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期独董培训结束(论文文献综述)
秦强[1](2020)在《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同时是货币当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媒介。随着改善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研究和分析主导我国金融体系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我国银行系统大案频出,公司治理不完善成为银行风险暴露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以公司治理视角为切入点,探究现有商业银行体系中存在哪些公司治理问题,以及这些治理问题是否对商业银行风险产生影响,并依此从改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入手,基于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及二者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质量与风险程度存在逻辑上的关系进行了推演。由于商业银行息差收益来自于风险承担,因此在以风险为经营内容的商业银行中广义的公司治理的内涵包含了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商业银行的行业特征,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现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6年报》将我国商业银行划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经营地域、监管政策、行政许可等方面不同。目前各类银行均已经形成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及配套的风险治理机制,且已经将风险管理职能嵌入银行管理的各个层级和业务流程之中,但在公司治理下的风险管理又存在集中于股权结构缺乏合理性、董事委派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的缺乏独立性以及薪酬制度激励性不足等问题。最后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特征入手,本文基于37家银行5年的面板数据证明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特征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产生显着影响。其中产权性质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更高;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公司治理问题不同,其中大型国有银行主要风险点来自于股权制衡度不足,股份制商业银行高薪酬水平促进了经理人风险追逐行为而中小商业银行在提高股权制衡度、优化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以及提高薪酬制度的激励程度方面均大有可为。基于本文的研究,本文从一般意义上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分别提出了从公司治理角度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政策建议。其中,一般意义上风险管理视角下公司治理的完善建议包括构建具有制衡性的多元股权结构、明确治理架构中不同角色的权责关系、提高风险管理策略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制定激励相容的经理人薪酬计划。对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从借助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适度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股权制衡度方面入手改善公司治理;对于股份制银行,主要建议包括适当降低薪酬激励水平以及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对于中小商业银行,主要从明晰政府权力的边界、完善董事会结构方面提升公司治理质量。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揭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即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所有外延都包涵在广义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内涵中,公司治理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可能。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制度设计是影响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股权结构影响风险管理策略整体的风险偏好程度、董事会特征影响风险监督的有效性与独立性、薪酬制度设计影响风险策略执行的有效性,以上三方面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第二,研究中发现虽然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目前均已经形成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及配套的风险治理机制,但在公司治理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又存在集中于股权结构缺乏合理性、董事委派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的缺乏独立性以及薪酬制度激励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商业银行产生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会显着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影响风险程度的公司治理特征不同;第三,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对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模式特征进行了归纳。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的模式介于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之间,两种模式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因此本文结合中国商业银行与两种模式的共性总结了发达国家治理模式对我国改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启示。第四,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通过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方式分类研究,发现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所导致的风险发生影响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下风险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牟雪[2](2020)在《管理层过度自信、债务约束与并购商誉》文中研究指明并购商誉是企业合并时主并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实际价值的差额。并购商誉给企业未来经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高溢价并购产生的巨额商誉与后续经营中的大规模减值影响了企业的并购效率与长远发展,但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中,企业管理层仍愿意支付过高的溢价、承担大额并购商誉进行企业并购,这代表着并购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管理层一般具有精明练达、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特质,且在公司的中心领导地位使其在经营决策中深受控制幻觉的影响,较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在并购交易中过分依赖自身主观判断高估被并企业的发展潜力,支付高于被并企业实际价值的价格完成并购。