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研究

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启动,我国高校普遍开始构建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我国高校教学团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出现了种种的问题,教学团队合作效率低下,教学团队活动流于形式,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的积极性不高,而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发现,有些高校对于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的建设严重缺失,或者仅仅建立了一些经费资助制度,但这远远不能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的积极性。本文试图利用博弈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分别从外部制度层面和内部成员层面对我国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尝试完善我国高校教学团队的激励机制。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论:第一、文章对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第二、本文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在6所高校进行取样,发放了80份问卷进行调查,并与高校教学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进行交流,了解当前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在激励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两个层面对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运用博弈理论对高校教学团队外部制度层面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资源环境支持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其次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对高校教学团队内部成员层面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发展激励等。第四、在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高校教学团队
  • 1.2.2 激励机制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心理契约在高校教师激励中的作用研究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我国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现状调查
  • 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2 我国高校教学团队积极性的现状
  • 2.2.1 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相对完善的学校
  • 2.2.2 教学团队激励方式单一的学校
  • 2.2.3 教学团队激励机制严重缺乏的学校
  • 2.3 影响高校教学团队积极性的因素调查
  • 2.3.1 教学团队绩效评价体系
  • 2.3.2 教学团队合作效率
  • 2.3.3 教学团队利益分配
  • 2.3.4 学校制度环境的支持
  • 2.3.5 教学团队文化氛围
  • 2.3.6 教学团队成员发展机会
  • 2.4 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2.4.1 教学团队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 2.4.2 团队合作效率低,搭便车现象难以避免
  • 2.4.3 教学团队利益分配不合理
  • 2.4.4 缺乏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资源和制度环境支持
  • 2.4.5 团队文化建设薄弱,教师缺乏归属感
  • 2.4.6 团队成员缺少发展机会
  • 3 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现存问题的理论分析
  • 3.1 基于博弈论的高校教学团队激励问题探析
  • 3.1.1 博弈论:一种理性的分析工具
  • 3.1.2 教学团队合作的博弈分析
  • 3.1.3 学校资源环境支持制度的博弈分析
  • 3.1.4 高校教学团队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 3.1.5 高校教学团队考评制度的博弈分析
  • 3.2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学团队成员激励问题探析
  • 3.2.1 心理契约:一种隐性的相互期望
  • 3.2.2 基于交易型契约的物质激励问题探析
  • 3.2.3 基于关系型契约的精神激励问题探析
  • 3.2.4 基于发展型契约的发展激励问题探析
  • 4 完善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的对策
  • 4.1 完善教学团队绩效评价体系
  • 4.2 建立有效契约,提高合作效率
  • 4.3 完善教学团队利益分配机制
  • 4.4 建立多元化的薪酬体系
  • 4.5 学校给予教学团队合理的资源和环境支持
  • 4.6 建立信任、合作的团队文化,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 4.7 提供公平合理的教学团队成员职业发展机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团队周期研究述评[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01)
    • [2].双思维共用激发团队正能量[J]. 内江科技 2019(12)
    • [3].基于菱形理论的高职教学团队竞争力提升路径[J]. 教育现代化 2019(97)
    • [4].计算机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团队教学模式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34)
    • [5].案件繁简分流改革视角下速裁团队的构建与运行[J]. 人民司法 2019(25)
    • [6].论高职幼健类专业“政校园医”混编教学团队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20(04)
    • [7].“三高五好”师生荣誉共同体的教学团队设计——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教学团队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 2020(01)
    • [8].“团队”理论概述 团队精神(一)[J]. 现代班组 2019(12)
    • [9].科研团队竞争力可视对比分析方法[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0(04)
    • [10].高校辅导员团队系统和谐性分析及模型构建[J]. 中国农业教育 2020(01)
    • [11].团队熔炼四部曲[J]. 北方牧业 2020(06)
    • [12].团队合作,从打破知识割据开始[J]. 销售与管理 2019(15)
    • [13].高分七号卫星及其研制团队代表[J]. 航天器工程 2020(03)
    • [14].团队信任对医疗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20(13)
    • [15].高校教学团队的特征及其与专业建设的关系研究[J]. 高教学刊 2020(17)
    • [16].基于R语言的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特征分析——以广西某高职院校为例[J]. 时代金融 2020(17)
    • [17].国际范围内多团队系统理论的最新演进与热点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 2020(05)
    • [18].团队权力分布的概念、效用机制与未来方向[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20(06)
    • [19].打造学习型财务团队的相关思考[J]. 财经界 2020(20)
    • [20].团队成员权力感知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 2020(07)
    • [21].团队边界管理和效能间关系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21)
    • [22].会计转型新形势下如何建设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团队[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3)
    • [2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重要性分析[J]. 科技资讯 2020(19)
    • [24].金钼集团一研发团队获陕西省国资系统科技创新优秀团队奖项[J]. 中国有色金属 2020(16)
    • [25].领导者增进团队亲和力的路径探析[J]. 领导科学 2020(14)
    • [26].关于在研发团队内嵌入质量岗的实践与探索[J].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20(04)
    • [27].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科研团队画像的构建[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09)
    • [28].团队风采[J]. 民心 2020(09)
    • [29].团队衔接十做法 推动改革渐落地[J]. 中国共青团 2020(18)
    • [30].人在一起不叫团队 心在一起才是团队[J]. 北方牧业 2019(10)

    标签:;  ;  ;  

    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