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庞德在法律与文明关系学说和实用主义工具论的指导下,以法律中的稳定与变化为主题,全面解读了的法律哲学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之上,他又根据时代和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其对法律的社会工程学解释,从而完成了其对社会学法理学建构的前提性准备。文章在系统地考察了庞德对法律哲学历史解读的路径、目的及其理论来源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法律哲学为指导,在一定程度内揭示出了其上述思想的局限,并指出了其对当代中国法治实践所可能具有的启发。全文结构如下:第一章沿着庞德法律史解释路径的主题:法律的稳定与变化,全面梳理了庞德对法律哲学历史解读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揭示出庞德对法律哲学历史进行解释的目的,乃在于寻找出一条可以对法律的稳定性和变化性加以协调的道路,即其所谓的法律的社会工程学解释。所以,其对法律史解读的精髓就在于凸显出历史对当代的服务性和建构性。第三章围绕庞德法律史解释思想所赖以为凭的两个理论基础:柯勒关于法律与文明关系的学说和法律工具论背后的实用主义思想展开研究,全面探讨了庞德法律史解释思想的理论来源问题。第四章以马克思主义法律哲学为指导,在一种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性的研究进路下,从庞德法律史解释的主题和其理论支撑的平衡点“人”的主体能动性这两点出发,深入地揭示出其法律史解释思想方法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局限性,以期能够找到一条对其理论进行发展的可能性途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对庞德上述理论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下进行考察与衡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传承与创新:法律哲学发展的路径——基于罗斯科·庞德与魏敦友法律思想的比较[J]. 法制与经济 2015(21)
- [2].共同价值的普遍性:法律哲学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9(26)
- [3].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法律哲学的对话(上)[J]. 哲学研究 2010(02)
- [4].试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法律哲学建构的三个维度[J]. 学习与探索 2010(06)
- [5].关于法律哲学与法哲学的异同[J]. 边缘法学论坛 2014(01)
- [6].关于法律哲学与法律科学的随想[J]. 博览群书 2008(02)
- [7].用马克思主义法律哲学指导司法实践[J]. 人民司法 2011(07)
- [8].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法律哲学的对话(下)[J]. 哲学研究 2010(03)
- [9].谁之全球化? 何种法哲学?——开放性全球化观与中国法律哲学建构论纲[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9(02)
- [10].培养宽容的法律思维 树立宽容的法律观[J]. 中国法治文化 2015(12)
- [11].亚当·斯密对政府起源问题论证的法理学解读[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2(03)
- [12].试论超越法律霸权主义的德政智慧——一种其普遍合作的法律哲学[J]. 学术界 2016(09)
- [13].法律哲学发展的政治解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05)
- [14].研究性翻译与个殊化研究——《西方法律哲学文选》序[J].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2)
- [15].中国古代法律哲学的总结算[J]. 法律文化研究 2009(00)
- [16].法律哲学的社会—政治基础——论马克思法律理论建构的“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J]. 北方法学 2008(05)
- [17].耶林:确定法律哲学核心的德国法学家[J]. 法律与生活 2015(23)
- [18].学问如诗如歌[J]. 法制资讯 2009(03)
- [19].一九三三年以来的德国的法律兼政治哲学[J]. 金陵法律评论 2015(01)
- [20].法理学的定义与意义分析[J]. 青春岁月 2013(24)
- [21].德沃金思想特质及国内研究理路[J]. 法治社会 2016(05)
- [22].体育法基本原则的研究现状、反思与重构[J]. 体育科学 2012(03)
- [23].法律哲学发展的逻辑与方法——对庞德《法律史解释》的解释[J]. 政法论坛 2012(06)
- [24].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论批判的法律哲学意义[J]. 东南学术 2013(06)
- [25].入径与出路:法律哲学的历史如何展开——读罗斯科·庞德的《法律史解释》[J]. 法制与社会 2013(30)
- [26].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来源和发展阶段[J]. 哲学动态 2010(05)
- [27].“实然”和“应然”翻译探究[J]. 东方翻译 2019(03)
- [28].凯尔森“法律科学”概念之反思[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9].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非逻辑特征及其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11(09)
- [30].法律科学的现实主义建构——评米歇尔·托贝《法律哲学:一种现实主义的理论》[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