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水牛有着7000多年的驯化和选择历史,在分类学上属于沼泽型水牛,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由于对我国地方水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特性缺乏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其利用方式往往只限于作为母本,用外来品种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导致我国某些地方水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逐渐下降、甚至出现某些类群的遗传资源已近灭绝。但对我国水牛的起源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我国珍贵的地方水牛类群的遗传资源,本研究对我国22个水牛类群共455个个体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国水牛的母系起源、类群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得到如下结果:1.中国22个水牛类群455个个体mtDNA D-loop区全序列长度为894 bp~920 bp,最常见的为916bp,长度多态性是由于全序列中存在三个较为特异的polyG/C造成的。2.检测到148种单倍型11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12.36%, 97个转换,12个颠换,5个转换与颠换共存,显示出碱基替换有明显的偏倚。其单倍型多样度(H)为0.4000±0.2373~1.0000±0.1265;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0.0070±0.0 039~0.0219±0.0116,表明中国水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mtDNA D-loop序列的NJ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分析表明,中国沼泽型水牛具有两大支系,即支系A和支系B,支持中国水牛有2个母系起源的观点。支系B又可分为两个亚支,本研究首次命名为亚支B1和亚支B2。4.我国22个地方水牛类群间没有明显的群体结构。中国水牛各类群间都包含有两个主要的母系起源支系,类群间遗传分化不明显,但是支系内、群体间差异显著,但分化较小,同时支系B的分化程度较A支系较大,为较为古老的一支。5.对中国水牛两个支系的所有个体分别进行不配对分析,发现支系A表现线性降低的不配对分布,支系B分布曲线表现光滑的正态分布曲线,且亚支系B2及亚支系B1分布曲线均呈单峰型, Fs值分别为-26.32,-24.73,-21.09和-13.27,P值均小于0.01,显著偏离中性,表明各支系均曾经历了群体扩张,且主要支系A经历了最大的群体扩张,支系B经历了较小的两次群体扩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水牛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J]. 德州学院学报 2012(02)
- [2].中国水牛种质资源和开发利用(3)[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0(10)
- [3].中国水牛种质资源和开发利用(1)[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0(08)
- [4].中国水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J]. 中国牛业科学 2009(05)
- [5].中国水牛的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分化[J]. 中国牛业科学 2008(04)
- [6].广西水牛研究所:开启中国水牛事业新纪元[J].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1(07)
- [7].RAPD标记鉴别四个水牛品种的初步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04)
- [8].应用微卫星DNA标记鉴别沼泽型水牛与河流型水牛的杂交个体[J]. 畜牧兽医学报 2009(04)
- [9].缅怀我国养牛科技事业的先驱邱膏泽先生[J]. 湖北畜牧兽医 2014(06)
- [10].中国水牛种质资源和开发利用(2)[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