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农产品贸易处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农业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使其关联着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国内政治等诸多问题,因此在GATT(关贸总协定)时代,尽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却一直游离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体系之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业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欧美之间的农产品出口补贴战。直到1986年,在GATT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农产品贸易才被正式纳入到谈判范围。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取得了突破。自此,农产品贸易不再是贸易自由化的例外领域,各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在此后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必须履行入世时所承诺的对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的各项削减义务:诸多农业边境保护措施将被取消,农产品市场准入将逐步扩大。同时,现行的与WTO规则不一致的国内农业支持措施也需做出调整,特别是目前政府对农业支持的最重要手段——价格支持政策的使用将受到严格限制。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在入世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将会给中国的农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对农民的利益影响又是如何?中国当前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入世后,中国作为正式成员之一,全面参与了WTO新一轮农业谈判,此轮谈判中,谈判集团按照各自利益提出了不同的削减方案,中国应当做出怎样的政策选择值得深入研究。基于对已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回顾与分析,本研究运用GTAP模型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采用了最新的GTAP6数据库,并采用Holt-Winters外推预测方法对GDP、人口等外生宏观变动做出预测,进而采用动态递归的方法来改善一般均衡在比较静态下的局限性。此外,本研究还根据Elbehri和Pearson于2002年提出的方法,对模型的结构和数据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模拟关税配额变动产生的影响。入世后,棉花成为贸易逆差最大的农产品之一,国内棉花贸易政策不仅事关棉花产业本身和棉农的切身利益,而且对下游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和贸易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首先运用改进后的GTAP模型,着重分析了入世后棉花的市场准入制度变化对其产业本身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该贸易政策变动对棉农收入和就业带来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积极按照入世承诺履行削减义务将能够更好地确保各方利益。当前棉花产业以及棉农利益受到冲击在于配额外关税没有按照入世承诺实行高关税,而是采用了与配额内等同的低关税。模拟结果还表明,在未来棉花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只要严格履行配额外的高关税,政府就能够通过关税配额数量的限制有效调控棉花进出口市场。这一结论对中国今后农产品关税配额政策方面的制定和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本研究还模拟了入世后的“三补两减免”政策给中国粮食生产、贸易以及农民收入和就业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入世后的“三补两减免”政策促进了中国粮食生产,减少了对进口粮食的依赖程度并保障了粮食安全。同时该政策的实施在促进农民收入及就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加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力度,能够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但对粮食产量以及农民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相反,未来加强粮食投入品补贴政策能够显著地促进粮食产量以及农民就业,但对农民收入提高的促进作用很小,这使得政策实行的效果受到影响,因此粮食投入品补贴政策还不能完全代替粮食直接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最后,本研究对新一轮农业谈判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市场准入、国内支持以及出口补贴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根据谈判所形成的不同力度的削减方案,模拟了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对中国农业生产、贸易、农民收入和就业产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在三种模拟方案下,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和进口从整体上都得到了提高,且贸易壁垒削减力度越大,出口和进口增长的幅度就越大,但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幅度要远远低于出口的增长幅度,这表明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成功将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然而由于绝大部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加幅度以及绝对数量都不明显,因此仅靠其它国家贸易壁垒的削减并不能实现中国农产品贸易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在三种模拟方案下,农产品的价格普遍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给消费者带来的收益有限。同时,农产品产量也会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相应调整,但所有农产品产量增减的幅度都非常小,因此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不会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过大的影响。第三,在三种模拟方案下,农民收入总量呈上升趋势,但主要集中在粮食、果蔬和肉类产业。同时,农民收入的变动也给农民就业带来了相应变化。可见,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会提高中国农民收入,并促进农民就业。总体看来,更有力度的削减方案将给中国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带来利益,但是该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成功给中国带来的最积极影响是,比较优势将在农业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资源更为有效的配置。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力图为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政策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更好地促进农业与农民利益和谐统一的发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与问题分析[J]. 对外经贸 2019(10)
- [2].2019年1~9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19(12)
- [3].2019年1~10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20(01)
- [4].文化差异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20(01)
- [5].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特征与优化路径[J]. 统计与决策 2019(24)
- [6].2019年1~11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20(02)
- [7].2020年1~2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20(04)
- [8].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现况与优化路径分析[J]. 南方农机 2020(08)
- [9].2020年1~3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20(05)
- [10].出口视角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成因和对策[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17)
- [11].2020年1~4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20(06)
- [12].中国农产品贸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J]. 农业经济 2020(07)
- [13].基于绿色防控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4].2020年1~5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20(08)
- [15].“一带一路”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前沿综述[J]. 世界农业 2019(10)
- [16].2020年1~7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20(10)
- [17].2020年1~6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20(09)
- [18].2019年1~2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19(05)
- [19].2019年1~7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19(10)
- [20].2017年1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17(04)
- [21].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中美贸易的平衡器[J]. 农经 2017(06)
- [2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及对策建议研究[J]. 山西农经 2017(15)
- [23].中国农产品贸易决定因素:基于贸易动因演变的综述分析[J]. 世界农业 2016(01)
- [24].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J]. 价格月刊 2015(01)
- [25].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19(06)
- [26].2019年1~4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19(07)
- [27].2019年1~5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19(08)
- [28].2019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19(09)
- [29].2019年1~8月中国农产品贸易监测[J]. 世界农业 2019(11)
- [3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农业经贸合作前景[J]. 国际贸易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