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糖蜜废水制苯乙醇的细胞群体协同作用及调控研究

甘蔗糖蜜废水制苯乙醇的细胞群体协同作用及调控研究

论文摘要

由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废水资源化利用正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鉴于此,本课题开展了甘蔗糖蜜废水资源化利用发酵制2-苯乙醇的研究。首先,通过重复批式培养策略筛选到能耐受6g/L2-苯乙醇的微生物混合培养物。其次,结合过程参数优化,在温度35℃,pH7.0和空气流量0.8vvm的条件下,获得了988mg/L的最大2-苯乙醇生产。随后,在内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执行2-苯乙醇连续生产,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天时,最高2-苯乙醇产量能达到838mg/L(相对得率8.4mg/g-COD)。最后,利用rDNA PCR-DGGE技术,解析了微生物混合培养物的群落结构演变及功能特征。为阐明微生物混合培养物应对非生物参数改变增强2-苯乙醇生产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采用GC-MS和LC-MS/MS技术,定性定量鉴定了102种胞内代谢物;结合PCA及PLS多变量统计分析,按照VIP得分,指出11种差异代谢物Phe、USFA18、PYR、Tyr、Trp、Glu、Pro、ACE、LAC、Thr和Leu是具有增强2-苯乙醇生产能力的潜在靶调控因子。进一步,通过执行理性补料试验,分批组合补料后2-苯乙醇的产量由补料前的988mg/L增加到1627mg/L,提高了64.7%。连续定期间隔组合补料后,在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平均2-苯乙醇产量较补料前提高了71.7%,达1437mg/L,相对得率提高了58.3%,平均为13.3mg/g-COD,COD去除率提高了9.3%,平均达83.7%,较补料前明显具有更高浓度的2-苯乙醇生产及有机负荷去除率。经过资源化利用,甘蔗糖蜜废水的COD已经由原始的130g/L明显降低至21g/L,但仍有较高浓度的COD及色度残留,因此,研究进一步对发酵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经过UASB一级厌氧处理,COD有效去除率可达83.8%,最高甲烷产量能达367mL/g-COD。经过AF二级厌氧处理,COD去除率为94.3%,最终出水COD为197mg/L,可达国家二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经过BAF深度曝气处理,除氨氮外,出水COD、BOD、SS及pH均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后,研究采用UASB+AF+BAF组合装置对发酵出水进行连续处理,经过40d的运行,耦合装置表现出较独立反应器更高的性能,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2-苯乙醇概述
  • 1.2.1 2-苯乙醇的理化性质
  • 1.2.2 2-苯乙醇的功能用途
  • 1.2.3 化学合成法产 2-苯乙醇
  • 1.2.4 生物转化法产 2-苯乙醇
  • 1.3 甘蔗糖蜜废水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1.4 微生物混合培养物的应用及分子生态学研究
  • 1.4.1 微生物混合培养物的应用
  • 1.4.2 微生物混合培养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 1.5 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5.1 系统生物学研究范畴
  • 1.5.2 代谢组学定义
  • 1.5.3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 1.5.4 代谢组学在微生物混合培养物研究中的应用
  • 1.6 微生物代谢调控研究
  • 1.6.1 环境因子调控
  • 1.6.2 能量调控
  • 1.6.3 转运调控
  • 1.7 发酵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 1.7.1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 1.7.2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 1.8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甘蔗糖蜜废水生物制苯乙醇及功能菌群结构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废水及接种物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配置
  • 2.1.4 溶液配置
  • 2.1.5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2-苯乙醇生产 MMC 的筛选及适应
  • 2.2.2 生物反应器
  • 2.2.3 过程参数优化
  • 2.2.4 反应器连续操作
  • 2.2.5 理化指标分析
  • 2.2.6 2-苯乙醇及发酵副产物测定
  • 2.2.7 微生物混合培养物的基因组提取
  • 2.2.8 细菌 16S RDNA 及真菌 18S RDNA 基因可变区的 PCR 扩增
  • 2.2.9 DGGE 分析
  • 2.2.10 DGGE 凝胶回收与二次扩增纯化
  • 2.2.1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12 连接反应
  • 2.2.13 转化
  • 2.2.14 测序及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2-苯乙醇生产 MMC 的定向筛选和适应
  • 2.3.2 2-苯乙醇生产过程参数优化
  • 2.3.3 最优条件下 IALR 连续运行产 2-苯乙醇
  • 2.3.4 微生物混合培养物群落结构演变及功能特征解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生物混合培养物强化 2-苯乙醇生产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接种物及发酵底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溶液配置
  • 3.1.4 主要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胞内代谢物提取
  • 3.2.2 胞内代谢物测定
  • 3.2.3 数据处理及多元统计分析
  • 3.2.4 胞内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非生物参数优化前后微生物混合培养物整体代谢性能比较
