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现代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个慢性损伤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其形成的早期病变,并且参与AS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预防及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它不仅对细胞具有直接毒性作用,而且通过产生趋化因子(chemotatic factor)、诱导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 CAM)表达以及诱导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活化等多种途径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rmtach protein-1,MCP-1)是单核∕巨噬细胞特异的趋化性因子,它可加速单核细胞迁移过程,使之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单核细胞容易通过内皮间隙迁移至内皮下,最终导致AS性脂质条纹的形成。其表达增加常与NF-κB的活化相关并受其调控。NF-κB是一类参与炎症过程中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的核转录因子,在AS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如何抑制这些致炎因子的活性,逆转TNF对内皮细胞的炎性损伤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热点。姜黄素是中药姜黄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在保护内皮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如此,姜黄素发挥逆转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采用TNF-α体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观察姜黄素对其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研究目的1、原代培养人HUVEC,用TNF-α实施干预,模拟体内炎症造成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后对内皮细胞受到损伤的改善作用。2、观察细胞核和细胞浆中NF-κB的表达、分布情况,同时观察姜黄素是否能够降低其表达。3、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CP-1的表达,初步探究姜黄素保护HUVEC损伤的机制。研究方法1、细胞培养: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HUVEC,用免疫组化法对其进行第Ⅷ因子辣根过氧化物酶染色;MTT法确定TNF-α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的最佳浓度;同时检测姜黄素对HUVEC活性的影响。2、MTT法检测HUVEC细胞生长抑制率。3、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正常对照组、TNF-α组和不同浓度姜黄素组中NF-κB表达的情况。4、用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TNF-α组和不同浓度姜黄素组细胞上清液中MCP-1的蛋白含量,用RT-PCR法检测MCP-1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原代培养的HUVEC细胞在48h后可见大量贴壁,最初贴壁细胞呈多角形、石块状或成团聚集,后逐渐伸展成长梭形,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丰富,第Ⅷ因子染色呈阳性。2、MTT检测显示,当TNF-a浓度为10ng/L时,HUVEC细胞受到的损伤最为严重,因此该浓度为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的最佳浓度。3、MTT法检测HUVEC细胞生长抑制率显示,TNF-a模型组中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TNF-a+姜黄素(12.5,25,50和100μg/mL)组的细胞抑制率比TNF-a模型组明显降低(P <0.01)且呈现出浓度依赖趋势。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的HUVEC胞浆中NF-κB有一定程度的表达,核内不表达;当加入TNF-α后,NF-κB表达强度增加,表现为胞浆内棕黄色染色加深,且呈现部分核内表达,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当加入姜黄素干预后,可以减少NF-κB的表达,低浓度时改善作用不明显,但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加强,阳性细胞数目随之减少。5、ELISA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CP-1表达明显增加(P <0.01);而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后,与模型组相比可明显抑制TNF-a诱导的MCP-1表达(P <0.01)且呈现出浓度依赖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在低浓度时表达下降不明显。6、RT-PCR法检测HUVEC细胞在模型组和姜黄素组中β-acting基因的表达产物几乎保持不变,但目的基因表达产物在TNF-α组中明显增多,在姜黄素组中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少(P <0.01)。研究结论姜黄素能缓解TNF-α对HUVEC造成的炎性损伤,可能通过以下途径:1、直接减轻TNF-α对内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2、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下调MCP-1的表达,从而阻止细胞进一步损伤。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白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0(02)
- [2].外周血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5在老年人不明原因发热中的诊断价值[J].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4)
- [3].肿瘤坏死因子-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11)
- [4].肿瘤坏死因子-α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9(01)
- [5].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22)
- [6].吸烟者肺通气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A1)
- [7].腔内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肺癌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J]. 海峡药学 2015(12)
- [8].白介素类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检测意义[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18)
- [9].评价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铁蛋白检测在肺结核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09)
- [10].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的表达[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23)
- [11].猪尾巴管腹腔灌洗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的影响[J]. 健康之路 2016(08)
- [12].肿瘤坏死因子-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中的作用[J]. 胃肠病学 2019(10)
- [13].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在心肌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04)
- [14].肿瘤坏死因子在临床医学上的研究进展和意义[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1)
- [15].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a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08)
- [16].变应性鼻炎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863C/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初步探讨[J]. 解剖学研究 2013(05)
- [17].肿瘤坏死因子a促进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37)
- [18].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1(03)
- [19].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32)
- [20].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及其合并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16)
- [21].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置管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J]. 西南国防医药 2009(10)
- [2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10)
- [2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母婴结局的关系[J]. 实用医学杂志 2020(13)
- [24].原发性失眠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69)
- [25].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刊 2014(09)
- [2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OSAHS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18)
- [27].化合物1487B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生成机制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5(20)
- [28].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29)
- [29].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蛋白家族对炎症和肿瘤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癌症进展 2020(19)
- [30].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关系[J]. 新疆中医药 2012(01)
标签:姜黄素论文; 动脉粥样硬化论文; 脐静脉内皮细胞论文; 肿瘤坏死因子论文; 核转录因子论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