因此,从管理层非理性决策的角度寻求降低企业并购交易高额溢价的措施,探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商誉的影响,对提高企业并购绩效与未来经营业绩,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负债融资作为公司融资的重要方式,其定期还本付息、财务风险较大、使用范围受限等特点,能够抑制管理层的财务自由度,进而约束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故本文加入债务约束这一因素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研究负债对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并购商誉之间关系的治理作用。本文首先根据以往学者们的研究文献总结梳理了管理层过度自信、并购商誉与债务约束的研究现状。基于高阶梯队理论、行为财务学理论、信息与不对称理论分析了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商誉的影响。然后,根据负债的相机治理理论与企业自由现金流理论,从理论上厘清债务约束对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并购商誉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而提出了本文的四个假设。最后,本文以2009-2018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当年具有新增并购商誉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别检验了本文提出的4个研究假设。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商誉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2)引入债务约束后,债务约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并购商誉的正相关关系;(3)区分不同期限的债务约束后发现,短期债务对二者关系的抑制作用大于长期债务;(4)按照不同来源分别检验负债的调节作用发现,商业信用借款对二者的约束作用大于银行借款。据此,本文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建立高层管理者的培训机制,加强管理层的职业素养与认知能力;第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科学合理地赋予管理层权利;第三,建立科学的并购评估机制,约束管理层盲目并购;第四,合理分配负债比例与负债结构,提高管理层决策水平;第五,控制管理层薪酬巨大差距,避免管理层薪酬过度集中。
陈羽丰[3](2021)在《独立董事持股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晶盛机电为例》文中提出证监会于2001年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在中国引入。证监会的这一强制规定旨在建立董事会内部的制衡机制,不仅能弥补监事会的不足,还能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然而,经过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推行近20年,制度的有效性仍受到争议。独立董事本身应该独立于管理层与大股东,但又是大股东提名以及管理层聘任的,所以其被认为“不独立、不懂事”,是“花瓶”的言论也常被人提及。本文基于此提出以下疑问:独立董事持股,其身份转变为小股东,是否更独立于管理层及大股东,激励相容,从而更好的发挥监督职能?独立董事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持股?独立董事持股又会给公司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独立董事持股是否能在满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也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对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制度、高管持股以及独立董事独立性等的以往研究进行逻辑梳理;其次,本文在了解上市公司持股现状以及持股案例的基础上,探析晶盛机电独立董事持股原因和对公司带来的经济后果;然后,本文从财务绩效、市场反应、非财务绩效等三个方面对独立董事持股带来的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对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一是利益驱动是独立董事持股的主要动因,能和上市公司形成互惠共赢的局面;二是独立董事持股对公司股价提升作用并不明显,这是由于持股数量少以及公示不明显的原因;三是独董持股后有助于维护独立董事独立性,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本文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支持独立董事持股;二是完善独立董事选任制度;三是引入声誉机制。
贾凡[4](2020)在《上市家族类企业终极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路径研究 ——以迪马股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上市家族类企业中,利益侵占问题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当上市家族类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利用金字塔控股结构获取了大部分股权,成为控股股东也就是上市企业的终极股东,从而产生其对上市企业控制权和其所拥有的现金流权偏离的现象,这样的偏离现象会导致各种程度的终极股东侵占行为,对上市企业进行利益撰取,侵犯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随着两权偏离的增加侵犯动机也会变强。而因为终极股东是间接持有上市企业的股份,不能直接控制上市企业,所以其往往通过股权控制链和社会资本控制链的方式来进行利益侵占。本文研究了上市家族类企业终极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路径,在股权控制链分析模式之下,终极股东通过他们在上市企业股份中的比例优势掌控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还有就是使用他们的权力操控了管理层成员的任免。而在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模式之下,终极股东可以动用他们的社会关系来支持上市企业的发展;虽然终极股东能够操控管理层成员的任免,但并非意味着其可以完全掌控管理层,和国有企业行政任命的管理层不一样,家族类企业终极股东常常把和自身是强连带关系的亲戚、好友调动到管理层中任职,来加强对管理层的控制权。侵占利益的路径可以划分为隧道挖掘行为与支持行为,在本文的案例中隧道挖掘行为又可分为股利政策、股份减持和股权质押,使用股权控制链在终极股东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时采取大额利润分配,不需要资金时不分配或者少分配,通过不公平的股利分配政策来为自身谋取利益;利用股权控制链在股价高位进行股份减持套现,解决了自身的资金需求问题,使得中小股东利益遭受损失;终极股东进行一系列的股权质押,为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解决了资金需求。支持行为表现为动用自身的社会资本向上市公司输进优质资源来改善公司的业绩,为在以后更大程度上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打下基础。然后,对于防止终极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给出建议,第一健全股权制衡的相关机制,可以实行股权体制改革、引入机构投资者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第二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提高信息披露及时性、健全披露的完备性和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第三强化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可以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进一步发挥监事会的职能和增强企业的外部监督。
