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黑龙江省建设小康社会、振兴老工业基地目标的实现需要交通的跨越式发展,而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依赖交通科技进步。目前,黑龙江省交通科技发展环境还不完善,交通科技政策制定、执行状况还不能适应交通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些制约交通科技进步的问题,笔者详细分析了黑龙江省交通科技发展环境、政策现状,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交通科技发展环境的一些对策建议,同时指明了交通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为保证这些重点发展方向得到落实,笔者在总结交通科技发展环境完善措施的基础上归纳出今后应研究、制定的主要管理政策措施。完善黑龙江省交通科技发展环境就是要完善黑龙江省交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交通科技资金投入机制,加强交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其中,交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完善是重点,要形成健全的交通科技管理体制、交通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交通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机制和交通科技决策机制,最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符合黑龙江省交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交通技术发展重点方向针对困扰黑龙江省寒区公路、水路交通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技术难题而提出,其目标是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技术体系和寒区交通技术优势。这个目标的实现由管理政策措施作为保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科技社团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中的作用和实现途径——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与思考[J]. 学会 2020(03)
- [2].广东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若干突出问题及建议[J]. 科技中国 2020(04)
- [3].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J]. 中国科技奖励 2020(02)
- [4].以国家实验室为抓手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为例[J]. 中国经贸导刊 2020(16)
- [5].基于动力机制重构的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究[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4)
- [6].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路径浅析[J]. 改革与开放 2016(07)
- [7].种业科技创新体制战略转型的动因、过程机制与效应[J]. 中国科技论坛 2015(02)
- [8].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吉林省智慧党建[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1)
- [9].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应向美国学习五件事[J]. 智慧中国 2016(04)
- [10].以高质量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J]. 铁道建设企业管理 2020(01)
- [11].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宁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4(01)
- [12].转型综改《总体方案》解读之六: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企业技术中心要实现“5个主要”[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02)
- [13].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省委改革办督察评估科技体制改革落实情况[J]. 内江科技 2016(06)
- [14].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下的中国科技创新体制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5(01)
- [15].四川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J]. 内江科技 2015(04)
- [16].宁波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23)
- [17].“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J]. 新湘评论 2020(03)
- [18].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探讨[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 [19].如何构建开放型科技创新体制体系[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6)
- [20].直面问题 寻求良策——破解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及建议座谈会侧记[J]. 紫光阁 2017(08)
- [21].现代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 2016(03)
- [22].从硅谷到光谷:高校科技创新体制研究启示[J]. 中国高校科技 2014(07)
- [23].“硅谷模式”对建立我国科技创新体制的启示[J]. 江南论坛 2012(10)
- [24].刘捷副省长深入科技厅调研指导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工作[J]. 内江科技 2014(04)
- [25].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J]. 政策 2019(04)
- [26].以科学攻关精神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省委改革办调研评估组积极评价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进成效[J]. 技术与市场 2015(03)
- [27].高校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1)
- [28].江苏发达县域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模式及对策研究——以常熟市为例[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05)
- [29].大连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J]. 现代商业 2017(04)
- [30].全面推进吉林省科技创新工作[J]. 农村科学实验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