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 ——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 ——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论文摘要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兴起了一股旅游开发的热潮。同时,很多学者也对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以往学者们多是集中于对旅游优越区的研究,而缺少对非优区的关注,造成了在区域旅游开发理论方面的不完善,难以为大量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作者试图通过努力不断完善非优区的旅游开发理论,为我国为数众多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进行了个案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1部分:明确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这一部分,作者从现实和理论两个角度,概述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确立了非优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我国区域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第2部分:重点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在这一部分,作者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研究成果,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做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评价体系,在非优区的判定依据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还对非优区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方面做了研究;此外,还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战略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3部分:这是本文的案例研究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在这一部分,作者根据前面研究的理论成果,把山东省菏泽市定位为“旅游资源非优区”,对其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菏泽市的资源赋存状况及其相关因子的状况,对菏泽市的旅游资源非优性特征进行了分析;(2)对菏泽市的旅游发展条件、发展现状及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3)菏泽市旅游开发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产品开发,根据菏泽市的资源状况,提出了六大主要开发项目,即“一城、一带、两区、两线”的总体开发思路;一是市场开拓,主要对市场营销的对象、力度和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菏泽市的旅游形象的树立和旅游品牌的宣传起到一定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1.1 现实需要
  • 1.1.2 理论需要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应用意义
  • 2 理论基础
  • 2.1 旅游地理学理论
  • 2.2 体验经济理论
  • 2.3 后发优势理论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分析法
  • 3.2 统计分析法
  • 3.3 实地考察法
  • 3.4 模式分析法
  • 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概念体系
  • 1 相关概念
  • 1.1 区域
  • 1.2 旅游资源
  • 1.3 旅游开发
  • 2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概念界定
  • 2.1 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概念界定
  • 3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依据研究
  • 3.1 旅游资源等级较低
  • 3.2 旅游资源丰度或密度较小
  • 3.3 旅游地知名度较低
  • 3.4 旅游地区位较差
  • 3.5 旅游景点组合状况不佳
  • 3.6 旅游产品的适销率较差
  • 3.7 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高
  • 3.8 旅游地经济发展较落后
  • 4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类型
  • 4.1 经济驱动型
  • 4.2 需求驱动型
  • 4.3 社会驱动型
  • 5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征
  • 5.1 普遍性
  • 5.2 相对性
  • 5.3 时限性
  • 5.4 可变性
  • 5.5 综合性
  • 6 旅游资源非优区向优越区的演化研究
  • 6.1 突变理论
  • 6.2 补偿现象
  • 7 小结
  • 第三章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 1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条件研究
  • 1.1 研究综述
  • 1.2 可行性条件分析
  • 1.2.1 较为稳定的客源市场
  • 1.2.2 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
  • 1.2.3 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
  • 1.2.4 不断发展的本地经济
  • 1.2.5 较好的旅游资源基础
  • 2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 2.1 旅游资源可创新性理论
  • 2.2 梯度推移理论
  • 2.3 区域旅游竞争和合作理论
  • 2.4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
  • 3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 4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战略与策略研究
  • 4.1 研究综述
  • 4.2 开发战略和策略
  • 4.2.1 开发战略
  • 4.2.2 开发策略
  • 5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6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项目研究
  • 6.1 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6.2 客源市场开发研究
  • 6.2.1 目标市场选择
  • 6.2.2 旅游市场营销
  • 7 小结
  • 第四章 菏泽市旅游资源非优特征分析
  • 1 菏泽市概况
  • 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1.2 自然地理背景
  • 1.2.1 气候水文
  • 1.2.2 地形地貌
  • 1.3 历史文化基础
  • 2 菏泽市旅游资源非优特征分析
  • 2.1 旅游资源类别构成过于单调
  • 2.2 旅游资源丰度和密度较小
  • 2.3 旅游资源知名度较低
  • 2.4 旅游地地理区位较差
  • 2.5 旅游景点组合状况较差
  • 2.6 旅游产品的适销度不高
  • 2.7 旅游地社会因子非优
  • 2.8 旅游地经济发展落后