许秋怡[5](2019)在《异地独董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企业历来都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创新由于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特点,也存在着企业经营活动的特有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独立董事作为管理层的权利制衡机构,其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几年独立董事的选聘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且有趣的现象,即异地独立董事的人数及占比逐年升高。独立董事异地的特征既可能导致独立性增加进而带来监督加强,但是也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监督成本的上升而导致监督削弱。因此本文以企业创新的切入点,选取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2010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于独立董事异地的特征对其职能履行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探讨。在仔细研读相关领域的其他学者的文章后,本文尝试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新。首先,本文以企业创新为切入点,详细的探讨了地理位置对于独立董事职能履行状况的影响,即由于独立董事的异地特征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其次,本文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模式的三重维度对于企业创新活动进行衡量。由于创新模式往往决定了创新的投入、产出以及效率,因此本文在前人对创新投入-产出维度的研究上加入对于创新模式的探讨。本文通过梳理相关领域的文献,同时以创新理论、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支撑,实证检验了异地独立董事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异地独董的存在会削减企业研发支出,并且比例越高对于研发的支出就越少。创新活动的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特征可能导致业绩产生较大波动,而管理层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会减少研发支出。异地独董则会因为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加重以及监督成本的上升,从而削弱对于管理层在创新活动上的监督。第二,异地独立董事的存在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且异地独董的比例越大对于创新产出的削弱作用越强。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是一种必要非充分的关系,即专利增加的必要条件为投入增加。异地独立董事的存在会导致企业创新投入削减,且比例越高,削减的程度就越大,从而导致专利数量相应的减少。第三,企业的创新模式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种。相较于模仿创新,异地独立董事的存在对自主创新的阻碍作用更为强烈,且异地独董的比例越高越不利于自主创新的发展。
李婷婷[6](2019)在《创新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发投入与成长性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创新型企业的建设是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一项重要而具体的措施。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和微观基础,其自身的成长性问题也是所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永恒主题。在影响创新型企业成长性的微观利益主体中,公司治理结构和研发投入无疑是两类最关键的因素。那么,创新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研发投入状况如何?怎样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研发投入有利于公司持续成长?对于促进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性而言,研究这一问题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以及企业成长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研发投入与成长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其次,以国家层面正式评价命名的创新型企业(试点)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17年的1122组A股上市公司,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在这类企业中公司治理结构、研发投入与成长性三者之间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第一大股东股权集中度与成长性呈非线性关系,前五大股东股权集中度与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2)两职合一、独董比例以及董事会薪酬分别与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成长性呈“U”形关系;(3)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分别与成长性正相关关系,高管晋升激励与成长性之间的关系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4)研发投入与当期的成长性、滞后一期及滞后两期的成长性都呈正相关关系;(5)研发投入在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显着;(6)公司治理结构在研发投入与成长性之间的调节作用显着。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对我国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做出研发投入决策并最终提升成长性,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冉鑫[7](2019)在《独立董事兼任、履职行为与企业盈余质量 ——以财务背景独立董事为例》文中指出自我国确立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独立董事便被赋予了重要的公司治理角色,鉴于近年来独立董事的兼任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繁忙”的独立董事能否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开始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此外,在我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如何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成为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证监会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也规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员中至少有一位会计专业人士,这一规定旨在利用会计专业独立董事的专业特长,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因此,考察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兼任数量、类型和履职行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2012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STATA软件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合“经验能力假说”、“声誉激励假说”以及“精力假说”,分别探究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兼任数量、连续兼任、同行业兼任、受到高声誉激励兼任以及异地兼任与企业盈余质量的关系,以及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履职行为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兼任数量越多,其所在公司的盈余质量越高,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履职行为在其中起到了显着的中介作用;当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同行业兼任、受到高声誉激励兼任时,其所在公司的盈余质量较高,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履职行为在其中也起到了显着的中介作用;当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异地兼任时,其所在公司的盈余质量较低,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履职行为在其中也起到了显着的中介作用。本文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独立董事兼任的个体特征和公司治理的研究,也从实务上为监管层完善监管机制、上市公司选聘独立董事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依据。
