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初步研究

广西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初步研究

一、广西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和荣[1](2021)在《人CYP2D6基因编码区遗传多态与云南省间日疟复发的关联性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分析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成员2、D亚族的6多肽(Cytochrome P450,family 2,subfamily D,polypeptide 6,CYP2D6)基因编码区的遗传多态性,初步了解云南省间日疟患者的CYP2D6基因突变多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酶活性预测以及对云南省间日疟复发受CYP2D6基因突变影响的关联性进行初步揭示。研究方法:收集云南省2014~2020年间经“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治疗的间日疟病例血样。通过流行病学和基因序列比对确定间日疟疑似复发(Suspected relapsed cases of vivax malaria,SR)和未复发(Non-relapsed cases of vivax malaria,NR)病例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基因组中的CYP2D6基因,并对扩增成功的产物进行测序。将测序获得的CYP2D6基因序列与非突变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确定测序的正确性和9个外显子区域。人工截取9个外显子的DNA序列、并拼接成DNA编码区序列(coding DNA sequence,CDS),该链默认为母体(maternal)CDS链,父体(paternal)CDS链根据测序峰图调整碱基信息而得。用Dna SP 6.11.01软件识别CDS链的突变多态、单倍型等。参照“人类细胞色素P450等位命名委员会数据库”标准命名CYP2D6基因的单倍型(等位基因),并以双倍体基因型预测CYP2D6酶活性。用IBM?SPSS?21软件分析所有CDS链的突变位点、等位形式、基因型与间日疟复发的比值比(odds ratio,OR)。结果:共获得长度为1491bp的母体(maternal)CDS链326条。所有652条母体、父体(paternal)CDS链中共检出12个突变位点,c.1457 G>C位点突变在间日疟疑似复发病例组和未复发病例组均为检出最多,分别为81.2%(112/138)和68.5%(352/514);c.271、c.281、c.294、c.505、c.408、c.1457等6个位点突变与间日疟复发的关系最为密切。23种单倍型(Hap_1~Hap_23)中,Hap_3为非突变型,Hap_9的序列结构最复杂;11种为已知等位,可合并为*1、*2、*4、*10和*39等5种星等位基因,且检出最多等位形式为*10等位(45.1%,294/652);*1等位在未复发组中检出率显着增高(x2=10.484,P<0.05),而*39等位在疑似复发组检出率显着高于未复发组(x2=19.188,P<0.05),*4等位仅在疑似复发组检出(P<0.05)。326例间日疟患者共定义了10种可准确命名的基因型,其中除酶活性完全丧失基因型*4/*4仅在疑似复发组中出现外,其余9种基因型在两组病例中均有检出,酶活性降低基因型*10/*10在两组病例中均为最常见的基因型分别为27.6%(19/69)和26.5%(68/257),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32,P>0.05);酶活性正常基因型*1/*1在未复发组的检出率显着高于疑似复发组(x2=8.096,P<0.05),而基因型*10/*39则在疑似复发组的检出率更高(x2=8.851,P<0.05),相较于其他基因型对间日疟复发的风险增加了8.063倍。Tajima’s中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Tajima’s D中性检验值为0.42819(P>0.10),且D值波动性较大,说明所研究CYP2D6全基因编码区序列检出的突变不属于定向选择压力下的非中性突变,Ka/Ks比值为2.9大于1,说明研究序列非常活跃、错义突变率高于同义突变率、正向多元选择的效应较强。结论:在云南省伯氨喹暴露人群中,c.1457、CYP2D6*10以及*10/*10分别为CYP2D6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位点、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c.271、c.281、c.294、c.408、c.505、c.1457位点突变及其参与组合构成的*4等位与间日疟复发发生的关系最为密切,且酶活性完全丧失的基因型*4/*4仅在间日疟疑似复发患者中出现,提示云南疟区人群中可能存在因CYP2D6酶活性受损导致的伯氨喹根治间日疟疗效降低的风险。

