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及机械刺激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及机械刺激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论文摘要

干细胞(Stem cell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依其分化能力的不同可分为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 TSC)、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ial stem cell, PSC)和单能干细胞(Unipotent stem cell, USC)三类。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是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干细胞类型,已成为临床细胞移植治疗和组织工程的主要细胞来源。但MSCs在体外生长缓慢、增殖能力有限,因此如何促进MSCs的体外增殖并保持其多向分化潜能是广泛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提。已有研究证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细胞因子(Cytokine)和机械刺激(Mechanical stimulation)等理化因素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 Col I)是ECM的主要成分之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对多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适当的机械刺激也能显著促进细胞的体外增殖。但Col I、bFGF和机械刺激及其联合作用对MSCs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尚未见详细报道。为此,本文以大鼠MSCs(Rat MSCs,rMSCs)为实验材料,采用MTT法考察Col I、bFGF和机械拉伸等理化因素及其联合作用对rMSCs体外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寻找在体外促进rMSCs生长和增殖的适宜理化刺激条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 rMSCs的原代分离培养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异贴壁法进行rMSCs的原代分离培养,结果表明:1.073 g/mL的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异贴壁分离得到的细胞为形态比较均一的单核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 FBS)的DMEM培养基培养24小时后细胞开始贴壁,继而分裂增殖,呈集落式生长,约2周后接近融合,呈纺锤形或长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其间有漂浮不贴壁的造血细胞等杂细胞,在反复换液中被除去。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较快,约一周可达到融合,呈长梭形或纺锤形均匀分布。2. rMSCs的鉴定和周期分析姬姆沙染色显示培养细胞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为紫色,可见数个深紫色的核仁,胞浆为淡紫色。利用免疫染色方法考察培养细胞表面部分抗原的表达,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了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发现:细胞表面抗原CD34(造血干细胞标记物)呈阴性,CD44和CD29呈阳性表达。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0/G1期细胞占(89.74±3.87)%,S期细胞占(2.49±2.20)%,G2/M期细胞占(7.70±3.70)%,表明大部分细胞处于非增殖状态。3. Col I和bFGF及其联合作用对rMSCs增殖的影响本文首先测定了rMSCs的生长曲线,然后考察了Col I和bFGF单独和联合作用对r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2天为rMSCs生长潜伏期,第37天为对数增长期,7天以后细胞的生长进入平台期。在0-40μg/mL的研究浓度范围内,Col I裱衬均能显著促进rMSCs的增殖,20μg/mL的Col I裱衬增殖效果相对更好。时间依赖实验发现20μg/mL Col I裱衬培养8天,最有利于rMSCs增殖。在0-20 ng/mL的研究浓度范围内,bFGF都能促进rMSCs增殖,7 ng/mL bFGF诱导的增殖效果相对更好。7 ng/mL bFGF诱导培养8天,为rMSCs增殖的最佳条件。Col I裱衬和bFGF联合作用显示,联合作用的促rMSCs增殖效果高于单因素作用的效果,表明二者对rMSCs增殖具有协同促进作用。4.机械拉伸以及与Col I、bFGF联合作用对rMSCs增殖的影响本文应用细胞拉伸加载装置,考察了1 Hz下不同应变大小(5%和10%应变)、不同作用时间(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的拉伸作用rMSCs,继续培养6小时后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5%应变组15分钟和60分钟的拉伸加载能促进rMSCs的增殖,而且15分钟加载的增殖效果好于60分钟加载,30分钟拉伸对rMSCs增殖却表现出抑制作用。10%应变组的拉伸结果与5%应变组类似,但诱导的增殖效果优于5%应变组。结果证明1 Hz 10%应变加载15分钟是促进rMSCs体外增殖的适宜拉伸条件。进一步以此拉伸条件联合Col I、bFGF同时对rMSCs进行诱导刺激,发现三者联合作用促进rMSCs增殖的效果最好。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各种理化因素及其协同作用对MSCs生长和增殖的调节有重要意义,为寻求促进MSCs体外增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方法学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ECM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2 细胞因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 机械刺激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rMSCs 的分离培养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主要实验试剂
  • 2.2.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rMSCs 的分离培养
  • 2.3.2 rMSCs 表面相关抗原的表达
  • 2.3.3 rMSCs 细胞周期测定
  • 2.4 实验结果
  • 2.4.1 rMSCs 的分离培养
  • 2.4.2 rMSCs 表面相关抗原的表达
  • 2.4.3 rMSCs 细胞周期测定
  • 2.5 分析讨论