李倩[8](2018)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文中研究表明薪酬契约机制是解决企业代理问题的重要机制之一,有利于保证委托人、代理人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除了普遍认知的薪酬水平外,薪酬差距也是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制约方式,对于企业绩效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会间接对社会公平问题产生影响。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的深化,企业内部核心高管与非核心高管、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逐步扩大。再加上一系列“天价薪酬”事件的出现,甚至在企业发展低迷、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高管仍然能够获得天价薪酬。薪酬差距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与关注。那么,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而言究竟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呢?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有关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是结论还未达成一致。主要有:基于锦标赛理论的正向影响、基于行为理论的负向影响以及倒U型影响。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薪酬差距是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明确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路径,包括中介过程与调节变量具有重要意义。竞争战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高管往往会根据企业面临的实际形态选择相应的竞争战略。普通员工则在具体战略的指导下,实施各项具体经营活动,以保证竞争战略的有效执行与顺利实现。那么,薪酬差距这个对个体具有激励效果的因素是否还将通过影响竞争战略的制定以及有效执行进而对企业层面的绩效产生影响呢?另外,风险则是所有企业都不可避免、必须面对的情境因素,风险的大小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风险越高,越需要高管以及员工提高努力程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面对不同的风险情境,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否会发生变化呢?因此,本文基于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竞争战略的中介作用是否成立,风险的调节作用是否成立,以及在风险情境下,薪酬差距是否还能够通过影响竞争战略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即是否存在着被中介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中介效应、调节效应、被中介调节效应的研究以明确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路径。本文选取2011-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 14.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几个实证结果:第一,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支持锦标赛理论。第二,竞争战略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薪酬差距通过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第三,风险能够正向调节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即企业面临的风险越高,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大。第四,在风险情境下,薪酬差距会通过竞争战略影响企业绩效,存在被中介的调节作用。即风险对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会通过竞争战略的中介作用产生,风险使得薪酬差距对竞争战略的积极影响更为显着,竞争战略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由于市场中的企业成长性差距较大,为此本文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以判断不同成长性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是否相同。具体将样本企业根据净利润增长率分为高成长性企业、低成长性企业两组,分别对这两组企业薪酬差距对绩效水平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成长性企业中风险的调节作用不成立,也就不存在被中介的调节作用。低成长性企业中,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成立。即风险对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能够被竞争战略所中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与结论为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并指出本文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杨子健[9](2018)在《我国上市公司聘任高校背景独立董事对公司创新的影响 ——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上市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取得长久的发展,加强公司创新势在必行。高校背景独立董事这一特殊的群体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人脉资源关系等特质,可以给上市公司创新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以及创新资源上的帮助,因此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聘任高校背景独立董事会显着提高公司创新,并且在影响公司创新的因素如政策法规环境、所有权性质、股权集中度等不同的公司内,高校背景独立董事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当前很少有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我国学者对于这一问题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中央组织部2013年18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发布后,大批在任或离退休政府背景独立董事纷纷辞职,高校教授学者等大量补位,根据有关新闻报道,上市公司中具有高校背景的独立董事已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规模和比例不可谓不庞大。这就更加凸显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本文选取了高校背景独立董事与公司创新之间关系这一较为新颖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研读,对已有的研究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从理论层面做出了较为详尽地论证,然后选取了2006-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数据,构建了基本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2015年底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剔除具有行政级别的高校背景独董后做稳健性检验,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高校背景独立董事无论是否具有行政级别都和公司创新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并且高校背景独立董事比例上升也能显着提高公司创新。以影响公司创新的不同因素为依据分样本进行回归的结果显示,在政策法规环境差的公司中,高校背景独立董事对公司创新的作用要大于政策法规环境好的公司;在国有企业中,高校背景独立董事对公司创新的作用要大于民营企业;在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中,高校背景独立董事对公司创新的作用要大于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设和影响公司创新的因素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上市公司平均至少应该聘任一位高校背景的独立董事,并可以尽可能提高其比例;第二,完善公司外部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从政策法规对公司专利产出的保护、对公司创新的激励等方面加强构建;第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政策监管,出台有效法律法规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减少国有企业违规行为,并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的专业知识水平;第四,公司应适度降低股权集中度,并加强对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行为的监管。
