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洋务派科技观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论洋务派科技观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论文摘要

洋务运动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大量引进和广泛传播促成了中国近代科学和技术的发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从科技观的视角研究洋务运动不仅是对传统研究的突破,同时对中国近代科技史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洋务派对近代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看法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到他们在洋务运动中的行为实践和路径选择。为此本文以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的科技实践活动为考察对象,运用文献分析、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根据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不同发展阶段和具体的科技实践的不同指向,揭示并概括了洋务派的科技观所包含的器物科技观、知识科技观和教育科技观三个层次。器物科技观形成于洋务运动的初期阶段,洋人的坚船利炮使洋务派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促成其器物科技观形成的动因是“自强”和“御侮”,在行为实践上主要是购买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军事和民族实业以图救国。洋务派对西方科学技术在认识上也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即从购器到制器,制器到觅制器之器,再到培养制器之人,与此相对应,其科技观也从器物科技观拓展到知识科技观和教育科技观。大量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多学科西方科技知识的引进;众多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生被派遣出国,这些举措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下的洋务科技引进和教育实践活动存在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可避免的弊端。洋务派的科技观是在传统的顽固的封建专制的藩篱下形成的,其历史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它在客观上加强了西方科技文明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促进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对中国后来的维新变法思想和维新运动起了促进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技术、技术观、科学技术观
  • 1.2.2 关于洋务派科技观的研究
  • 1.2.3 关于洋务派与近代科学技术引进的有关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 第2章 器物科技观与中国军事近代化
  • 2.1 洋务派器物科技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2.1.1 西方先进“器物”的强大冲击
  • 2.1.2 洋务派的变局观
  • 2.2 器物科技观指导下的军事近代化建设
  • 2.2.1 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 2.2.2 近代海防体系的建立
  • 2.2.3 军事近代化过程中对西方“器物”引进的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科技观指导下的科技实践活动和特点
  • 3.1 知识科技观的形成
  • 3.2 知识科技观指导下的中国近代科技实践活动
  • 3.2.1 翻译西方近代科技书籍机构的设立
  • 3.2.2 多学科自然科学知识的引入
  • 3.3 洋务时期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传入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科技观与近代科技人才培养
  • 4.1 提倡推崇西学创办新式学校
  • 4.1.1 设外语学校培养翻译人才
  • 4.1.2 开办工业技术学校培养技术专门人才
  • 4.1.3 创办军事学校培养新式军备人才
  • 4.1.4 近代新式学校教育的特点
  • 4.2 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汲取西方科学技术营养
  • 4.2.1 发展“借域生材”的留学教育
  • 4.2.2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意义
  • 4.3 变通科举制度培养洋务人才
  • 4.4 近代科技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突破和发展
  • 4.4.1 教育目标从培养士大夫到培养洋务实用人才
  • 4.4.2 教学内容从教授四书五经到教授科技知识
  • 4.4.3 教学方法从灌输式到学用结合
  • 4.5 近代科技教育的社会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洋务派科技观的特点和历史局限性
  • 5.1 洋务派科技观的特点
  • 5.2 洋务派科技观的历史局限性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影响[J]. 汉字文化 2018(22)
    • [2].简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1)
    • [3].如何评价李鸿章与洋务运动?[J]. 历史教学问题 2015(04)
    • [4].简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J]. 汉字文化 2018(18)
    • [5].60余年来国内洋务运动史研究述评[J]. 兰州学刊 2014(12)
    • [6].近年来媒体对洋务运动评论的反思[J]. 新闻战线 2015(06)
    • [7].《洋务运动》教学设计[J]. 新课程(中学) 2019(10)
    • [8].“历史学科逻辑”指引下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以《洋务运动》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 2020(03)
    • [9].《洋务运动》教学实录与评析[J]. 广西教育 2020(36)
    • [10].设置阶段重心 提升备考思维——以“洋务运动”为例[J]. 教学考试 2020(44)
    • [11].内延外展 深入备考——以“洋务运动”一轮复习为例[J]. 教学考试 2020(44)
    • [12].《洋务运动》教学设计[J]. 情感读本 2019(30)
    • [13].人教版“洋务运动”一课教学设计[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7(18)
    • [14].从史学研究看教学史料的选择和解读——以“洋务运动”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8(09)
    • [15].“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值得商榷[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5(24)
    • [16].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践行新课程理念——川教版《洋务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9(09)
    • [17].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J]. 月读 2017(12)
    • [18].洋务运动积极作用探析[J]. 知识文库 2016(07)
    • [19].在课堂上讲解洋务运动必须梳理的几条关联线索[J]. 时代教育 2016(15)
    • [20].《洋务运动》教学设计[J]. 中华少年 2016(28)
    • [21].洋务运动研究综述[J]. 青春岁月 2014(01)
    • [22].以“洋务运动”为例浅谈高三历史复习思路[J].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4(01)
    • [23].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制度分析[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4(Z2)
    • [24].吏治腐败对洋务运动的影响[J]. 商 2013(21)
    • [25].开展洋务运动辩论会的一次尝试[J]. 中学教学参考 2009(03)
    • [26].如何理解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J]. 新高考(政史地) 2010(04)
    • [27].洋务运动“平反”记[J]. 看历史 2010(11)
    • [28].风雨飘摇强国梦──洋务运动的故事(之一)[J]. 人物 2011(01)
    • [29].是谁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洋务运动的故事(之二)[J]. 人物 2011(03)
    • [30].洋务运动的金融跛脚[J]. 创业家 2011(06)

    标签:;  ;  ;  ;  

    论洋务派科技观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