黄慧莹[2](2021)在《疟疾疫苗候选基因(CSP与TRAP)遗传多态性及自然选择分析》文中认为背景: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是全球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抗疟措施的缺乏以及过度滥用药物以致部分疟原虫产生耐药性,成为了全球抗疟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障碍。研制开发有效的全球性疟疾疫苗,将有助于加速全球抗疟事业。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及血小板反应蛋白相关粘附蛋白(Thrombospondin Related Adhesive Protein,TRAP)为现今被广泛研究的疟疾疫苗候选基因。因此,对于该两种蛋白的基因多态性以及自然选择的分析,将为疟疾疫苗的研发及优化提供数据支持以及理论基础。本论文拟通过在非洲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上收集的2011-2019年疟疾样本,利用一代测序得到的基因序列,结合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全球24个疟疾流行地区的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SP以及TRAP两种蛋白基因进行多态性、自然选择证据的分析。方法:本课题采集的样本来源于疟疾高度流行的非洲国家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首都马拉博。采集样本年份从2011-2019年。纳入研究的样本均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疟疾诊断指南确诊为普通型疟疾的病例,鉴定为恶性疟原虫的样本应用于本研究中。利用巢式PCR扩增技术,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扩增恶性疟原虫的CSP和TRAP基因全长,通过一代测序得到基因序列,应用于后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对Malaria Gen数据库以及NCBI数据库的挖掘得到全球各疟疾流行地区的CSP和TRAP基因信息。综合全球各流行地区的疟疾疫苗候选基因序列,使用MEGA与DNASP软件进行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以及自然选择分析;使用Arlequin软件进行疟原虫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的计算;通过Network软件,使用Median-Joining算法构建单倍型网络图;通过在线工具Polyphen 2.0对点突变进行有害性指数预测;使用I-TASSER服务器进行蛋白结构同源建模;使用YASARA软件进行蛋白结构可视化,使用插件FOLDX应用于由点突变造成的分子结构变化的可视化呈现,并且计算氨基酸突变前后的蛋白结构自由能差变化,判断蛋白质结构稳定性。使用SPSS version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成功扩增96条比奥科岛PfCSP序列和119条比奥科岛PfTRAP序列。在比奥科岛中,PfCSP的N端较显保守,中间区域的重复单元(NANP/NVDP)重复次数主要为40(35%)和41(34%)。多态性及基因重组事件主要分布在Th2R/Th3R区域,其中Tajima’s D自然选择分析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奥科岛的PfCSP基因整体模式与非洲大陆无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00878,P<0.05)。全球PfCSP基因的比较分析显示,4大洲种群间存在不同的突变模式和明显的地理特征(P<0.05)。C端区域分为138个不同的单倍型(H_1~H_138)。只有3.35%的序列为野生株单倍型(H_1)。比奥科岛中,PfTRAP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多态性和异质性。d N-d S值(6.2231,P<0.05)提示着PfTRAP在Bioko岛具有自然选择。在全球范围内,非洲PfTRAP的多态性高于亚洲PfTRAP,非洲国家与亚洲国家显示出高度的遗传分化(Fst>0.15,P<0.05)。突变体I116T、L221I、Y128F、G228V和P299S被预测为“有害性”,而突变体L49V、R285G、R285S、P299S和K421N则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失稳(ΔΔG>1)。结论:疫苗候选基因CSP与TRAP的遗传多态性现象在比奥科岛和全球分离株中均普遍存在,多数突变位于T细胞表位。建议在改良疟疾疫苗设计时考虑全球遗传多态性及其地理分布特征。本研究为开发基于CSP与TRAP的通用有效疫苗提供了遗传背景信息及数据支持。此外,一些突变已经被证明对蛋白质的结构或功能有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持续监测。