吴丹花[10](2018)在《独董经验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并购作为企业外延式增长的一种方式,备受诸多企业的青睐和重视。然而,纵观近些年国内企业的并购活动,获得并购绩效提升的企业却为数甚少。随着国内并购活动的不断增加,破解并购难以创造价值的难题已变得至关重要。在公司治理中,独立董事(以下简称独董)咨询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本和专业知识。通过参与之前的并购活动,独董在并购方面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本和专业知识,而这些社会资本和专业知识通过影响独董的咨询功能,会作用于企业的并购绩效。鉴于此,本文从专业知识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切入,考察了主并企业独董的并购经验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实证检验了其中的作用机制。本文以2002-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对上述假设和作用机制开展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主并企业独董的并购经验可以显着提升企业的并购绩效。(2)具有并购经验的独董可以显着提高并购整合效率,但在挑选协同收益更高的目标企业方面,作用并不显着。由此看来,具有并购经验的独董主要通过提高并购整合效率,改善了并购绩效。本文的研究对实施并购的主并企业选聘合适的独董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对政府部门完善独董制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第二期独董培训结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期独董培训结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 |
1.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国内外研究 |
1.2.3 公司治理视角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创新之处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商业银行商业模式及行业特殊性 |
2.1.1 商业银行商业模式 |
2.1.2 商业银行行业特殊性 |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
2.2.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 |
2.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容 |
2.2.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2.3.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 |
2.3.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
2.3.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2.4.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银行风险的路径分析 |
2.4.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逻辑关系 |
第3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分析 |
3.1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1.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1.2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1.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2 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2.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2.2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2.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3 公司治理失败导致银行风险爆发的案例分析——以恒丰银行为例 |
3.3.1 恒丰银行基本介绍 |
3.3.2 恒丰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
3.3.3 恒丰银行风险事件暴露的公司治理问题 |
3.3.4 恒丰银行案例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2 数据、变量和模型 |
4.2.1 数据说明 |
4.2.2 变量构造 |
4.2.3 模型构造 |
4.3 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4.4.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的实证分析 |
4.4.2 产权性质与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 |
4.4.3 不同分组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4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风险管理实践与启示 |
5.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 |
5.1.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5.1.2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总结 |
5.2 日德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 |
5.2.1 日德模式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5.2.2 日德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总结 |
5.3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下风险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5.3.1 规范股东治理,提升风险管理重要性认知 |
5.3.2 建立、健全正向激励与负向惩戒的双向考核机制 |
5.3.3 加强资本市场监督管理,提高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性 |
第6章 改善公司治理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
6.1 从改善公司治理视角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性对策 |
6.1.1 增强股权结构制衡性,减小预算软约束、强化股东监督 |
6.1.2 明确角色间权责关系,提高风险监督效率 |
6.1.3 优化经理人薪酬计划,实现与风险管理目标的激励相容 |
6.2 从改善公司治理视角降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
6.2.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借由“混改”打破“官商不分”格局 |
6.2.2 股份制商业银行:弱化高额薪酬激励、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 |
