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胃经穴位干预胃肠实热型肥胖症瘦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针刺胃经穴位干预胃肠实热型肥胖症瘦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肥胖(obsity)是指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机体所消耗的热量,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使体重过度增加的营养失衡性疾病。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肥胖除了影响形体美观外,还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密切相关。 在对肥胖症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来自脂肪细胞本身的信息及其生物学功能显得更为重要,瘦素(leptin)的发现给肥胖症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启发。Leptin是由肥胖基因(ob基因)编码的,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其分泌量与脂肪组织成正比,反馈于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和外周的组织(内脏脂肪、胰腺、性腺等),从而达到调控摄食和能耗,降低体重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人类肥胖患者大多存在有瘦素抵抗现象,即虽然体内有较高的瘦素水平,但在信号传导过程存在缺陷,导致其无法发挥抑制食欲,增加能耗,降低体重的作用。同时瘦素抵抗的存在还破坏了正常的“脂肪—胰岛素轴”的反馈机制,导致高胰岛素血症,最终引起2型DM、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疾病,瘦素抵抗又通过该机制影响人体的物质代谢,导致肥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在肥胖症的治疗中干预瘦素抵抗,改善瘦素信号的方法就成为治疗肥胖的突破口。针灸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具有加强信号传导的优势,且众多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也证实具有良好的调节内分泌代谢的作用,针刺治疗肥胖症的疗效确切,经络或穴位在减肥过程中的特异性机制,与瘦素抵抗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祖国医学认为肥胖病的发生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胃强脾弱是其发病基础,肥胖发病之初或青少年肥胖多为胃肠实热型,脾虚贯穿于肥胖的全过程。从中医基础理论及现有的针灸动物试验和临床看,胃经在抑制食欲、促进产热、抑制脂肪合成等作用方面提示其在可能和瘦素抵抗有一定关系。 我们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及前期动物实验基础上,通过对50例胃肠实热型肥胖患者的临床观察,一组以胃经取穴为主,取双侧梁门、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梁丘、足三里、丰隆、上巨虚、下巨虚,内庭,每次取6—10对穴位,加上中脘、带脉(双侧)。对照组采用俞募配穴法,取双侧胃俞、中脘、大肠俞、天枢、小肠俞、关元、曲池、合谷,加上带脉、丰隆。隔日治疗一次,一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测量体重、腰围、臀围等基本指标,3个月后观察总体疗效。 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两组均取得了一定疗效,胃经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为68.05%,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1.针刺胃经在降低患者的食欲,增加饱胀感;通畅排便;改善口臭、痛经、痤疮等伴发症状的同时,可以减轻体重、缩小腰围、降低体重指数(BMI),与对照组相

论文目录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肥胖的研究进展
  • 一、瘦素与肥胖的关系
  • 二、肥胖症的临床治疗
  • 第二节 肥胖症的中医研究和治疗
  • 一、肥胖的中医病因病机
  • 二、肥胖症的针灸治疗现状
  • 三、针灸减肥的机理研究
  • 第三节 针刺胃经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的前期工作
  • 第二部分 针刺胃经穴位干预胃肠实热型肥胖瘦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一般资料
  • 一、研究对象:
  • 二、分组方法
  • 三、治疗方法:
  • 四、观察项目
  • 五、统计学方法
  • 六、疗效评定标准
  •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讨论与分析
  • 一、胃经取穴与俞募配穴法
  • 二、胃经与瘦素
  • 三、胃经与植物神经系统
  • 四、血清leptin与体重、腰围、BMI的相关性分析
  • 五、胃经与糖脂代谢
  • 六、减重规律的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针刺深浅[J]. 针灸临床杂志 2019(11)
    • [2].中医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3].针刺治疗干眼症的研究进展[J].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01)
    • [4].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研究进展[J]. 中国民间疗法 2019(24)
    • [5].论针刺顺序[J]. 中国针灸 2020(02)
    • [6].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及针刺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02)
    • [7].单穴针刺与多穴针刺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 针刺研究 2020(02)
    • [8].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1)
    • [9].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6)
    • [10].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周围性面瘫[J]. 新疆中医药 2020(01)
    • [11].针刺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0)
    • [12].外泌体是针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J]. 世界中医药 2020(07)
    • [13].针刺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03)
    • [14].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针刺干预的临床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8)
    • [15].针刺对癌痛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 2020(15)
    • [16].大接经法针刺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10)
    • [17].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的临床疗效[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06)
    • [18].针刺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 2019(23)
    • [19].针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上海针灸杂志 2019(11)
    • [20].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12)
    • [21].中药联合针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7(12)
    • [22].针刺为主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1例[J]. 亚太传统医药 2018(02)
    • [23].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35)
    • [24].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J]. 吉林中医药 2016(12)
    • [25].国际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证据分析与评价[J]. 世界中医药 2016(11)
    • [26].妊娠恶阻的针刺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09)
    • [27].针刺牵引理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1)
    • [28].应用德尔菲法筛选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J]. 世界中医药 2017(02)
    • [29].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7例[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1)
    • [30].肝论治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效果评价[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3)

    标签:;  ;  ;  ;  ;  

    针刺胃经穴位干预胃肠实热型肥胖症瘦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