丁艳[3](2020)在《FGL2在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疟疾仍然是全球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主要发生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WHO报道,2019年全球仍有2亿疟疾病例,并导致40余万疟疾患者死亡(WHO,2019)。疟疾生命周期包括蚊体内的蚊期(mosquito stage),以及人体内的红外期(又称肝期,liver stage)及红内期(blood stage)。疟原虫在人体内两个时期的发育中,机体免疫系统能够感知疟原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在红外期发育中,肝细胞内的MDA5-MAVS-IRF3/IRF7信号通路能够识别疟原虫RNA并触发I型干扰素免疫反应[1],通过募集和诱导NK/NKT细胞分泌IFN-γ杀灭肝期疟原虫。在红内期发育中,机体抗感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能有效活化应对原虫增殖。感染早期,机体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2]和巨噬细胞[3]能迅速通过TLR2/4或TLR9等受体识别入侵的疟原虫,并释放促炎因子,增强DCs和巨噬细胞对其胞内疟原虫的杀伤,在早期控制疟原虫的增殖。感染晚期,活化的DCs则激活后续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增强机体对入侵疟原虫的清除作用。例如,疟原虫特异性抗体能阻断裂殖体入侵红细胞[4],并可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吞噬能力[5]。CD4+T细胞通过分泌IFN-γ和TNF-α等促炎因子杀灭红内期原虫[6],并能有效辅助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7];而CD8+T细胞通过产生perforin和granzyme B等效应分子对最终清除疟原虫及控制慢性感染非常重要[8]。然而,无论是红外期原虫还是红内期原虫,在机体强大的免疫攻击下仍然能够存活并持续增殖来完成生命周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疟原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发展了一系列的免疫逃避或抑制策略。在红外期,子孢子通过SPECT-1、SPECT-2(sporozoite microneme protein essential for cell traversal,SPECT)及血小板反应蛋白相关匿名蛋白(thrombospondin-related anonymous protein,TRAP)的帮助进行滑动运动,突破皮肤的机械障碍进入肝脏[9];能穿过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逃避吞噬,同时还能调节KC细胞因子表达谱,导致Th1细胞因子的下调和Th2细胞因子的上调以确保安全通过[10]。此外,子孢子表面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可与KC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LRP-1)和蛋白多糖相互作用,增加细胞内cAMP/EPAC水平,阻止活性氧的形成[11]。子孢子还能迫使KC发生凋亡,或通过下调KC表面MHC-Ⅰ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KC的抗原提呈能力[12];穿越完成后,子孢子能利用肝细胞表面受体硫酸肝素蛋白多糖(hepari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s)发生识别并启动入侵信号[13],其顶端微线体释放的蛋白P52和P36能与肝细胞肾上腺素A2受体(EphA2)相互作用,对形成纳虫空泡作用关键[14,15];侵入肝细胞后,子孢子隐匿在肝细胞来源的纳虫空泡膜(parasitophorous vacuole membrane,PVM)包围的纳虫空泡(parasitophorous vacuole,PV)中,假定的致密颗粒蛋白UIS3和UIS4被释放并运输到PVM,UIS3能协助子孢子逃避肝细胞自噬[16]。在红内期,疟原虫的免疫逃避和免疫抑制手段更加丰富多样。一方面,它能通过多种手段隐匿自己躲避宿主免疫识别。比如胞内寄生就是最原始但最有效的一种躲藏方式,这能使疟原虫与宿主免疫细胞隔离开来。其次,红内期疟原虫能在感染红细胞表面表达PfEMP-1分子,通过与宿主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相关受体ICAM-1或CD36等分子结合,粘附在宿主各重要脏器逃避脾脏的免疫监视[17];另外,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还能“纠集”正常红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形成花环状凝集物[18]和团块[19],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杀伤。最后,红内期原虫还能通过竞争性抗原结构域阻止疟原虫特异性抗体的结合[20]、通过分子模拟减弱疟原虫蛋白的免疫原性[21]等方式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疟原虫在红内期不同阶段通过Var基因表达可变抗原蛋白,有助于它们在宿主免疫系统中的伪装[22]。另一方面,红内期疟原虫非常擅长操纵宿主自身免疫功能元件为己所用。比如具有较强免疫调节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Treg),来自人疟的研究显示,红内期感染将导致机体Treg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较低的Treg细胞频率与较少的寄生虫载量和更有利的疾病结局有关[23,24]。纵向研究表明,临床疟疾患者的Treg细胞频率高于感染前或恢复期患者[23],感染前较高的Treg细胞频率与凶险型疟疾风险增加相关[25]。此外,广泛表达于DC细胞、B细胞和T细胞表面的PD-1,是机体另一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负向调控分子,也常被红内期原虫利用抑制机体抗疟免疫应答。来自人疟的研究显示,流行区患者体内的CD4+T细胞高表达PD-1将引起其功能衰竭。鼠疟研究发现,CD4+T细胞的功能在阻断PD-1后得到显着增强并能快速清除红内期感染[26]。另外,PD-1还参与了红内期原虫对B细胞的耗竭,因为研究发现阻断PD-1可使CD4+Tfh和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GC B)数量显着增多并产生更高滴度的疟原虫特异性抗体。新近发现的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ibrinogen-like protein 2,FGL2),是机体另一种具有较强免疫抑制能力的负向调控分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FGL2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如妊娠失败[27]、肿瘤生长[28]、病毒感染[29-31]、同种异体排斥反应[32]和自身免疫性疾病[33,34]。FGL2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膜结合型FGL2(membrane FGL2,mFGL2)和可溶性FGL2(soluable FGL2,sFGL2)。mFGL2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是一种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直接凝血酶原酶,它能通过一种非特异途径将凝血酶原切割成凝血酶,从而在免疫相关凝血中发挥促凝作用[35-37]。相比之下,sFGL2主要由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34,38-40],功能上不同于mFGL2,sFGL2具有免疫调节能力[41,42]。那么,疟原虫是否可能通过FGL2抑制或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呢?在本论文研究之前,课题组对FGL2在红内期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红内期感染能显着诱导sFGL2表达,后者可促进红内期原虫增殖。后续的机制研究发现,sFGL2在疟疾红内期中存在与其他疾病不同的作用机制,表现为s FGL2并不抑制宿主抗红内期感染的适应性免疫(抗体、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FGL2缺失后功能并未增强)。相反,sFGL2通过表达于细胞表面的FcγRIIB受体,抑制巨噬细胞产生趋化因子MCP-1,使募集到脾脏的NK细胞和NKT细胞显着减少,致使IFN-γ表达降低,从而使机体抗疟原虫感染的固有免疫变得微弱,进而促进红内期疟原虫增殖(博士论文,FGL2在红内期疟原虫发育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虽然我们理清了sFGL2抑制抗红内期固有免疫的作用主线,但其中还有许多部分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充。比如其它种属疟原虫感染是否诱导sFGL2分泌,以及sFGL2的促进红内期原虫增殖的作用是否在其它种属疟原虫感染中具有普遍性,sFGL2的表达与原虫率的相关性,MCP-1产生的分子机制,以及s FGL2抑制巨噬细胞产生MCP-1的胞内分子机制等等。因此,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将通过第一部分的研究内容回答上述系列问题。此外,鉴于FGL2在红内期的重要作用,课题组还进一步调查了FGL2是否在红外期感染时发挥作用并初步探讨了作用机制,这是本课题第二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FGL2在红内期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红内期疟原虫感染诱导sFGL2表达上调,后者显着促进红内期原虫增殖1、红内期疟原虫感染显着诱导sFGL2表达上调,且sFGL2的表达水平与疟原虫载量呈正相关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夏氏疟原虫感染将引起sFGL2过度分泌,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对这一现象的普遍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其它种属疟原虫感染(无论是伯氏疟原虫ANKA株还是约氏疟原虫BY265株感染),也能显着诱导血清中sFGL2表达上调,sFGL2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原虫增殖曲线的起伏较吻合,与夏氏疟原虫感染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更加表明,sFGL2的表达水平与疟原虫载量均呈正相关。2、sFGL2是红内期疟原虫逃避宿主杀伤的新途径FGL2缺失后能使约氏疟原虫和伯氏疟原虫红内期原虫增殖受到显着抑制,而通过回补rFGL2,将使红内期原虫增殖能力恢复至WT小鼠水平,该结果与夏氏疟原虫实验结果一致,进一步充分证明了s FGL2在红内期疟原虫发育中的促进作用。另外,对FGL2敲除小鼠的凝血功能进行分析,免疫荧光实验比较两种感染小鼠脾脏纤维蛋白的沉积时发现,无论是在红内期感染前还是感染进行时,fibrin在两种小鼠脾脏中的表达均无显着性差异。3、调节性T细胞(CD4+Foxp3+CD25+regulatory T cell,Treg)是分泌sFGL2的主要细胞来源之一课题组前期通过系列实验证明CD4+Foxp3+CD25+Treg是分泌sFGL2的主要细胞来源之一。为进一步验证此结论,我们随后进行了Treg细胞的过继转移实验。通过将来自WT小鼠和FGL2敲除小鼠的Treg细胞分别过继到FGL2敲除的感染小鼠体内,发现接受WT小鼠来源的Treg细胞的FGL2-/-感染小鼠,其红内期原虫增殖能力恢复至WT感染小鼠水平,而接受FGL2敲除小鼠来源的Treg细胞的FGL2-/-感染小鼠,其原虫率并未发生显着性改变。二、sFGL2显着抑制抗红内期感染的固有免疫1、特异耗竭巨噬细胞后,FGL2-/-小鼠增强的抗红内期感染的免疫保护力消失课题前期研究已证实,FGL2-/-感染小鼠中巨噬细胞作用关键,是机体抗感染的固有免疫得到增强的始动因素之一,但我们并没有进行反向实验验证其作用。在本节实验中,通过对FGL2-/-小鼠注射Clodronate Liposomes[43]特异耗竭巨噬细胞,发现当巨噬细胞缺失后,FGL2-/-小鼠体内原虫增殖能力显着增强,其原虫率恢复至WT感染小鼠水平,并在感染10天后原虫造成FGL2-/-小鼠死亡。此外,缺失巨噬细胞的FGL2-/-感染小鼠,血清中MCP-1和IFN-γ的含量急剧下降,甚至显着低于WT感染小鼠。以上结果再次证明,巨噬细胞在FGL2-/-小鼠增强的抗红内期感染的固有免疫中作用十分关键。2、红内期疟原虫代谢产物可被TLR2识别,而不是TLR9,诱导巨噬细胞分泌MCP-1接下来课题组对巨噬细胞产生MCP-1的分子机制作了研究。通过分离WT小鼠和TLR2敲除小鼠的BMDM(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加入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裂解产物pRBC进行刺激并检测MCP-1的表达,发现当TLR2缺失后,其BMDM受pRBC刺激后分泌MCP-1的能力较WT BMDM相比,显着降低,而TLR9拮抗剂ODN 2088的加入,则对WT BMDM产生MCP-1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3、红内期疟原虫利用sFGL2,通过FcγRIIB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分泌MCP-1课题前期通过构建巨噬细胞条件缺失FcγRIIB受体小鼠(FcγRIIBfl/fl Lyz2-cre),在体外实验证实,sFGL2通过FcγRIIB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分泌MCP-1。为再次巩固这一结论,我们对FcγRIIBfl/fl Lyz2-cre小鼠进行了夏氏疟原虫红内期感染实验,以FcγRIIBfl/fl小鼠作为对照,收集了两种小鼠感染后第6天的血清,检测其中MCP-1和IFN-γ的表达,发现与FcγRIIBfl/fl小鼠相比,FcγRIIBfl/fl Lyz2-cre小鼠血清中MCP-1和IFN-γ的含量均显着增加。4、sFGL2-FcγRIIB信号通过抑制TLR2信号通路下游JNK分子磷酸化,阻碍巨噬细胞分泌MCP-1课题前期研究已知晓,红内期原虫代谢产物可被TLR2识别进而活化巨噬细胞分泌MCP-1,TLR2下游NF-κB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均参与MCP-1的产生。通过检测两条信号通路上游共同的信号分子TAK1,下游信号分子p65、MKK4、MKK7、JNK和ERK的活化情况,发现只有MAPK信号通路的JNK分子的磷酸化受到显着抑制,说明sFGL2-FcγRIIB抑制信号作用的胞内位点在JNK分子上。为进一步验证此结论,我们利用FcγRIIBfl/fl Lyz2-cre小鼠中进行了相同实验。结果与RAW264.7细胞株实验一致,在对照小鼠的BMDM中,JNK分子的活化在rFGL2存在时受到显着抑制。而在FcγRIIBfl/fl Lyz2-cre小鼠的BMDM中,JNK的磷酸化不受rFGL2的影响,这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前面已得出另一结论:sFGL2通过FcγRIIB受体发挥抑制作用。5、sFGL2在人疟中可能通过相同的分子机制发挥重要作用鉴于人疟患者中sFGL2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显着升高,课题组接下来探讨了sFGL2在人疟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在人巨噬细胞株THP-1中进行的刺激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发现sFGL2同样通过FcγRIIB受体发挥抑制作用,且sFGL2-FcγRIIB信号同样显着抑制了JNK信号分子的磷酸化。以上实验提示,sFGL2在恶性疟中可能通过相同的分子机制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疟原虫增殖。第二部分FGL2在红外期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红外期疟原虫感染将显着诱导宿主FGL2表达上调1、WT小鼠肝脏FGL2 mRNA表达水平在红外期疟原虫感染后显着上调通过按蚊叮咬和子孢子接种两种感染方式,观察了感染42小时后,实验小鼠肝脏FGL2 mRNA表达水平有无变化。结果显示,无论哪种感染方式,红外期疟原虫均显着诱导实验小鼠肝脏FGL2 mRNA表达上调,且随子孢子接种剂量的升高而升高。2、红外期疟原虫感染可能诱导mFGL2,而不是sFGL2,的表达通过设置不同剂量,多个时间点,收集子孢子感染小鼠血清,检测其中sFGL2的含量。结果发现无论哪个剂量的子孢子感染,sFGL2的浓度在疟原虫红外期整个发育周期内始终没有发生变化,而当疟原虫进入红内期感染后,sFGL2的表达水平却显着升高。鉴于子孢子感染小鼠肝脏总体FGL2 mRN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红外期疟原虫感染可能诱导mFGL2,而不是sFGL2,的表达。二、FGL2促进疟原虫红外期的发育1、红外期原虫在FGL2缺失后其增殖受到显着抑制随后我们应用约氏疟原虫BY265株子孢子感染了FGL2敲除小鼠,采用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感染小鼠肝脏疟原虫载量,结果发现FGL2缺失后,疟原虫在肝脏的增殖与正常对照相比受到显着抑制,说明FGL2确实能促进疟原虫红外期的发育。2、子孢子感染的FGL2敲除小鼠,红内期出现时间晚于WT小鼠且初始原虫率更低为进一步确定FGL2的作用,我们还对红外期感染的FGL2敲除小鼠其红内期原虫出现时间及初始原虫血症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当使用低剂量的子孢子感染时,FGL2敲除小鼠体内红内期原虫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WT小鼠,甚至有的FGL2敲除小鼠不会出现红内期感染。此外,出现红内期原虫的FGL2敲除小鼠,其初始原虫率显着低于WT小鼠。三、FGL2通过抑制IFN-γ分泌促进红外期疟原虫的发育1、FGL2缺失后,感染小鼠肝脏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感染小鼠缺失FGL2后,肝脏促炎因子IFN-γ和TNF-α的转录水平较对照小鼠显着升高,IL-12在两组小鼠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而抗炎因子IL-10 mRNA的表达水平在两组小鼠间也无明显差异。此结果提示,FGL2敲除小鼠体内降低的肝脏虫荷可能是其表达升高的促炎因子作用的结果。2、FGL2缺失后,感染小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含量显着增加通过CBA法流式检测了两组子孢子感染小鼠血清中,包括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在内共6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实验结果与肝脏定量检测一致,促炎因子IFN-γ、TNF-α、IL-12及MCP-1的浓度在FGL2-/-感染小鼠中显着升高。FGL2-/-感染小鼠中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小鼠。此结果进一步证明升高的促炎因子可能在FGL2-/-感染小鼠中发挥抗疟作用。3、IFN-γ是FGL2敲除小鼠抑制肝期疟原虫增殖的主要效应分子随后选取了抗红外期免疫中作用最重要的IFN-γ进行反向验证实验。通过对FGL2敲除小鼠注射抗IFN-γ抗体(anti-IFN-γmAb),发现当FGL2敲除小鼠缺失IFN-γ后,其肝脏虫荷恢复至WT感染小鼠水平。此外,耗竭IFN-γ后,FGL2-/-感染小鼠红内期出现时间提前,甚至还要早于WT感染小鼠,红内期初始原虫率也显着升高并高于WT感染小鼠。这些结果充分说明,IFN-γ是FGL2敲除小鼠抑制肝期疟原虫增殖的主要效应分子。

