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风险管理最初应用于保险领域,逐渐推广到金融、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等经济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也逐渐从保险、金融等领域拓展到公共管理领域。以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海关开展现代海关改革,逐步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于海关监管。世界海关组织也在《京都公约》中将风险管理作为简化和协调海关手续的一项措施纳入海关监管职能。本文介绍了中国海关风险管理的背景和基本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贸易便利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海关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开始探索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应对进出口货物监管压力日益增长、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所造成的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的矛盾。中国海关在“十二五规划”中就将推进风险式管理理念的创新,推进大监管体系的建设作为重点。要求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技术贯穿于海关工作全领域,渗透到海关作业的每一个环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中国海关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有长足发展的同时,其应用技术、方法和手段也都有着很大的进步。中国海关风险管理工作由“理论观念阶段”进入了“实战应用阶段”,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应用也更加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至今形成了以风险信息收集为先导,风险分析为核心,风险布控、风险参数、通道设置等为标志的实战应用手段,通过统一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发生作用,逐步融入到海关监管的各环节,使风险管理成为海关监管中。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本文在基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就海关货物监管风险管理进行经验研究。在经验研究方面,选取了美国、荷兰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海关,从其对货物监管风险管理的认识、重点、程序以及运作模式分别进行探究、分析比较。希望通过对三个国家海关风险管理的比较研究,分析其相同之处以及各自特点,进而分析在全球贸易便利化背景下这些国家海关建设和发展的一些规律,为中国海关风险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还以合肥海关为例,通过分析现有模式下在海关货物监管风险管理运作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美国、荷兰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海关风险管理实践,对合肥海关风险管理模式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对于优化和完善国内相同类型的直属海关的风险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