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风速的测量作为流速测量领域一个重要的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已密不可分。古时候的中国人就利用风吹芦苇的弯曲程度以及随风飘扬的旗帜来估计风速的大小;现代科技的发展更促使其广泛地应用在航天航空、科研实验、现代农业及气象科学等重要的领域。为了满足各个领域的使用要求,科技人员开发出了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风速仪表。根据测量的原理,风速计可分为转轮式(风杯式与旋桨式)、热敏式、热线式、超声式、皮托管式等五大类,数十个品种。其中,利用涡街发生体(VortexGenerator)产生旋涡原理制成的涡街风速计因具备测量范围大、无活动耗损部件,便于携带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开发一种具备新型涡街发生体的超声波风速计原型,改进在低雷诺数流场下的流体动力学性能,扩展量程下限,改进市场上现售涡街风速计测量低风速时性能不佳的弱点。本论文主要囊括了以下研究工作:1.结合国内外涡街风速计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风速计研究的重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设计了整体的方案。2.对涡街流场的稳定性进行理论推导,详细分析了涡街发生体的重要参数——撕特劳哈尔数S_r的作用。3.为了改进传统涡街发生体在低雷诺数下的性能不佳的缺点,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涡街发生体。并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分析证明了它的优点。4.采用GAMBIT前处理软件建立涡街流场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涡街流场进行数值仿真,比较了几种不同发生体产生的涡街流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5.风速计壳体、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制作。6.进行试验,测试超声波涡街风速计的性能并获得相关参数。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涡街特性的流量测量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机床与液压 2010(12)
- [2].涡街三次雾化机理的研究与应用[J]. 机械 2016(05)
- [3].双涡街法测量蒸汽干度的研究与应用[J]. 化工管理 2015(23)
- [4].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图像上的冯·卡门大气涡街现象与动力分析[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3)
- [5].管内气液两相流涡街稳定性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6].低含气率气液两相流涡街特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20)
- [7].低温涡街流场特性数值仿真研究[J]. 低温工程 2010(06)
- [8].涡街流量传感器在二维和三维流场中特性之比较[J]. 天津大学学报 2009(09)
- [9].超声式涡街在计量领域中应用特点和参数比较[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4)
- [10].超声式涡街在计量领域中技术应用优势和选型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18)
- [11].差压式涡街质量流量计在蒸汽计量中的应用[J]. 当代化工 2011(07)
- [12].双涡街法测量饱和蒸汽干度研究[J]. 当代化工 2013(01)
- [13].不同形状涡街发生体流场仿真及特性研究[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3(03)
- [14].浅析超声涡街热量表的研究[J]. 煤炭技术 2011(02)
- [15].基于外差式随机共振的涡街频率检测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08(04)
- [16].一种基于涡街传感器的集成式水流控制装置[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7(05)
- [17].分层流体中移动动量源生成准二维偶极子涡街特性实验[J]. 物理学报 2011(02)
- [18].涡街流量传感器动态压力场分布特性[J]. 机械工程学报 2009(10)
- [19].绕流涡街及涡街流量计流场数值仿真[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4(06)
- [20].抗干扰涡街智能流量计系统设计[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9(05)
- [21].浅析煤化工过程涡街流量仪表的应用[J]. 化工管理 2017(11)
- [22].RFFT在涡街流量传感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 电子测量技术 2010(02)
- [23].低含液率气液两相流涡街探头最佳安装位置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4(04)
- [24].水轮机固定导叶的涡街模拟与振动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1(22)
- [25].悬臂式涡街流量传感器频率特性优化方法[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4(08)
- [26].两线制涡街流量变送器的设计与改进[J]. 价值工程 2015(33)
- [27].风洞中涡街流量传感器压电探头位置的试验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 2008(08)
- [28].水轮机固定导叶涡街的动力学分析与燕尾修型研究[J]. 中国电力 2014(11)
- [29].涡街流量传感器压电探头位置试验研究[J]. 计量学报 2008(05)
- [30].标准孔板与涡街的能耗(永久压力损失)估算[J]. 医药工程设计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