徐艳春,董莹,邓艳,毛祥华,陈梦妮,张苍林,江陆斌[4](2020)在《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和种群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vcsp)基因序列,揭示当地Pvcsp基因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14-2017年报告的云南省本地和输入性间日疟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血样。提取血样中疟原虫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并测序。采用MEGA 5.04、Arlequin 3.5.2.2软件进行单倍型、期望杂合度(He)分析,DnaSP 5.10计算核苷酸多样性(TT)、同义置换率(Ks)、错义置换率(Ka)及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结果共检测间日疟病例血样969份,扩增获得650~750 bp大小的目的条带759份,包括云南本地感染者血样39份、非洲16份、缅甸688份、老挝13份、柬埔寨2份、巴基斯坦1份。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759条Pvcsp基因序列存在90个单倍型,其中29个为PV-I型温带族(类似VK210型),50个为PV-Ⅰ型热带族(类似VK210型),11个为PV-Ⅱ型(类似VK247型);3种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51.4%(390/759)、41.1%(312/759)、7.5%(57/759),分布于云南本地感染、缅甸输入性病例中,但非洲、老挝及其他地区的输入性病例只表现为PV-Ⅰ型。PV-Ⅰ型、PV-Ⅱ型氨基酸序列突变分别发生在29、10个位点。759份病例血样的He为0.224,π为0.075,Ka/Ks为0.48。除去柬埔寨和巴基斯坦,Pvcsp基因在老挝输入性病例中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e=0.422,π=0.03),云南本地与非洲输入性病例中的遗传分化最高(Fst=0.082),与缅甸输入性病例的遗传分化最低(Fst=0.002);Pvcsp基因在非洲与东南亚地区输入病例中属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在东南亚地区输入病例中遗传分化很小。结论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存在3种基因型,以PV-Ⅰ型温带族为优势虫株,不同基因型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分化不同。

