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史
作者: 赵鲁平
导师: 丁钢
关键词: 外语教育,上海,教育现代化,历史,文化,语境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旨在分析与探讨历史和文化语境嬗变中的上海外语教育与中国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而非纯粹的上海外语教育史。本论文主要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描述和探讨了上海外语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所传递的社会文化意义,并以此透析在社会历史变迁中外语教育发展的特点,从而揭示出外语教育与历史、文化、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论文从外语教育视角探讨了上海外语教育变迁与中国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官方倡导、民间参与以学习西方科学知识为主的教育改革运动。它的发展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西方现代文化逐渐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地位的过程。而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语教育则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论文尝试运用了现代西方现象学与解释学理论的“视界融合(Horizintverschmelzung)”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尽力做到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的统一。19世纪中叶以来,上海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学和外语成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教育的重要标志。在传统观念解构的过程中,社会各阶层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并对新的价值原则进行了建构和重新阐释。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切入,研究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上海外语教育发展的特色,分析了学校、制度、课程、社会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文化与社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本论文采用了文献分析与叙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研究上海外语教育问题。从宏观上讲,外语教育是学习西方文化的基础,没有外语教育也就无法开展新式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语教育与中国的新式教育密不可分。外语教育与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了观念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壮大。它的兴衰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同步。从微观上讲,外语教育只有通过学校、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法才能具体表现出来。本文在理论分析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研究和专题探讨,试图更深入地进入历史现场,揭示上海外语教育的历史变迁和特色。 本论文框架分为导言、正文、结语、附录、参考文献、后记六部分。论文主体由导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论文正文共分四章。 最前面是绪言部分。这一部分重点说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的基本问题,阐明文章框架和研究思路。同时,该部分还对研究的时间和范围做出了限定,对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做出了说明。 第一章主要从宏观上对上海外语教育进行了历史的回顾。从1843年上海
论文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上海外语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开埠之初:艰难的起步阶段
第二节 洋务需求下的外语教育
第三节 甲午战争后的外语教育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外语教育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外语教育
第二章 典型个案的解读
第一节 上海官办外语教育的开端——上海同文馆
第二节 最早采纳西方体制的官办学校——南洋公学
第三节 从震旦到复旦的转变——复旦公学
第四节 外语教育最有成效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
第五节 1949年后的外语教育典型——上海外国语大学
第三章 上海外语教育的正规化
第一节 外语课程设置
第二节 外语教科书与出版机构
第三节 外语教学方法的演变
第四章 上海外语教育发展中的社会变迁与历史人物作用
第一节 从社会风气变化到国家学制变化
第二节 关于外语教育的争论
第三节 历史人物与外语教育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4
相关论文
- [1].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 谢倩.华东师范大学2011
- [2].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 顾卫星.苏州大学2001
- [3].知识、教化与欲望[D]. 周勇.华东师范大学2002
- [4].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D]. 张素玲.华东师范大学2004
- [5].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学生生活研究[D]. 孙崇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
- [6].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D]. 郑新华.华东师范大学2006
- [7].学术与教育互动[D]. 王喜旺.华东师范大学2006
- [8].嵌入村庄的学校[D]. 司洪昌.华东师范大学2006
- [9].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 黄远振.福建师范大学2007
- [10].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D]. 粟高燕.华中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