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Heptanol和16-DSA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孙冰
导师: 孙宝贵,齐向前,汪芳,陈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血流动力学,电生理,室性心律失常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背景: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作为一种常见的危险性心律失常类型,它的防治手段极为重要。而以缝隙连接为靶点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缝隙连接是细胞间信息交换的直接通道,此处的电传导速度比细胞膜上其他部位都快。缝隙连接的正常分布和数量水平是维持心肌正常电传导的一个决定因素。在长期研究中发现,许多病态的心脏组织中都有缝隙连接数目及分布上的改变,称为缝隙连接的重构,这种重构使电传导的速度失去均一性,促进了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目前多数研究发现缝隙连接阻滞剂可以减慢细胞间传导速度,心肌局部灌流缝隙连接阻滞剂可使正常心肌发生折返性心律失常,而通过减少有害物质传递又可以减轻心肌损害,减小心肌梗塞面积,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但对它是否对局部心室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有作用还未见报道。缝隙连接阻滞剂是否能对此种心律失常起作用,如果有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单纯与其阻滞缝隙连接,减慢传导有关,还是有分子生物学作用基础是我们想要进行的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缝隙连接阻滞剂Heptanol及16-DSA对于离体SD大鼠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电生理学指标和局部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以及对于CX43,DP(desmoplakin,桥粒斑蛋白),N-cadherin(N-钙粘素)三种细胞连接蛋白在分子水平上的影响,以期探索缝隙连接阻滞剂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可能分子基础及机制。为缺血所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办法提供实验上的依据。 方法:把Sprague-Dawley大鼠(SD大鼠)按每组1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缺血对照组,0.1mMHeptanol组,0.3mMHeptanol组,0.5mMHeptanol组,1uM16-DSA组,5uM16-DSA组和10uM16-DSA组。建立离体SD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稳定15分钟后进行试验记录。对各组分别灌流空白Kreb-Henseleit(K-H)
论文目录: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Heptanol及16-DSA对离体SD大鼠心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eptanol及16-DSA对离体SD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Heptanol及16-DSA对离体SD大鼠缺血心肌CX43,Desmoplakin及N-cadherin蛋白及mRNA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综述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面向疾病的CaMKⅡ致室性心律失常建模与仿真研究[D]. 白杰云.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 [2].过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骨髄间充质干细胞对猪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张健.南京医科大学2014
- [3].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D]. 蒋志新.南京医科大学2018
- [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评估及其机制分析[D]. 丁旵东.南京医科大学2006
- [5].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诱发LQT及室性心律失常电生理学机制的系列研究[D]. 王海昌.第四军医大学1997
- [6].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室性心律失常与射频消融的研究[D]. 陈志坚.华中科技大学2006
- [7].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 刘福元.华中科技大学2006
- [8].急性应激对山羊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及电生理学机制研究[D]. 刘建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
- [9].CLOCK-BMAL1 对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调控机制[D]. 袁嘉敏.南京医科大学2016
- [10].防控钙通道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新靶点—钙库超载诱导钙释放(SOICR)[D]. 赵瑞富.华中科技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室肌细胞及离子电生理变化及比索洛尔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兵.第四军医大学2001
- [2].扩张型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心肌组织和心电重构的研究[D]. 耿茜.南京医科大学2001
- [3].卡维地洛、硫酸镁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及其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跨膜离子流影响的研究[D]. 曹艳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
- [4].缺血相关性房性心律失常离子机制的动态研究[D]. 吴钢.武汉大学2004
- [5].内皮素-1 10-23脱氧核酶的构建及其抗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D]. 潘秀颉.第二军医大学2004
- [6].1-磷酸鞘氨醇在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D]. 葛敬岩.吉林大学2005
- [7].L-carnitine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塑、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田新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8].右心室流出道致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D]. 宋艳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9].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 刘福元.华中科技大学2006
- [10].溶血磷脂酸在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电生理学机制[D]. 李欣.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