  • 第五章 菏泽市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1 菏泽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 1.1 菏泽市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 1.1.1 来菏游客的基本情况
  • 1.1.2 菏泽客源市场基本结构
  • 1.1.3 来菏游客的行为特征
  • 1.1.4 游客对菏泽市旅游相关因素的认知与评价
  • 1.2 菏泽市国内和入境两大市场的发展成就及其趋势分析
  • 1.3 菏泽市旅游产业要素发展现状分析
  • 1.3.1 旅行社业
  • 1.3.2 旅游饭店业
  • 1.3.3 景区景点状况
  • 1.4 旅游支持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 1.4.1 旅游交通条件状况
  • 1.4.2 旅游信息化建设状况
  • 2 菏泽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2.1 意识较落后,理念较落伍
  • 2.2 形象不鲜明,宣传促销难
  • 2.3 行业不成熟,发展层次低
  • 2.4 旅游投资少,发展遇瓶颈
  • 2.5 交通需改善,路通客自来
  • 第六章 菏泽市旅游开发研究
  • 1 菏泽市旅游开发可行性条件分析
  • 1.1 稳定的客源市场
  • 1.2 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
  • 1.3 政府的政策支持
  • 1.4 不断发展的本地经济
  • 1.5 良好的资源基础
  • 2 菏泽市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 2.1 菏泽市所属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类型
  • 2.2 菏泽市旅游开发的战略和策略研究
  • 2.2.1 开发战略
  • 2.2.2 开发策略
  • 3 菏泽市旅游开发项目研究
  • 3.1 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3.1.1 中国牡丹城
  • 3.1.2 环城林带
  • 3.1.3 水浒文化旅游区
  • 3.1.4 孙膑故里旅游区
  • 3.1.5 黄河旅游线
  • 3.1.6 黄河故道旅游线
  • 3.2 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 3.2.1 宣传营销的对象
  • 3.2.2 宣传营销的力度
  • 3.2.3 宣传营销的手段
  • 第七章 结论与探讨
  • 1 结论
  • 1.1 重新界定“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基本内涵
  • 1.2 构建判定“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评定依据体系
  • 1.3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条件分析
  • 1.4 对菏泽市的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位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 2 不足之处
  • 2.1 文献方面的不足
  • 2.2 实地调查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太原市夜间旅游开发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2].乡村振兴视角下特色小镇旅游开发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19)
    • [3].文旅融合视角下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5)
    • [4].铜仁市药膳养生旅游开发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5)
    • [5].文旅融合背景下南宁市扬美古镇旅游开发研究[J]. 大众科技 2020(08)
    • [6].体验经济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评《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J]. 新闻爱好者 2019(01)
    • [7].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6(10)
    • [8].北京南锣鼓巷旅游开发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23)
    • [9].国内近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 特区经济 2017(03)
    • [10].关于曾国藩故居的旅游开发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1)
    • [11].惠屿岛旅游开发研究[J]. 管理观察 2017(11)
    • [12].云南少数民族饮食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13].商丘“商·火”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经贸实践 2017(15)
    • [14].遗产廊道视角下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04)
    • [15].蓬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J]. 智富时代 2017(04)
    • [16].安阳殷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7(03)
    • [17].少数民族音乐休闲的旅游开发研究——以武陵山区苗族音乐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16(04)
    • [18].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9].非遗旅游开发研究——以硗碛藏族乡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10)
    • [20].安康戏曲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J]. 安康学院学报 2019(04)
    • [21].泰山封禅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06)
    • [22].梅州地区丹霞地貌及其旅游开发研究述评[J]. 嘉应学院学报 2016(11)
    • [23].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J]. 科技展望 2016(34)
    • [24].共享经济背景下休闲旅游开发研究[J]. 当代旅游 2020(10)
    • [25].广州夜间旅游开发研究[J]. 营销界 2020(43)
    • [26].甘南“香巴拉”旅游开发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2(02)
    • [27].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旅游开发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11)
    • [28].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8)
    • [29].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市丹土村为例[J]. 西部皮革 2020(18)
    • [30].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2)

    标签:;  ;  ;  ;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 ——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