  • 2.5.1 rMSCs 的分离培养
  • 2.5.2 rMSCs 的鉴定
  • 2.6 本章小结
  • 3 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对 rMSCs 增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rMSCs 的生长曲线
  • 3.3.2 Col I 对rMSCs 增殖的影响
  • 3.3.3 bFGF 对rMSCs 增殖的影响
  • 3.3.4 Col I 和bFGF 联合作用对rMSCs 增殖的影响
  • 3.4 分析讨论
  • 3.4.1 体外培养rMSCs 的生长特点
  • 3.4.2 Col I 对rMSCs 增殖的影响
  • 3.4.3 bFGF 对rMSCs 增殖的影响
  • 3.4.4 Col I 和bFGF 联合作用对rMSCs 增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机械拉伸及其与 Col I 和 bFGF 联合作用对 rMSCs 增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细胞拉伸加载装置简要介绍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不同拉伸应变大小及拉伸时间对rMSCs 增殖的影响
  • 4.3.2 Col I、bFGF 及机械拉伸联合作用对rMSCs 增殖的影响
  • 4.4 分析讨论
  • 4.4.1 机械拉伸对rMSCs 增殖的影响
  • 4.4.2 Col I、bFGF 和机械拉伸联合作用对rMSCs 增殖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机械刺激与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陕西林业科技 2016(05)
    • [2].“超强机械刺激”致犬肺脏破裂死亡1例[J]. 中国工作犬业 2011(09)
    • [3].浅谈人犬信任关系的建立[J]. 中国工作犬业 2020(10)
    • [4].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5(07)
    • [5].机械刺激对匍匐茎型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克隆可塑性的影响(英文)[J]. 生态科学 2019(01)
    • [6].槟榔碱及机械刺激构建大鼠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模型[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9(03)
    • [7].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生存质量评价[J]. 新中医 2019(01)
    • [8].机械刺激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5(03)
    • [9].HSP70在大鼠磨牙机械性损伤后的免疫组化表达[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03)
    • [10].机械刺激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分子机制[J]. 医学综述 2013(22)
    • [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机械刺激子宫内膜提高妊娠率观察[J]. 云南医药 2008(06)
    • [12].机械刺激时间、方式对COH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24)
    • [1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活性化机制及其阻断剂作用的新认识[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05)
    • [14].植物响应对风致机械刺激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0(03)
    • [15].警犬训练中的机械刺激[J]. 广东公安科技 2019(01)
    • [16].机械刺激对子宫内膜中整合素avβ3、VEGF、LIF的影响[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12)
    • [17].机械刺激诱发的人类痒感[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01)
    • [18].含能材料机械刺激响应及热效应模拟研究[J]. 机械与电子 2013(05)
    • [1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院前急救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5(16)
    • [20].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响应及信号转导[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06)
    • [21].子宫内膜浅表机械刺激对IVF-ET者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02)
    • [22].机械刺激诱导的远端结肠黏膜离子转运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变化[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4(03)
    • [23].FET过程中不同机械刺激时间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9(17)
    • [24].FXYD2:治疗炎症性机械刺激痛的新型药物靶标(英文)[J]. Science Bulletin 2015(09)
    • [25].慢性心理应激对机械刺激诱导的远端结肠黏膜离子转运的影响[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04)
    • [26].刺参机械去脏工艺的试验研究[J]. 渔业现代化 2009(02)
    • [27].机械力刺激对成骨细胞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S1)
    • [28].鸭稻系统中水稻地上部对土壤振动的响应[J]. 生态学杂志 2019(01)
    • [29].电机械刺激对犬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对结肠Cajal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03)
    • [30].机械刺激对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及ICAM-1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05)

    标签:;  ;  ;  ;  ;  

    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及机械刺激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