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f/SiC)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用热结构部件极具竞争力的候选材料,高温下易被氧化的特性是影响其应用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研究先驱体浸渍—裂解(PIP)法制备的Cf/SiC复合材料的氧化性质和氧化机理基础上,提出理想抗氧化涂层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高致密度、匹配的热膨胀系数、工作温区合适的粘流特性、与复合材料强结合,以此为依据选择三种用于不同温区的材料体系:MgO-Al2O3-SiO2(MAS)玻璃陶瓷、BaO-Al2O3-SiO2(BAS)玻璃陶瓷和硅酸钇,测试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自愈合温区和烧结致密度等性能,针对各自的优缺点设计制备出五种不同的涂层结构体系。以玻璃粉体为主要原料,采用微波技术首次在Cf/SiC复合材料表面原位烧结玻璃陶瓷涂层,研究了1000~1500℃范围不同使用条件下涂层复合材料的静态氧化和热冲击氧化性能。用热重法研究了Cf/SiC复合材料在600~1500℃范围内的等温氧化特性和非等温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氧化以转化率70%为界,可分为线性阶段和非线性阶段。低温区(600~800℃),线性氧化阶段和非线性氧化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35.08kJ/mol和164.95kJ/mol;中温区(900~1100℃),复合材料的表观活化能大大降低,线性氧化阶段和非线性氧化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6.64kJ/mol和58.79kJ/mol。低温区内不同温度下氧化时复合材料的最大失重率Xmax数值接近。高温区(1100~1500℃),Xmax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氧化后复合材料的强度保留率随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采用无模式函数法计算Cf/SiC复合材料的非等温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Friedman-Reich-Levi法为较好的分析方法,随着氧化过程进行,氧化温度升高,活化能逐渐减小。通过熔盐热歧化反应,在Cf/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厚度为6~10μm的钛金属化层。金属化层中与复合材料的结合良好,有封孔作用和阻碳作用,在1000℃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以钛金属化层为过渡层,设计并制备了适用温区为1000~1200℃的Ti/MAS1双层涂层。涂层复合材料在1000℃氧化720min后,失重率为0.95%,强度保留率为99.3%,抗氧化性能良好。在1200℃的温度下,涂层复合材料仍具有较好的长时抗氧化能力,但是在更高温度下,MAS1玻璃陶瓷的粘度过小,出现明显的流淌和气孔现象。设计并制备了在1350℃附近自愈合能力较好的BAS2/BAS1双层涂层。作为Cf/SiC复合材料用涂层材料,BAS系玻璃陶瓷的热膨胀系数稍大,使涂层内部热应力较大,但高温烧结时BAS2涂层元素向复合材料扩散形成的过渡层,可提高涂层与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改善二者的相容性。BAS2玻璃陶瓷的优化烧结温度为1050℃,该温度下烧结的涂层结晶度最高。BAS2/BAS1涂层由内而外具有梯度渐变的热膨胀系数,且BAS1外层愈合能力较强,有利于保证涂层的致密性。涂层复合材料在1350℃经过96次热冲击960min氧化后,失重率为5.04%,表面只有少量小尺寸微裂纹出现,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一定的抗热冲击性能。在BAS2玻璃中加入Y2O3,制备了BAS2-Y2O3涂层。BAS2玻璃与Y2O3在1327℃下反应生成高熔点、低热膨胀系数的硅酸钇,在冷却过程中BAS熔体析出六方钡长石,因此BAS2-Y2O3涂层的耐温性能较好,热膨胀系数较低。微波烧结法能有效提高BAS2-Y2O3涂层材料的烧结致密度,Ar-H2保护气氛下烧结可提高涂层元素的扩散能力,改善涂层与复合材料的结合。对于Si:Y为1:1的BAS2-Y2O3涂层,优化烧结工艺为:烧结温度1500℃,烧结时间30min,随炉冷却。优化工艺得到的BAS2-Y2O3涂层复合材料在1400℃下300min氧化后失重率为1.08%;由于涂层材料热膨胀系数的限制,涂层的抗热冲击性能一般。微波烧结制备了BAS2-Y2O3/SiO2-Y2O3双层涂层,内层为六方钡长石-Y2SiO5复合相,外层为Y2Si2O7。内层与复合材料和外层均有较好结合。Y2O3与SiO2在1500℃下常规烧结时,硅酸钇合成反应难以进行;微波烧结Y2O3:SiO2为1:2的涂层得到Y2Si2O7。BAS2-Y2O3/SiO2-Y2O3双层涂层复合材料在1400℃下经过15次热冲击150min氧化后失重率为1.22%。氧化实验后涂层愈加致密,没有微裂纹生成,具有良好的抗热冲击性能。以BAS2玻璃为烧结助剂,制备了BAS2玻璃含量梯度渐变的B-50/B-10/B-0硅酸钇涂层,使用温区为1400~1500℃。BAS2玻璃将硅酸钇生成温度降低到1350℃,并显著促进块体烧结致密化。B-50/B-10/B-0三层涂层在烧结过程中由内而外逐步软化,使致密度提高。烧结涂层主晶相为Y2Si2O7,还有少量分布着板条状钡长石晶体颗粒的BAS相。