6.2.3 中小商业银行:强化经营独立性、优化董事会结构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管理层过度自信、债务约束与并购商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并购商誉的文献综述 |
1.2.2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文献综述 |
1.2.3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的文献综述 |
1.2.4 债务约束的治理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
1.2.5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主要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管理层 |
2.1.2 管理层过度自信 |
2.1.3 并购商誉 |
2.1.4 债务约束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高阶梯队理论 |
2.2.2 行为财务学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负债的相机治理理论 |
2.2.5 自由现金流理论 |
3 实证研究设计 |
3.1 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 |
3.1.1 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商誉的影响分析与假设 |
3.1.2 债务约束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分析与假设 |
3.1.3 债务期限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分析与假设 |
3.1.4 债务来源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分析与假设 |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3.3.1 变量定义 |
3.3.2 模型构建 |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多元线性回归 |
4.3.1 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商誉影响的实证检验及分析 |
4.3.2 债务约束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及分析 |
4.3.3 债务期限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及分析 |
4.3.4 债务来源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及分析 |
4.4 稳健性分析 |
4.4.1 变量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
4.4.2 管理层过度自信度量方式的检验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管理层过度自信水平与企业当年新增商誉金额呈正相关关系 |
5.1.2 债务约束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并购商誉的正相关关系 |
5.1.3 短期债务对二者关系的抑制作用大于长期债务 |
5.1.4 商誉信用借款对二者关系的约束作用大于银行借款 |
5.2 政策建议 |
5.2.1 建立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学习机制,提高管理层的认知能力与职业素养 |
5.2.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科学合理地赋予管理层权利 |
5.2.3 建立科学的并购评估机制,约束管理层盲目并购 |
5.2.4 合理分配负债比例与负债结构,提高管理层决策水平 |
5.2.5 控制管理层薪酬巨大差距,避免管理层薪酬过度集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独立董事持股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晶盛机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 |
1.3.2 关于高管持股的研究 |
1.3.3 关于独立董事薪酬的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独立董事持股 |
2.1.2 高管锁定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声誉假设理论 |
第3章 独立董事制度背景及持股现状分析 |
3.1 独立董事持股的制度背景分析 |
3.1.1 独立董事制度 |
3.1.2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持股情况的现状分析 |
3.2.1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持股的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
3.2.2 基于不同所有制的独立董事持股情况分析 |
3.2.3 持股独立董事的职业背景分析 |
3.2.4 独立董事持股对发表独立意见类型的影响 |
第4章 晶盛机电独立董事持股案例介绍 |
4.1 晶盛机电的基本情况 |
4.1.1 公司简介 |
4.1.2 晶盛机电的经营状况 |
4.1.3 晶盛机电的股东情况和股权结构 |
4.1.4 晶盛机电的董事会情况 |
4.2 晶盛机电持股独立董事个人情况 |
4.2.1 持股独立董事个人简介 |
4.2.2 持股独立董事任职情况 |
4.2.3 持股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
4.2.4 持股独立董事股票持有情况 |
第5章 晶盛机电独立董事持股的动因分析 |
5.1 政策层面 |
5.2 行业层面 |
5.2.1 光伏产业 |
5.2.3 半导体产业 |
5.3 公司层面 |
5.3.1 吸引融资 |
5.3.2 发布利好消息 |
5.3.3 集成电路产业 |
5.3.4 稳定股价 |
5.4 独立董事个人层面 |
5.4.1 法律背景 |
5.4.2 利益驱动 |
第6章 晶盛机电独立董事持股的经济后果分析 |
6.1 晶盛机电独立董事持股后的财务绩效的变化分析 |
6.1.1 基于传统财务指标法的分析 |
6.1.2 基于经济增加值法的绩效分析 |
6.2 晶盛机电独立董事持股后的市场反应情况 |
6.2.1 定义事件 |
6.2.2 确定事件日期 |
6.2.3 计算预期正常收益率 |
6.2.4 计算超期收益率 |
6.2.5 计算累计超额收益率 |
6.3 晶盛机电独立董事持股后的非财务绩效分析 |
6.3.1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
6.3.2 内部控制 |
6.3.3 会计稳健性 |
6.3.4 盈余管理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利益驱动是独立董事持股的动因之一 |
7.1.2 独立董事持股对公司股价有一定的提升 |
7.1.3 独董持股后可能有助于维护独立董事独立性 |
7.2 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建议 |
7.2.1 引入声誉机制 |
7.2.2 支持独立董事持股 |
7.2.3 完善独立董事选任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上市家族类企业终极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路径研究 ——以迪马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特色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研究特色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股权控制链及社会资本控制链理论基础 |
2.1 股权控制链理论 |
2.2 社会资本控制链理论 |
第三章 上市家族类企业终极股东利益侵占路径分析 |
3.1 双重控制链视角 |
3.1.1 股权控制链 |
3.1.2 社会资本控制链 |
3.1.3 小结 |
3.2 隧道挖掘视角 |
3.2.1 股利政策 |
3.2.2 股份减持 |
3.2.3 股权质押 |
3.2.4 小结 |
3.3 支持效应视角 |
第四章 迪马股份中小股东利益被终极股东侵占路径分析 |
4.1 案例介绍 |
4.1.1 企业简介 |
4.1.2 迪马股份终极股东 |
4.1.3 侵占案例 |
4.1.4 案例选择理由 |
4.2 双重控制链视角案例分析 |
4.2.1 股权控制链 |
4.2.2 社会资本控制链 |
4.2.3 小结 |
4.3 隧道挖掘视角案例分析 |
4.3.1 股利政策 |
4.3.2 股份减持 |
4.3.3 股权质押 |
4.3.4 小结 |
4.4 支持效应视角案例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异地独董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多元回归分析法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独立董事职能履行 |