  • 3.3.2 混合菌群发酵产 2-苯乙醇过程中胞内代谢物的分析
  • 3.3.3 多元统计分析混合菌群胞内代谢差异
  • 3.3.4 潜在可调控的关键代谢物和关键路径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比较代谢组学研究的微生物混合培养物整体代谢调控增强 2-苯乙醇生产
  • 4.1 实验材料
  • 4.1.1 接种物来源及废水底物
  • 4.1.2 主要试剂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关键因子理性补料实验
  • 4.2.2 反应器连续运行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中心碳代谢路径调控
  • 4.3.2 莽草酸代谢路径调控
  • 4.3.3 氨基酸代谢路径调控
  • 4.3.4 膜脂组分调控
  • 4.3.5 基于理性补料策略提高微生物混合培养物 2-苯乙醇生产
  • 4.3.6 定期间隔组合补料后反应器连续运行表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酵废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
  • 5.1 实验材料
  • 5.1.1 接种物来源
  • 5.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一级厌氧处理装置及操作方法
  • 5.2.2 二级厌氧处理装置及操作方法
  • 5.2.3 好氧深度处理装置及操作方法
  • 5.2.4 耦合系统处理装置及操作方法
  • 5.2.5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一级厌氧处理
  • 5.3.2 二级厌氧处理
  • 5.3.3 好氧深度处理
  • 5.3.4 耦合系统长期运行性能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缩略词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物催化合成1-苯乙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0(10)
    • [2].生物转化法合成2-苯乙醇的研究进展[J]. 工业微生物 2017(02)
    • [3].β-苯乙醇的合成[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7(02)
    • [4].2-苯乙醇海洋酵母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 生物化工 2017(02)
    • [5].紫外诱变选育高产2-苯乙醇酿酒酵母[J]. 山东化工 2017(19)
    • [6].二步法酿造β-苯乙醇调味酒的工艺优化[J]. 中国酿造 2017(09)
    • [7].樟芝发酵产2-苯乙醇的条件优化[J]. 食用菌学报 2016(01)
    • [8].酵母菌合成2-苯乙醇的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16(09)
    • [9].一株高产2-苯乙醇酵母菌的筛选及鉴定[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05)
    • [10].酿酒酵母转化生成2-苯乙醇过程动力学模型[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5(01)
    • [11].以苯乙酮为原料制备α-苯乙醇方法研究[J]. 电子制作 2013(17)
    • [12].植物和微生物合成2-苯乙醇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4(04)
    • [13].β-苯乙醇与乙醇汽液相平衡数据测定与关联[J]. 广州化工 2013(11)
    • [14].β-苯乙醇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 广东化工 2012(11)
    • [15].β-苯乙醇的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11(08)
    • [16].发酵法合成天然2-苯乙醇的香气品质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11)
    • [17].高产2-苯乙醇酿酒酵母的选育[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18].植物中2-苯乙醇的合成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 2010(10)
    • [1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的β-苯乙醇[J]. 食品科学 2009(14)
    • [20].微生物转化法生产β-苯乙醇的研究进展[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1].2-苯乙醇耐受性高产酵母菌株的选育[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8(04)
    • [22].气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的含量[J]. 中国酿造 2008(17)
    • [23].老白干酒曲中一株高产β-苯乙醇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香特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1)
    • [24].高产2-苯乙醇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 中国调味品 2019(11)
    • [25].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分流比的选择研究[J]. 河南科技 2017(05)
    • [26].以苯乙酮为原料制备α-苯乙醇方法研究[J]. 科技信息 2014(02)
    • [27].高产2-苯乙醇酵母菌株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2(03)
    • [28].气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2(08)
    • [29].水-聚丙二醇两相体系中生物转化法合成2-苯乙醇[J]. 过程工程学报 2011(05)
    • [30].溶剂萃取法分离生物转化法合成的2-苯乙醇[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1(06)

    标签:;  ;  ;  ;  

    甘蔗糖蜜废水制苯乙醇的细胞群体协同作用及调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