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黑玉米是玉米的一个新品种,其籽粒角质层不同程度地沉淀黑色素,外观乌黑发亮。黑玉米不仅色泽独特,而且营养丰富,富含水溶性黑色素、多种氨基酸和各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本课题以黑玉米为研究对象,对黑玉米中黑色素的提取工艺、组成、抗氧化性及营养成分氨基酸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黑玉米中黑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组成研究;2.黑玉米和黄玉米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3.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检测黑玉米皮中三种氨基酸的含量。黑玉米色素属天然花青苷色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黑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95%的乙醇溶液、料液比1:30、pH=1、提取时间45 min;并采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山东和山西两种黑玉米中花青苷的种类进行了确定,其中山东黑玉米中主要含有两种花青苷,分别是矢车菊和天竺葵花青素;山西黑玉米中主要含有三种花青苷,分别是矢车菊、天竺葵和芍药花青素。为了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和比较抗氧化效果,本实验以常见的黄玉米与黑玉米为原材料,进行了一系列抗氧化性能实验。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玉米中的抗氧化性物质进行超声提取,并对所得提取物进行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得出黄玉米和黑玉米各自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抗氧化性最强的部分;以两种玉米提取物中抗氧化性最强的部分为材料,进行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实验和抑制猪油自氧化实验,并对两种玉米提取物中抗氧化性最强的部分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黄玉米和黑玉米各自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抗氧化性最强的部分均为80%乙醇提取物;黄玉米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6.2mg/8g,黑玉米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1.5mg/8g,三种抗氧化实验均说明黑玉米抗氧化性比黄玉米好,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采用OPA为柱前衍生化试剂,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CE-ED)的方法测定了黑玉米中亮氨酸、缬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运行缓冲液pH值、检测电压、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对三种氨基酸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电泳条件:100mmol/L硼砂(pH7.8)为运行缓冲液、检测电压0.95V(vs.SCE)、分离电压18kV、进样时间6s。在优化条件下,三组分可在18 min内完全分离,检出限分别为2.5×10-4 g/L、2.5×10-4 g/L、5.0×10-4 g/L。该方法准确、简单易行,样品处理简单,为氨基酸分离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低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在高温时用于组织脱黑色素的效果[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01)
- [2].黑米黑色素的稳定性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S1)
- [3].新知[J]. 幸福(悦读) 2014(06)
- [4].植物病原真菌1,8-间苯二酚黑色素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11)
- [5].牡丹籽壳中黑色素的提取及化学成分测定的方法研究[J]. 现代食品 2018(24)
- [6].海参黑色素的提取及其结构性质研究[J]. 食品科技 2019(04)
- [7].一株产黑色素海洋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色素性质的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12)
- [8].响应面法优化鱿鱼墨黑色素的制备工艺[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9].食用菌黑色素代谢的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 2014(01)
- [10].玉米大斑病菌的胞外黑色素种类及影响其产量的因素[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05)
- [11].鱿鱼墨黑色素及黑色素铁定量分析[J]. 食品科学 2013(10)
- [12].微生物黑色素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09(09)
- [13].头足类墨黑色素研究进展[J]. 福建水产 2015(06)
- [14].免疫组化标记前脱黑色素的方法和体会[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2(01)
- [15].巴西粒毛盘菌黑色素理化性质与结构[J]. 菌物学报 2009(03)
- [16].乌骨鸡黑色素的研究进展[J]. 湖南饲料 2016(02)
- [17].奇妙的最小有效量[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01)
- [18].几种物理处理法对鱿鱼墨黑色素理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 2011(05)
- [19].石蜡包埋前组织去黑色素法探讨[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0(04)
- [20].鱿鱼(Uroteuthis chinensis)黑色素酶法制备工艺优化及理化特征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8)
- [21].黑色素细胞相关调控因子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 2017(02)
- [22].冷知识[J]. 军事文摘 2015(10)
- [23].鱿鱼墨黑色素铁对缺铁性贫血大鼠的影响[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01)
- [24].真菌菌丝黑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9)
- [25].乌骨鸡黑色素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 华北农学报 2010(S1)
- [26].感染根管内产黑色素类杆菌抑菌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07)
- [27].黑色素很可能是抗氧化伤害的结果[J]. 安徽医学 2009(08)
- [28].乌骨鸡黑色素的研究进展[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8(01)
- [29].产黑色素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08(05)
- [30].黑蚂蚁中黑色素的提取及性能初步研究[J]. 食品工业 2018(05)
标签:黑玉米色素论文; 花青苷论文; 正交实验论文; 液质联用论文; 抗氧化活性论文; 毛细管电泳论文; 电化学检测论文; 柱前衍生论文; 氨基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