2.2 独立董事地理属性与公司治理 |
2.3 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 |
2.3.1 股东与企业创新 |
2.3.2 CEO与企业创新 |
2.3.3 董事会与企业创新 |
2.4 综述评论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概念界定 |
3.1.1 异地独立董事 |
3.1.2 企业创新衡量指标 |
3.2 理论基础 |
3.2.1 创新理论 |
3.2.2 委托代理理论 |
3.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异地独立董事对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 |
3.3.2 异地独立董事对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 |
3.3.3 异地独立董事对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定义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 |
第5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3.1 异地独立董事对于公司创新支出的影响 |
5.3.2 异地独立董事对于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 |
5.3.3 异地独立董事对于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6)创新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发投入与成长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创新型企业的概念 |
2.1.2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
2.1.3 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技术创新理论 |
2.2.3 企业成长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的相关研究 |
2.3.2 研发投入与成长性的相关研究 |
2.3.3 公司治理结构、研发投入与成长性的相关研究 |
2.3.4 文献评述 |
3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关系的理论分析 |
3.1.1 股权结构对成长性的影响 |
3.1.2 董事会特征对成长性的影响 |
3.1.3 高管激励对成长性的影响 |
3.2 研发投入与企业当期、滞后期成长性关系的理论分析 |
3.3 研发投入在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4 公司治理结构在研发投入与成长性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
4 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研究变量选取与说明 |
4.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与解释 |
4.2.2 解释变量的选取与解释 |
4.2.3 中介变量 |
4.2.4 调节变量 |
4.2.5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3 模型的构建 |
4.3.1 构建股权结构与成长性关系的模型 |
4.3.2 构建董事会特征与成长性关系的模型 |
4.3.3 构建高管激励与成长性关系的模型 |
4.3.4 构建研发投入与成长性关系的模型 |
4.3.5 构造研发投入在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间的中介效应模型 |
4.3.6 构造公司治理结构对研发投入与成长性间的调节作用模型 |
4.4 因子分析 |
4.4.1 可行性分析 |
4.4.2 因子分析结果 |
4.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6 相关性分析 |
4.7 回归结果分析 |
4.7.1 股权结构与成长性的回归结果 |
4.7.2 董事会特征与成长性的回归结果 |
4.7.3 高管激励与成长性的回归结果 |
4.7.4 研发投入与当期、滞后期成长性的回归结果 |
4.7.5 研发投入在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
4.7.6 公司治理结构在研发投入与成长性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 |
4.8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独立董事兼任、履职行为与企业盈余质量 ——以财务背景独立董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独立董事兼任 |
2.1.2 独立董事履职行为 |
2.1.3 盈余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激励约束理论 |
2.2.3 声誉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独立董事兼任与企业盈余质量 |
2.3.2 独立董事兼任与独立董事履职行为 |
2.3.3 独立董事履职行为与企业盈余质量 |
2.3.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假设提出 |
3.1.1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兼任数量、履职行为与盈余质量 |
3.1.2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连续兼任、履职行为与盈余质量 |
3.1.3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同行业兼任、履职行为与盈余质量 |
3.1.4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受到高声誉激励兼任、履职行为与盈余质量 |
3.1.5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异地兼任、履职行为与盈余质量 |
3.2 样本选取 |
3.3 变量设计 |
3.4 模型构建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回归分析 |
4.3.1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兼任数量、履职行为与盈余质量 |
4.3.2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连续兼任、履职行为与盈余质量 |
4.3.3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同行业兼任、履职行为与盈余质量 |
4.3.4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受到高声誉激励兼任、履职行为与盈余质量 |
4.3.5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异地兼任、履职行为与盈余质量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更换被解释变量 |
4.4.2 内生性检验 |
第5章 结论及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2.1 进一步完善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监管制度 |
5.2.2 进一步完善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声誉评价体系 |
5.2.3 进一步完善财务背景独立董事选聘制度 |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规范研究法 |
1.3.2 实证研究法 |
1.4 研究结构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薪酬的研究综述 |
2.2 薪酬差距的研究综述 |
2.2.1 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 |
2.2.2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
2.2.3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因素研究 |
2.3 风险的研究综述 |
2.4 竞争战略的研究综述 |
2.4.1 薪酬与竞争战略的关系研究 |
2.4.2 竞争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基本概念 |
3.1.1 薪酬 |
3.1.2 薪酬差距 |
3.1.3 风险 |
3.1.4 企业绩效 |
3.2 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锦标赛理论 |
3.2.4 竞争战略理论 |
3.3 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作用路径理论分析 |