滕聪,李鑫,孙英伟,姚文清[5](2017)在《1951-2014年辽宁省疟疾流行特征》文中提出目的了解1951-2014年辽宁省疟疾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51-2014年辽宁省各市、县上报的疟疾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1-2014年每年均有疟疾病例报告,1953、1962年和1973年是3个发病高峰年,发病率分别为136.67/10万、256.81/10万和35.89/10万;发病人数分别为27 862、65 460人和11 523人;1977年之后每年发病率均在1/10万以下;患者职业于1951-1980年以农民为主,1981-2014年以工人、农民、劳务输出人员为主。结论辽宁省经历了疟疾暴发流行到基本消除的过程,开展长期疫情监测防止二代病例出现将是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刘颖,许汴利,杨成运,张红卫[6](2016)在《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vCSP)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环子孢子蛋白是存在于疟原虫属的一种特殊分子,整个蛋白包括三个区域,中央重复区及保守I区、保守Ⅱ区,不同地理株疟原虫的中央重复区重复单位的数目和长度均不同。本文简要综述了该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国内外学者对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刘颖,周瑞敏,赵玉玲,赵旭东,许汴利,张红卫[7](2014)在《河南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序列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河南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的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经镜检确诊的河南省2011年间日疟患者血标本34份,24例患者为河南籍,发病前无外出到其他省份或国家的历史,10例患者有明确外出史。用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滤纸血中疟原虫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进化特征分析。结果:24份本地病例分离所得的本地株间日疟原虫CSP均属于PV-Ⅰ型,又可分为A和B 2个基因型;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A型与VK210的同源性达90.6%94.2%,B型为71.6%。结论:河南省间日疟原虫CSP的基因型均属PV-Ⅰ型,可以进一步分为2个基因型,与其他国家的基因型显着不同。

