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虚静”与“迷狂”

试论“虚静”与“迷狂”

论文摘要

创作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会进入一种极致状态,通常称之为“灵感”。而这种“灵感”状态,在中西方却表现为看似截然相反的两种心理状态-虚静与迷狂。这无疑是种西方传统文化和文论差异的直接反应。 在中西美学史上,作为审美观照理论,虚静与迷狂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中国主要有老子、庄子、陆机、刘勰、苏轼、严羽、王国维等;西方主要有柏拉图、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荣格等。他们无一不是提倡这一学说的中坚。在这两条人流里,老子和柏拉图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民族的伟大代表。他们的哲学思想,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美学思想是中西审美观照理论的源头。对这一源头进行一番比较性的考察,有益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西审美观照理论的各自特征。如,不同的哲学根源-道与理念、不同的审美途径等。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两者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共同的内在指向-在于日常情感的疏离中,使创作主体的“自主情结”得以显现。寻根究底,两者都是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的完美结合。 通过“诗学阐释学”的基本思路,对“虚静”与“迷狂”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两个概念并非可以用相同点或不同点来加以概括。他们是一对互含互摄、相互交织,难以划清一个界限的概念。本论文通过比较诗学研究中的“视域交融”理论,使两个概念范畴在互为参照的前提上,使两者更加明晰,并在此基础上再诗学审美观照理论这一大的背景体系中,使两者融会贯通,更加凸现两者在文学艺术这一独特领域中的魅力以及共同的特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先行研究成果评述
  • 1.3 基本思路与方法论
  • 第二章 “虚静”与“迷狂”的概念还原
  • 2.1 “虚静”的起源与演进
  • 2.2 “迷狂”的起源与演进
  • 第三章 “虚静”与“迷狂”的相通性
  • 3.1 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
  • 3.1.1 “虚静”-对“动”的静观
  • 3.1.2 “迷狂”-对上界美的“回忆”
  • 3.2 共同的理性主义内核
  • 3.2.1 虚静——对“道”的追求
  • 3.2.2 迷狂——对“理式”的追求
  • 第四章 “虚静”与“迷狂”的相异性
  • 4.1 不同的审美观照途径
  • 4.1.1 “道”与“理念”
  • 4.1.2 “天人合一”与“神人合一”
  • 4.2 灵感思维的两种状态
  • 4.2.1 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 4.2.2 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
  • 第五章 结论-“虚静”、“迷狂”与中西“灵感”论的汇通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试论“虚静”与“迷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