B-50/B-10/B-0涂层在1400~1500℃下具有优异的抗热冲击性能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涂层复合材料失重率近似线性增大,热冲击对氧化速率影响很小。1400℃下经过11次热冲击110min氧化后,涂层复合材料的失重率仅为0.87%;1500℃下经过11次热冲击110min氧化后,涂层复合材料的失重率为2.45%,两个样品的强度保留率均大于70%。研究表明,玻璃陶瓷是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理想选材。其中,高熔点、低热膨胀系数的晶体相维持涂层的高温完整性,实现涂层与复合材料热匹配;特定温区内软化粘流的玻璃相具有较好的愈合能力,在制备过程中封填复合材料表面缺陷以提高涂层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保证涂层的致密性。两相互相配合,使玻璃陶瓷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车削加工工艺研究[J]. 火箭推进 2011(02)
- [2].3D-C_f/SiC复合材料抗高温氧化涂层结构设计与自愈合机理[J]. 功能材料 2014(17)
- [3].C_f/SiC复合材料Ti_xO_y-TiC_x-Ti_5Si_3/微晶玻璃抗氧化涂层[J]. 航空材料学报 2008(04)
- [4].3D-C_f/Si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及热膨胀性能分析[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0(S1)
- [5].陶瓷先驱体聚硅氮烷连接C_f/SiC工艺及连接性能[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8(02)
- [6].2.5D C_f/SiC复合材料磨削工艺试验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7].C_f/SiC复合材料表面HfO_2涂层的制备及其抗热冲击性能研究[J]. 装备环境工程 2016(03)
- [8].原位反应法制备C_f/SiC复合材料MoSi_2-SiC-Si涂层[J]. 无机材料学报 2009(05)
- [9].C_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Ti-Zr-Cu-Ni)+W复合钎焊分析[J]. 焊接学报 2013(07)
- [10].Ti-Zr-Be钎焊C_f/SiC复合材料与304不锈钢的研究[J].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2013(01)
- [11].C_f/SiC制动材料弯曲性能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1(22)
- [12].C_f/SiC复合材料表面熔盐反应法锆金属化研究[J]. 航空材料学报 2009(02)
- [13].TiNiNb钎焊C_f/SiC与TC4接头组织结构[J]. 焊接学报 2016(12)
- [14].水基浆料涂覆结合原位反应制备C_f/SiC复合材料表面光学涂层(英文)[J]. 无机材料学报 2017(02)
- [15].2D-C_f/SiC复合材料缺口试件拉伸力学行为研究[J]. 材料工程 2013(05)
- [16].烧结工艺对C_F/SiC层状复合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3(S1)
- [17].熔盐法C_f/SiC复合材料表面钛金属化研究(英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02)
- [18].先驱体转化制备2D C_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S1)
- [19].烧结温度对C_f/SiC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08(06)
- [20].载荷对激光选区烧结C_f/S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21)
- [21].C_f/SiC制动材料压缩性能的研究[J]. 铸造技术 2011(11)
- [22].首周期工艺条件对先驱体转化制备C_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S1)
- [23].3D-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4(15)
- [24].先驱体转化C_f/Si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行为研究[J]. 陶瓷学报 2014(03)
- [25].C_f/SiC复合材料表面LaMgAl_(11)O_(19)/Er_2Si_2O_7涂层的制备和抗氧化性能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5(12)
- [26].采用Ag-Cu-Ti钎料钎焊C_f/SiC接头的组织和强度[J]. 材料工程 2010(10)
- [27].C_f/SiC复合材料与Ti合金的AgCuTi-W复合钎焊[J]. 航空材料学报 2009(06)
- [28].浸渍浆料对先驱体转化C_f/SiC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材料工程 2008(11)
- [29].C_f/SiC表面等离子喷涂金属过渡层及其界面结合特征[J]. 表面技术 2019(04)
- [30].准三维针刺C_f/SiC复合材料室温层向动态压缩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J]. 实验力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