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傩文化调查研究 ——以象州县架村为中心

广西壮族傩文化调查研究 ——以象州县架村为中心

论文摘要

傩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也是至今仍在乡村社会占有着重要意义的生活文化之一。本文调查的对象是象州壮族村落中以村集体为单位举行的大型祭祀仪式——傩仪式,并试图围绕一个村落个案,来更好的了解壮族的傩文化内涵和意义,更深刻地阐释壮族乡土文化与乡土社会。在调查和探讨过程中,不仅对当地的傩仪式的整个过程本身及相关元素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还关注与傩仪式相关的人、傩仪式与地方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本文把傩文化置于整个地方社会的背景下,着重关照傩与民众生活的关系,重点分析傩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功能,从而达到理解一般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的目的。广西壮族的傩文化既传承了中国古傩文化的特性,同时又形成了鲜明的本土性特征,使它具有一些特有的研究价值。经过调查和分析,本文认为:首先,壮族傩文化是族群文化特质的体现,同时,它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壮族的傩文化虽然是以壮民为传承主体,但它并不是一种族群文化的分界线,它是族群文化交流的纽带。其次,傩文化本质是壮族民众的一种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傩文化的实质是傩仪式背后的人对其所处的世界的一种认识、理解、阐释和表达,是他们的社会情感、心理欲求的一种释放。再次,傩作为一种根植民间的信仰仪式,它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壮族百姓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它是当地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交流模式和社会整合的纽带。因此,傩文化对地方社会有着多维的意义和影响。它具有着心理调节、沟通社会情感、维系社会平衡、增强地域及族群认同感、传承传统文化的多种意义和价值。另外,在急剧变迁的现代社会中,傩文化是地方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桥梁,是地方社会实现与国家大社会对接的纽带,也是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媒介。总之,傩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它维系了壮族传统社会的连续性,它与传统壮族地方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并且是相互依存的。傩文化是了解当代壮族民众的社会生活、族群特质和信仰习俗的重要途径。壮族傩文化的研究,对于深入当下我国傩文化与区域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背景及本文写作重点
  • 三、相关问题的界定与说明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象州壮族区域概况与信仰习俗
  • 第一节 象州区域概况与壮族民间信仰
  • 一、象州县的区域概况
  • 二、象州县壮族民间信仰
  • 第二节 架村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
  • 一、架村民众的日常生活
  • 二、架村的民间信仰习俗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象州壮族傩文化传承概况
  • 第一节 傩在广西的传播与演变
  • 一、傩与道教在广西的融合
  • 二、傩在广西的历史传承
  • 三、傩在象州的近代传承
  • 第二节 象州傩师班的活动及收益
  • 一、象州傩师班的分布地区
  • 二、架村傩师班活动周期及收益
  • 第三节 架村傩师公的传承概况
  • 一、傩师班人员组织及活动区域
  • 二、傩师公传承方式
  • 三、傩师公传承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架村傩仪式的构成分析
  • 第一节 傩仪式法器与器具
  • 一、面具
  • 二、神像
  • 三、其它器具
  • 第二节 傩仪式的科仪文书
  • 第三节 傩乐与傩舞
  • 一、鼓乐
  • 二、唱腔
  • 三、傩舞
  • 第四节 傩仪式的参与者
  • 一、傩仪式的操作者
  • 二、傩仪式的旁观者
  • 第五节 傩仪式的过程
  • 一、仪式第一天
  • 二、仪式第二天
  • 三、仪式第三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傩仪式的文化分析
  • 第一节 傩的文化内涵
  • 一、傩是一种意蕴丰富的祭祀仪式
  • 二、傩是一种根基深厚的民间信仰
  • 第二节 傩文化的价值
  • 一、心理功能
  • 二、社会功能
  • 三、文化功能
  • 第三节 傩文化与地方社会
  • 一、傩与社会生活
  • 二、傩与社会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右江流域壮族音乐的特征与创作研究[J]. 艺术评鉴 2020(16)
    • [2].壮族迎客歌[J]. 歌海 2019(02)
    • [3].壮族霜降节[J]. 民族艺术 2019(05)
    • [4].黄文桂作品[J]. 美与时代(中) 2018(02)
    • [5].壮族芭蕾[J]. 中国建材 2016(10)
    • [6].广告插画中壮族民俗文化的应用研究[J]. 艺术品鉴 2020(20)
    • [7].依托壮族地域特色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8)
    • [8].论壮族诗性传统的生成与演化[J]. 民族文学研究 2017(04)
    • [9].壮族祝酒歌[J]. 歌海 2014(03)
    •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公告[J]. 南方国土资源 2010(04)
    • [11].敲打幸福——壮族扁担歌[J]. 歌海 2009(02)
    • [12].试论广西壮族特色档案的开发[J]. 科技信息 2009(15)
    • [13].生命的摇篮——壮族背带[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11)
    • [14].壮族养生养老文化初探[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19)
    • [15].试析壮族女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戏剧之家 2019(31)
    • [16].清代龙胜壮族女服的艺术特征[J]. 文物天地 2018(11)
    • [17].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传统文化的存续与变迁[J]. 广西民族研究 2015(05)
    • [18].壮族嫁衣为何是黑色的[J]. 百科知识 2020(16)
    • [19].大新壮族服饰类型及其文化特征[J]. 广西博物馆文集 2020(00)
    • [20].画笔细摩远山风——壮族画家蓝健康作品选[J]. 民族画报(汉文版) 2016(11)
    • [21].现代广西壮族传统美术特质研究[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01)
    • [22].壮族文化在酒店空间中的设计应用研究[J]. 西部皮革 2019(17)
    • [23].壮族诗性传统的生成空间与传承语境[J]. 文化遗产 2017(01)
    • [24].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启示意义[J]. 贵州民族研究 2008(02)
    • [25].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意义[J]. 广西民族研究 2008(03)
    • [26].广西壮族风格音乐创作发展策略研究[J]. 文化产业 2020(20)
    • [27].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霜降节文化解读[J]. 兰台内外 2019(20)
    • [28].壮族英雄叙事的壮族形象建构及英雄情怀[J].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7)
    • [29].壮族服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 [30].基于纹样特征的壮族传统服饰潮流化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16)

    标签:;  ;  ;  ;  

    广西壮族傩文化调查研究 ——以象州县架村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