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的选育

高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的选育

论文摘要

本文以一株实验室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YD-1为出发菌株。该菌株的较适碳源为葡萄糖,较适氮源为玉米浆和酵母粉,发酵过程中需要添加的金属离子为Mn2+,在培养基初始pH7.2,37℃,35mL装液量、10h种子、接种量5.7%、180r/min条件下摇床发酵3天,3-羟基丁酮产量最高可达15.60g/L。以YD-1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进行诱变,经过初筛和复筛其产量从15.60g/L提高到17.78g/L,之后以硫酸二乙酯诱变,经初筛和复筛获得目的菌株S-10,产量19.02g/L,较出发菌株提高21.92%。对诱变菌株S-10进行遗传稳定性实验,将S-10在斜面上连续传代20次,分别取第1、5、10、15、20代进行发酵,测定其3-羟基丁酮产量,结果证明该菌株遗传稳定性良好,具备作为生产菌株的潜力。对菌株S-10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与出发菌株YD-1相比,诱变菌株S-10死灭温度提高1℃,发酵液的颜色发生一定变化,培养14h的诱变菌株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更容易串联生长,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实验确定发酵液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与玉米浆的混合物。研究了二价金属离子Mg2+、Zn2+、Mn2+与三价金属离子Fe3+对发酵产物的作用,四种离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Mn2+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他离子作用相对较小。优化后,3-羟基丁酮产量提高到19.88g/L。优化S-10的发酵条件,其最佳发酵条件为pH7.0,温度36℃,装液量30mL,接种种子为8h种子,接种量5%,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84h。优化后,产量高达20.50g/L。对两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发现二者在蛋白质水平上无明显差异。进一步采用RAPD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YD-1和诱变菌株S-10进行DNA水平上的遗传物质分析,发现二者电泳图谱存在差异,由此判断突变株在DNA水平上发生了轻微改变,是一株高产3-羟基丁酮的枯草芽孢杆菌新菌株。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出发菌株
  • 1.1.2 实验试剂及所配溶液
  • 1.1.2.1 试剂
  • 1.1.2.2 溶液
  • 1.1.2.3 随机引物
  • 1.1.3 培养基
  • 1.1.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生长曲线的绘制
  • 1.2.2 菌悬液的制备
  • 1.2.3 紫外诱变致死曲线的绘制
  • 1.2.4 硫酸二乙酯诱变
  • 1.2.5 3-羟基丁酮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6 原糖的测定(DNS法)
  • 1.2.7 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1.2.8 3-羟基丁酮产率
  • 1.2.9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2.10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2.11 RAPD
  • 1.2.12 3-羟基丁酮的测定
  • 1.2.13 枯草芽孢杆菌全蛋白分析
  • 1.2.14 遗传稳定性实验
  • 1.2.15 死灭温度测定
  • 第2章 结果与讨论
  • 2.1 出发菌株
  • 2.2 3-羟基丁酮标准曲线
  • 2.3 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曲线
  • 2.4 紫外诱变
  • 2.5 硫酸二乙酯诱变
  • 2.6 3-羟基丁酮高产突变株选育谱系
  • 2.7 遗传稳定性实验
  • 2.8 菌株特性比较
  • 2.8.1 死灭温度
  • 2.8.2 对糖的利用情况
  • 2.8.3 耐盐情况
  • 2.8.4 发酵液颜色
  • 2.8.5 微观察
  • 2.9 培养基优化实验
  • 2.9.1 碳源
  • 2.9.2 氮源
  • 2.9.3 生长因子
  • 2.10 发酵条件优化
  • 2.10.1 温度
  • 2.10.2 pH
  • 2.10.3 装液量
  • 2.10.4 摇床转速
  • 2.10.5 发酵时间
  • 2.10.6 种龄
  • 2.10.7 接种量
  • 2.11 枯草芽孢杆菌全蛋白分析
  • 2.12 全基因组的提取
  • 2.13 RAPD实验
  •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3-羟基丁酮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6(24)
    • [2].1,1,1-三氟-2-丁酮的合成与应用[J]. 浙江化工 2015(07)
    • [3].甲基异丁酮溶剂萃取湿法磷酸净化研究进展[J]. 磷肥与复肥 2020(05)
    • [4].3-羟基丁酮的合成及应用进展[J]. 现代化工 2008(04)
    • [5].丁酮市场颓势难改[J]. 当代化工 2015(06)
    • [6].过氧化氢法合成丁酮连氮的工艺研究[J]. 化学试剂 2018(01)
    • [7].大黄5种饮片中2个苯丁酮成分含量比较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8)
    • [8].用丁酮连氮一步法合成联二脲[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0(03)
    • [9].过氧化氢合成丁酮连氮的工艺研究[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8(02)
    • [10].微生物生产3-羟基丁酮研究进展[J]. 生物加工过程 2011(06)
    • [11].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生产3-羟基-2-丁酮初步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0(01)
    • [1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3-羟基丁酮[J]. 粮油食品科技 2015(01)
    • [13].丁酮连氮高压非催化水解制肼动力学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01)
    • [14].紫外诱变选育高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J]. 中国酿造 2010(04)
    • [15].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3-羟基丁酮的条件优化[J]. 食品科技 2010(08)
    • [16].生物法生产3-羟基丁酮概述[J]. 山东食品发酵 2014(01)
    • [17].复合诱变选育高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0(03)
    • [18].生物柴油治理丁酮废气的实验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6)
    • [19].产3-羟基丁酮菌株的筛选及产物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11)
    • [20].4,4-二甲氧基-2-丁酮的合成研究[J]. 化学世界 2008(03)
    • [21].中性和阳离子丁酮团簇的结构及稳定性的理论研究[J]. 物理学报 2018(03)
    • [22].3-甲基丁酮市场看好[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2(06)
    • [23].产3-羟基丁酮菌株的分离·筛选与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9)
    • [24].生物法生产3-羟基丁酮的研究概况[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11)
    • [25].奶味香料3-羟基丁酮的化学合成与应用[J].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14(Z1)
    • [26].2-丁酮结晶法制备高纯度碳酸二苯酯[J]. 现代化工 2011(S2)
    • [27].3-氧杂环丁酮的应用及其合成方法[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7(10)
    • [28].丁酮连氮反应精馏制取水合肼工艺过程的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6(02)
    • [29].浅谈六氟-2,3-二丁酮的合成方法[J]. 浙江化工 2016(05)
    • [30].甲基异丁酮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砷[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标签:;  ;  

    高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的选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