刘颖,周瑞敏,陈伟奇,钱丹,赵玉玲,赵旭东,许汴利,苏云普,张红卫[8](2013)在《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CR-RFLP多态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集2011年河南省间日疟原虫阳性患者血样,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法分析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基因型,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种群分布分析。共采集间日疟患者血样37份,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河南当地感染病例血样26份,输入性病例血样11份。37份血样均扩增出1条约750 bp的条带。PCR-RFLP结果显示,CSP基因PV-Ⅱ型1份,占2.7%,PV-Ⅰ型36份,占97.3%。26份当地病例血样CSP基因均为PV-Ⅰ型,其中PV-Ⅰ-a型占42.3%(11/26),PV-Ⅰ-b型占57.7%(15/26);11份输入病例血样中,PV-Ⅰ-a型占90.9%(10/11),PV-Ⅱ型占9.1%(1/11),未见PV-Ⅰ-b型。提示河南省当地流行的间日疟病例中,CSP基因PV-Ⅰ-b型略多于PV-Ⅰ-a型;输入性间日疟病例中PV-Ⅰ-a型占优势。

刘颖[9](2013)在《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研究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vCSP)基因多态性特征,对我省本地和输入的间日疟原虫进行基因型分析。材料和方法2008年-2013年间,在河南省范围内收集经镜检和PCR双重方法确定的间日疟病人血标本,取患者外周血或静脉血制作成滤纸血,供DNA提取用。根据PvCSP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经巢式PCR扩增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正反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用ChromasPro软件进行拼接,然后在NCBI中BLAST查找,看有无相同序列,进而与Genbank中的CSP基因进行比对分析,选取国内外代表株,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采用mega40绘制进化树。结果(1)52份间口疟原虫现场分离株经巢式PCR扩增,均能扩增出一条600-750bp的条带,用恶性疟患者及健康人标本对照未扩增出任何条带。(2)52份间日疟原虫分离株中,51份属VK210型,只有一份来自腾冲的虫株属VK247型,河南省本地的32份间日疟原虫分离株均属于VK210型。(3)32份本地PvCSP中央重复单位的数目在20-22之间,在中央重复区后,本地PvCSP氨基酸序列均能见到一段12肽的插入序列:GGNAANKKAEDA,插入序列之后大部分本地株出现重复两次的亚重复单位:GGNA;20份输入的间日疟患者血样中,共观察到VK210型的6种不同的序列,PvCSP中央重复区重复单位的数目在17-19之间,部分虫株出现了中央重复区后12肽的插入序列,GGNA亚重复单位的数目分别为1、2、3、5、6、7。(4)河南本地PvCSP序列主要有两种:VK210A(33.33%)和VK210G(42.42%)。与VK210重复单位基本序列相比,本地PvCS P序列有75%以上的中央重复单位至少有一个非沉默的碱基变换。9肽单位氨基酸序列观察到了7种变化,重复单位的变异主要发生在第3、4、6、7、9、14、21、22核苷酸,其中,第3、21核苷酸常发生沉默的碱基变换,第4、7、9、14、22核苷酸常发生非沉默的碱基变换,而第6核苷酸既可以发生沉默的碱基变换,又可以发生非沉默的碱基变换。(5)本地PvCSP可以分为2个基因亚型A和B,亚型A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A1、A2、A3。在本地序列各个亚型中任选一个序列与输入性序列及Genbank中的序列做同源性分析:A1、A2、A33型的同源性为91.9%-96.0%,与M28746的同源性为89.8%-94.0%,与U08977的同源性为93.3%-97.4%,与M28745的同源性为16.8%-21.2%;基因亚型B与M28746的同源性为71.7%;与U08977的同源性为72.5%,与M28745的同源性为35.7%。HNSR27与M28745的同源性为99.3%,与AF316584的同源性为97.4%,与M28746的同源性为13.7%。结论河南省间日疟原虫CSP基因属VK210型,共观察到八种不同的序列;河南省PvCSP与非洲、东南亚等疟区输入的PvCSP差异较大,与中国贵州株、朝鲜株PvCSP相似但仍可以区分。

