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陆时雍的唐诗选本《唐诗镜》为研究对象,分五部分对其进行深入探析。绪论部分则由本论文选题的缘由、陆时雍《唐诗镜》的研究现状和本论文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三部分构成。第一章则主要从相关文献和《诗镜》文本出发,介绍陆时雍的生平,探析陆时雍《诗镜》的编选标准和编选目的,概述陆时雍《诗镜总论》所体现的尊崇风雅精神、主情境和倡导神韵的主要诗学观念。第二章从对《唐诗镜》相关数据的统计和相应的文本出发,讲述陆时雍《唐诗镜》的概况,辨明其体例,并概括论述陆时雍对于唐代诗歌的总的看法,理解其对“格以代降”观的体认,但却又能对“四唐”各期诗歌进行比较具体的批评与赞赏,论述陆时雍从诗体、风格、意象、修辞技巧以及时代风气等方面来表达他对各期诗歌的褒贬。第三章也是从对《唐诗镜》相关数据的统计归纳和文本本身出发,对陆时雍《唐诗镜》中所运用的主要术语进行论述,对于“趣”、“老”、“味”、“本色”这些术语本身而言,陆时雍固然不是第一个将其运用到文学批评的人,但是陆时雍能够由这些术语延伸出与之相关的更丰富的批评术语,这确实值得我们关注,而且对这些术语的在诗歌中如何生成多有表述,更进一步地看,关于这些术语的批评,陆时雍不仅能对相关诗歌进行正面的褒扬,而且也能从负面批评相关诗歌在某一术语所要体现的表达效果的不足。此外,陆时雍在《诗镜总论》和《唐诗镜》中对唐代的主要诗人也做了相关评价,多是褒贬各有,本文拟以王维、李白和杜甫三位大家做主要论述。结语部分则主要从明代以复古为主流的诗学背景下,讨论陆时雍《唐诗镜》的价值与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蒙藏《诗镜》研究史概观[J]. 民族文学研究 2019(02)
- [2].古代印度《诗镜》的藏译历程[J]. 民族翻译 2017(04)
- [3].论杨伦《杜诗镜铨》的经学意识[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05)
- [4].《杜诗镜铨》的校勘、成书过程和三种刻本[J]. 杜甫研究学刊 2011(02)
- [5].杨伦《杜诗镜铨》研究(下)[J]. 杜甫研究学刊 2011(03)
- [6].论藏文《诗镜》生命美学意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12)
- [7].程千帆《杜诗镜铨批钞》发微[J]. 杜甫研究学刊 2019(04)
- [8].藏族传统修辞理论《诗镜》中的罗摩故事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9].《古诗镜》研究现状、体例及选诗宗旨浅议[J]. 知识文库 2018(10)
- [10].陆时雍诗境理论及其在《古诗镜》中的实践[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1].中国当代蒙藏“诗镜”诗学研究述评[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9(06)
- [12].论檀丁《诗镜》对藏族美学思想及文艺创作的影响[J]. 西藏艺术研究 2020(01)
- [13].《杜诗镜铨》的注解方式[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4].《唐诗镜》作者陆时雍生卒年新考[J]. 文教资料 2011(36)
- [15].《唐诗镜》作者陆时雍生卒年新考[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 [16].《诗镜》文本的注释传统与文学意义[J]. 文学遗产 2019(05)
- [17].古今相宜 雅俗共赏——赵诗镜的墨彩意蕴[J]. 中国周刊 2018(10)
- [18].关于《诗镜》与藏族诗学的探讨[J]. 青年文学家 2016(08)
- [19].《文心雕龙》与汉译《诗镜》之相通性初探[J]. 中国文论 2014(00)
- [20].杨伦《杜诗镜铨》研究(上)[J]. 杜甫研究学刊 2010(02)
- [21].赵诗镜副教授[J]. 柳州师专学报 2010(01)
- [22].杨伦行年考略[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3].《诗镜》梵-藏-汉文本建构史阐释[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8)
- [24].当代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藏族传统比喻修辞研究——以檀丁《诗镜》为例[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5].《登高》营造的空间美赏析[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08)
- [26].杨伦注杜发微[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12)
- [27].陆时雍生平、家世、交游再考[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8].杜诗《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题“咸华两县”所指应为咸宁、华阴辩[J]. 杜甫研究学刊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