3.3.1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3.3.2 竞争战略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3.3.3 风险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3.3.4 被中介的调节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
4.2.1 自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
4.2.2 因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
4.2.3 调节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
4.2.4 中介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
4.2.5 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
4.2.6 指标的量化 |
4.3 实证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4.3.1 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构建 |
4.3.2 竞争战略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构建 |
4.3.3 风险对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调节作用模型构建 |
4.3.4 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薪酬差距总体趋势分析 |
5.1.2 变量的描述统计 |
5.2 变量赋值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作用路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2 竞争战略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3 风险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4 被中介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进一步研究 |
5.5.1 高成长性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绩效的作用路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2 低成长性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绩效的作用路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与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我国上市公司聘任高校背景独立董事对公司创新的影响 ——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框架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独立董事背景研究综述 |
2.2 公司创新研究综述 |
2.3 高校背景独立董事与公司创新研究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3.理论基础 |
3.1 概念定义 |
3.1.1 高新技术企业定义及特点 |
3.1.2 独立董事定义 |
3.1.3 公司创新定义、特点及内容 |
3.2 公司创新理论基础 |
3.2.1 企业创新理论 |
3.2.2 企业资源理论 |
3.3 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基础 |
3.3.1 委托代理理论 |
3.3.2 资源依赖理论 |
3.3.3 现代组织理论 |
3.4 高校背景独立董事与公司创新关系的作用机理分析 |
3.4.1 监督作用 |
3.4.2 咨询作用 |
3.4.3 资源作用 |
4.研究设计及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3 模型设计及变量定义 |
4.3.1 基本模型设计 |
4.3.2 变量定义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
4.4.2 全样本相关性分析 |
4.4.3 全样本回归分析 |
4.4.4 政策法规环境分组回归分析 |
4.4.5 所有权性质分组回归分析 |
4.4.6 股权集中度分组回归分析 |
5.实证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独董经验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2.1 独董的功能 |
1.2.2 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
1.3 内容安排及创新点 |
1.3.1 内容安排 |
1.3.2 创新点 |
2 独董经验及并购绩效的界定 |
2.1 咨询功能视角下独董经验的界定 |
2.1.1 独董经验的内涵 |
2.1.2 独董经验的两大表现 |
2.2 并购绩效的界定 |
2.2.1 并购绩效的内涵 |
2.2.2 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 |
3 独董经验影响并购绩效的机制 |
3.1 并购前:目标企业的选择 |
3.1.1 基于社会资本的选择 |
3.1.2 基于专业知识的选择 |
3.2 并购后:整合效率的提升 |
3.2.1 基于社会资本的提升 |
3.2.2 基于专业知识的提升 |
4 研究设计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指标选取 |
4.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4.2.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3 计量模型构建 |
5 实证分析与结果 |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回归分析 |
5.2.1 独董经验对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
5.2.2 内生性处理 |
5.3 基本结论 |
6 建议与展望 |
6.1 建议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第二期独董培训结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秦强.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8)
- [2]管理层过度自信、债务约束与并购商誉[D]. 牟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3]独立董事持股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晶盛机电为例[D]. 陈羽丰.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4]上市家族类企业终极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路径研究 ——以迪马股份为例[D]. 贾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异地独董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D]. 许秋怡.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创新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发投入与成长性关系研究[D]. 李婷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独立董事兼任、履职行为与企业盈余质量 ——以财务背景独立董事为例[D]. 冉鑫. 吉林大学, 2019(12)
- [8]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D]. 李倩. 辽宁大学, 2018(05)
- [9]我国上市公司聘任高校背景独立董事对公司创新的影响 ——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D]. 杨子健.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1)
- [10]独董经验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吴丹花.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标签:独立董事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公司治理理论论文;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 并购贷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