郭鑫[10](2010)在《中国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种群结构及其在溯源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疟疾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蚊媒寄生虫病,尤其是对非洲、南美以及东南亚地区产生极大危害。目前,全球每年疟疾临床发病人数为3-5亿,其中100-300万人死于该病,90%的死亡数发生在非洲,绝大部分是5岁以下的儿童。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疟原虫,虽然其致病的严重程度不如恶性疟原虫高,但是由于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复发率,它仍然给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儿童带来极大的危害。间日疟的流行和发展对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重大的挑战。在中南美洲,中东地区,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以及大洋洲和东非地区,每年约有26亿人受到间日疟的威胁,其中包括7至8千万的临床病例;在巴西亚马逊流域,间日疟原虫甚至已经超过恶性疟成为致死性疟疾的主要病原体,其传播和发病形式不容乐观。在我国,经过50多年不懈的努力,疟疾的发病从整体上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疟疾疫情出现了回升趋势,特别是安徽等地区出现了间日疟的暴发流行。为应对当前疟疾流行的严峻形势,仍需要加强疟疾防治的基础研究,特别是研发疟疾防治相关的新技术,包括疟疾感染的溯源检测技术。在此项研究中,我们从云南、海南和华中三个不同流行地区采集间日疟疾患者血样本。云南地区样本采集地区按照地理分布主要分为三个区域:(1)怒江流域:流行区包括德宏自治州和中缅边界区域,样本来源为腾冲县、龙陵县、德宏自治州及与缅甸接壤地区包括境外的缅甸克钦邦拉咱地区。(2)澜沧江流域:流行区包括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样本来源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和勐腊县。(3)红河流域:流行区包括红河自治州和文山自治州,样本来源为红河州红河县及元江县。在云南地区共采集疟疾患者血样本共310份。海南地区样本采集地包括三亚市,乐东县和东方市三个地区,采集样本数共计82份。华中地区样本采集地包括安徽、湖北和河南三省,采集样本数共计530份。所有样本均采用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参考目前国际广泛应用于地理株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工具和方法,选择间日疟基因组不同染色体上的23个微卫星位点(MSs)对我国间日疟原虫进行种群结构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并通过一些地区特异性的位点初步建立溯源检测的体系。这些微卫星位点包括12.335、7.67、NA.1276、NA.2208、8.332、6.34、2.21、10.29、3.35、3.27、1.501、3.502、9-AT、14-AT、1-TCA、4-GAA、5-TCT-1、5-TCT-2、6-TAC、11-CAA、11-TGA、13-CTT、u2.6, d4,其中前12个为引子文献的多态性位点,后12个为自行筛选的位点,核心重复单位为2至8个碱基不等。每个MS位点设计3条引物,其中1条为荧光标记引物。采用半巢氏PCR方法扩增每个微卫星位点,第二轮PCR采用荧光标记引物,将PCR产物进行GENESCAN检测。检测得到不同的片段长度,代表微卫星等位基因的不同类型。我们还选择了两个SNPs位点作为溯源检测的核心位点,这两个位点与疟原虫抗药性基因相关,实验证明它们具有地区特异性,使得初步建立溯源检测系统成为可能。我们对所有样本微卫星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并利用相应的生物信息学的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我们用GenALEx软件进行平均等位基因,期望杂合度以及方差分析,用在线分析软件LIAN计算种群的连锁不平衡性,Mega软件用于绘制遗传进化树图,并进行溯源相关的判别分析。我们发现所选择的大部分MS位点在不同地区的样本中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平均每个位点有5-33个等位基因,云南地区样本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14.27±1.63,期望杂合度为0.768±0.035,海南地区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8.53±0.98,期望杂合度为0.707±0.042,华中地区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10.27±1.33,期望杂合度为0.638±0.056。华中地区的样本具有显着的连锁不平衡性(p<0.001)。云南和海南地区样本之间的遗传距离更近为0.097,而华中地区的样本和这两个地区相距较远分别为0.161和0.197。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初步探讨旨在建立间日疟疾溯源检测技术的判别系统。结果发现两个微卫星位点在此系统中有良好的区分性,可作为中国这三大地区的特异性的分子标记。另外,本实验其它研究发现的两个SNPs和一个MS具有较好的区分性。采用三个MS和两个SNP作为我国间日疟溯源检测的分子标志,对我国三个间日疟疾主要流行区样本进行溯源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地区的33个样本均被正确判定为该地区样本,正确率达到100%。华中地区181个样本有179个被正确判定,其余2个样本被判定为海南地区样本,正确率达到98.9%。云南地区92个样本中有78个样本被正确判定为该地区样本,而分别有3个和11个样本被判定为海南和华中地区样本,判定的正确率为84.8%。三个地区总体结果有94.8%的样本能够正确地被判断为来源地区的样本,交叉验证的结果相同,有较高的判别符合率。最后,我们从华中地区选择了未参与系统建立的20个样本对此系统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华中地区验证结果均符合实际情况,正确率达到100%。综合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个地区间日疟原虫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变异度,其种群结构有显着特点,从进化上来看,云南和海南地区样本遗传关系更近,它们与华中地区样本差异较大。而华中地区样本在我们选择的微卫星位点上体现出显着的连锁不平衡性,提示该地区间日疟原虫的高近亲繁殖率和低的基因组有效重组率。我们初步建立的溯源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溯源检测能力,判别符合率和验证正确率均达到90%以上。随着样本数的增加,此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会进一步提高,以期能为我国的疟疾防治和疟疾消除计划提供技术支撑。

二、广西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人CYP2D6基因编码区遗传多态与云南省间日疟复发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疟疾的流行趋势和防治现状
    1.2 间日疟复发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1.3 CYP2D6 的基因多态性与间日疟复发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1.3 主要试剂配制
    2.2 研究对象与样本采集
        2.2.1 间日疟疑似复发与未复发判断标准
        2.2.2 研究对象及血样采集
        2.2.3 病例样本来源诊断标准及使用流程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前准备
        2.3.2 基因组DNA提取
        2.3.3 人基因组DNA引物设计
        2.3.4 目的基因片段PCR扩增及反应条件
        2.3.5 PCR产物进行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人基因组DNA
    2.4 数据分析处理
        2.4.1 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序列整理分析
        2.4.2 CYP2D6 基因的等位类型识别和命名
        2.4.3 CYP2D6 基因的突变与间日疟复发的关联程度统计学分析
        2.4.4 CYP2D6 基因的酶活性预测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样本信息
    3.2 CYP2D6 基因外显子exon1~9 编码区的PCR扩增
    3.3 CYP2D6 基因CDS链的多态性分析
        3.3.1 CYP2D6 基因CDS链的位点多态性分析
        3.3.2 CYP2D6 基因CDS链的单倍型多样性分析
        3.3.3 CYP2D6 基因的等位类型及其频率分析
        3.3.4 CYP2D6 基因的基因型及其频率分析
    3.4 CYP2D6 全基因编码区多样化选择效应
    3.5 CYP2D6 基因突变与间日疟复发的关联性
        3.5.1 CYP2D6 基因的位点突变与间日疟复发的关联性
        3.5.2 CYP2D6 基因的等位基因与间日疟复发的关联性
        3.5.3 CYP2D6 基因的基因型与间日疟复发的关联性
    3.6 CYP2D6 基因的酶活性预测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疟疾疫苗候选基因(CSP与TRAP)遗传多态性及自然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
    2.1 仪器
    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3 分析软件
    2.4 数据库
第三章 实验方法
    3.1 研究地点
    3.2 样本收集
    3.3 疟原虫的基因组DNA提取
    3.4 恶性疟原虫鉴定
    3.5 PfCSP基因全长扩增
    3.6 PfTRAP基因全长扩增
    3.7 基因多态性分析以及自然选择分析
    3.8 全球性基因图谱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疟原虫虫种鉴定
    4.2 基因扩增结果
    4.3 PfCSP基因的多态性及自然选择分析
    4.4 PfTRAP基因的多态性及自然选择分析
第五章 讨论
综述 疟原虫CSP与TRAP的免疫诱导潜力及其抗原多态性对疫苗效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3)FGL2在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FGL2在红内期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红内期疟原虫感染诱导SFGL2表达上调并促进原虫增殖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SFGL2显着抑制抗红内期感染的固有免疫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FGL2在红外期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红外期疟原虫感染显着诱导宿主FGL2表达上调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红外期疟原虫感染在FGL2缺失后受到显着抑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FGL2 抑制IFN-Γ分泌促进红外期疟原虫的发育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抗疟疾红外期感染免疫与疟原虫免疫逃避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和种群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Pvcsp基因扩增及测序
    1.4 Pvcsp基因型和多态性分析
2 结果
    2.1 Pvcsp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2.2 Pvcsp基因型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2.4 Pvcsp基因遗传分化的群体差异
3 讨论

