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论语》作为儒家早期的代表作品,涉及哲学、政治、教育、伦理等多方面内容,是中国社会两千五百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实始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本文首先通过对《周易》《尚书》《诗经》等典籍的考察,对《论语》之前“孝”的表现形态进行分析,认为在《论语》之前,孝主要指对先祖的祭祀之礼,同时指祭祀当中行祭者崇敬的心理活动。因为周代是“尚德”的社会,孝也表现为继承先人之志、君宗、君王的政治统治、奉养父母等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道德形态。《论语》之“孝”较之前有很大不同,虽然更多表现为家庭中对父母之孝,然而并不单一,有继承也有发展。从对《论语》文本分析出发,通过对《论语》中“孝”的对象、“孝”的行为规范进行总结归纳,认为《论语》中对父母的“孝”除了要求“竭力”之外,更要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体现出由内而外的“敬”。而对宗族、国家的孝,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在《论语》当中,“孝”与孔门其他道德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孝”是“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孝”与“仁”的终极目标“礼”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并且与“忠”、“义”也密不可分,但是,由于“孝”的本源性,它又有“忠”“义”所无法比拟的重要性及在某种特殊情形下的绝对权威性。作为孔门道德规范中的一个重要纲目,《论语》之“孝”发展了殷商以来古老孝道的内涵,在与《论语》其它道德观念的关系中处于本源性地位,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也有着独特的作用,一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二是对社会的教化;三是对为政、忠君的启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明万历北监本《十三经注疏》研究述论[J]. 文教资料 2016(36)
- [2].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科研项目简介 《十三经注疏》整理与研究工程启动[J]. 文史哲 2012(03)
- [3].阮刻《十三经注疏》新定本制作的若干问题[J]. 中国训诂学报 2018(00)
- [4].“元刻明修本”《十三经注疏》修补汇印地点考辨[J]. 文献 2013(02)
- [5].何谓《十三经注疏》[J]. 中国出版 2010(07)
- [6].乾隆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的“过度编辑”问题[J]. 新世纪图书馆 2013(08)
- [7].《十三经注疏》本《左传》献疑一则[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5(11)
- [8].名师的读书建议[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07)
- [9].北京大学出版社版《毛诗正义》标点辨误[J]. 古籍研究 2016(01)
- [10].《毛诗正义》标点辨正[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1].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暗引殿本琐议[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8(02)
- [12].七经孟子考文补遗[J]. 文献 2016(01)
- [13].《十三经注疏》简体横排本校点商榷——以《毛诗正义·毛诗音义》为例[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4)
- [14].汉宋分帜与《十三经注疏》两种校考记的形成——兼谈阮刻本对殿本避而不谈的原因[J]. 浙江学刊 2016(06)
- [15].明北监本《十三经注疏》衬页中所见明版书考[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6(06)
- [16].古代文献医学词汇研究的史学意义——以《十三经注疏》为例[J]. 山西档案 2018(05)
- [17].《仪礼注疏》句读辨误[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9(04)
- [18].《毛诗正义》标点琐议(二)[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9].礼乐关系的转变与儒家的阐释[J]. 兰州学刊 2016(09)
- [20].《论语注疏》训诂术语浅析[J]. 语文学刊 2016(04)
- [21].“言笔之辨”刍议[J]. 文学遗产 2013(02)
- [22].“他校”小议[J].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09(00)
- [23].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研究述论[J]. 文教资料 2015(35)
- [24].世界书局缩印本阮刻《十三经注疏》底本初探——以《春秋穀梁传注疏》为考察对象[J].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8(01)
- [25].“延安五老”爱读书[J]. 山西老年 2013(12)
- [26].论南昌府本《十三经注疏》对底本的修正——以《毛诗注疏》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19(05)
- [27].试论“雨雪霏霏”中“雨”字的读音和用法[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28].浅谈“喻”的宾语[J]. 语文教学之友 2009(06)
- [29].《礼记·少仪》“祭左右轨、范”校析[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3(03)
- [30].试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得以问世的客观条件[J]. 东南学术 2013(01)
标签:论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