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治疗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优29例(64.44%),良12例(26.67%),可3例(6.67%),差1例(2.22%),优良率91.11%;对照组:优17例(37.78%),良17例(37.78%),可7例(15.55%),差4例(8.89%),优良率75.56%。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VAS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观察组:VAS(3.47±1.62)分,住院时间(5.26±1.35)d,骨折愈合时间(16.37±2.24)周;对照组:VAS(5.24±1.37)分,住院时间(8.43±1.56)d,骨折愈合时间(23.63±2.43)周。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恢复关节解剖结构,对骨折处进行有效固定是目前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的关键[2]。目前多采取外固定支架术进行治疗,但该方法往往切口大,术中暴露面积大,会加剧术中感染的风险。外固定支架术对骨折处骨膜与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大,患处部位血液运行受影响,对术后骨折愈合不利。

而采用新型微创术式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可保持骨断端处于闭合装台,微创切口置入骨钉,最大限度运用小机械强度对抗较大应力,更符合生物学与骨生物学的固定方式[3],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方式可增加骨愈合,促进骨痂生成,促进骨质愈合[4]。且髓内钉与骨断端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可避免周围软组织受到异物刺激,减少粘连、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相比外固定支架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临床治愈率高,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帮助患者及早恢复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顺根.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03):138-139.

[2]康伟军,钟平,肖伟芳.交锁髓内钉术与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06):34-35.

[3]刘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干骨折患者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18):4.

[4]邱海滨,张衡,徐建彪.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中远端锁钉放置困难的关键原因及其处理[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04):440-441.

标签:;  ;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