(5)1951-2014年辽宁省疟疾流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分析方法
    3统计分析
结果
    1疟疾流行趋势
    2 疟疾流行特征
        2.1 年龄及性别
        2.2 职业分布
        2.3 流行特点
        2.4 传疟媒介和疟原虫种类
讨论

(6)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vCSP)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vCSP的分子结构
2 PvCSP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2.1国内学者对PvCSP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2.2国外学者对PvCSP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3 结语

(7)河南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试剂及设备
    1.3 CSP基因型的检测
        1.3.1 DNA提取
        1.3.2 引物
        1.3.3 巢式PCR
        1.3.4 测序分析
2 结果
    2.1 PCR产物鉴定结果
    2.2 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析
    2.3 同源性分析
3 讨论

(8)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CR-RFLP多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血样来源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方法
        1.2.1 DNA提取
        1.2.2 引物设计和合成
        1.2.3 巢式PCR
        1.2.4 PCR-RFLP分析
2 结果
    2.1 Pv CSP基因扩增结果
    2.2 PCR-RFLP检测结果
3 讨论

(9)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1.1 疟疾流行情况
    1.2 间日疟原虫分子标志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样本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3 实验方法
    3.1 血涂片镜检法
    3.2 滤纸血样的DNA提取
        3.2.1 试剂盒组分
        3.2.2 样品处理
        3.2.3 提取步骤
    3.3 PCR检测疟原虫种类
        3.3.1 引物设计
        3.3.2 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
    3.4 巢式PCR扩增PvCSP基因
        3.4.1 引物设计
        3.4.2 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
    3.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
    3.6 目的基因测序
    3.7 测序结果比对
    3.8 进化树分析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PvCSP基因扩增结果
    4.3 预实验的PCR扩增产物序列测定结果
    4.4 序列比对分析
    4.5 PvCSP基因相似性分析
    4.6 PvCSP基因多态性分析
    4.7 PvCSP的进化树分析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 PvCSP的分子结构
    2. PvCSP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2.1 国内学者对PvCSP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2.2 国外学者对PvCSP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3.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中国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种群结构及其在溯源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前言
    一、疟疾的危害和流行现状
    二、疟原虫一般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及基因组特征
    三、疟原虫种群结构的研究现状和常用的方法及分子标记
    四、间日疟种群结构研究和溯源检测技术研发的必要性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与步骤
结果
    一、采集样本基因组抽提结果
    二、自行筛选位点引物与NCBI数据库序列比对结果
    三、微卫星预实验PCR扩增结果
    四、预实验的PCR扩增产物序列测定结果
    五、GENESCAN检测前PCR产物核酸电泳初步结果
    六、基因扫描(GENESCAN)检测结果
    七、种群结构统计学分析结果
讨论
    一、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优缺点及常用筛选方法
    二、中国三个间日疟流行区原虫的遗传多样性探讨
    三、溯源检测技术的探讨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四、广西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人CYP2D6基因编码区遗传多态与云南省间日疟复发的关联性分析[D]. 黄和荣. 大理大学, 2021(09)
  • [2]疟疾疫苗候选基因(CSP与TRAP)遗传多态性及自然选择分析[D]. 黄慧莹. 汕头大学, 2021(02)
  • [3]FGL2在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丁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4]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和种群结构分析[J]. 徐艳春,董莹,邓艳,毛祥华,陈梦妮,张苍林,江陆斌.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01)
  • [5]1951-2014年辽宁省疟疾流行特征[J]. 滕聪,李鑫,孙英伟,姚文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02)
  • [6]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vCSP)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 刘颖,许汴利,杨成运,张红卫.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6(01)
  • [7]河南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序列分析[J]. 刘颖,周瑞敏,赵玉玲,赵旭东,许汴利,张红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3)
  • [8]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CR-RFLP多态性分析[J]. 刘颖,周瑞敏,陈伟奇,钱丹,赵玉玲,赵旭东,许汴利,苏云普,张红卫.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3(06)
  • [9]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性研究[D]. 刘颖. 郑州大学, 2013(04)
  • [10]中国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种群结构及其在溯源检测中的应用[D]. 郭鑫. 第二军医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广西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