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中央银行独立性、金融市场创新与深化并称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中的三大命题。众所周知,宏观经济运行最主要的调控工具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调控过程中要达到前瞻性、有效性、自主性的“三性”要求,有效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自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制并开始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以来,通过一系列的金融体制改革,诸如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分离的、以国有控股商业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体系,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总规模控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开辟了金融市场,逐步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机制,改革汇率制度,放弃紧盯美元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形成了参考一篮子货币、允许适当范围浮动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逐步提高。但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面对物价剧烈波动、失业率上升、有效需求不足等宏观经济局面,中央银行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但实际效果却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在2007年经济过热的局势下,存款准备金上调了8次,利率上调了6次,并发行了大量的央行票据,但物价上涨仍在持续,金融系统流动性过剩和经济增长过热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这说明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还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四分方面:首先,利率市场体制存在问题,居民消费水平偏低导致利率政策无法有效传导;其次,信贷结构不合理和“惜贷”现象导致货币市场的发展无法达到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要求;再次,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的不对称,以及其自身发展的原因,导致股票市场作为资产价格传导的渠道时,沪深两市市值总量的变动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不高;最后,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矛盾冲突降低了货币政策汇率传导的有效性。针对阻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致因,本着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宗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在最终目标方面,应该选择稳定货币币值与适度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避免经济周期波动为目的的货币政策操作。同时,在前瞻性、微调性的基础上,预防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发生;并从利率市场、货币市场建设、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选择灵活的汇率调整途径等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促进稳定、持续地发展。尤其在后危机时代的特殊环境下,面对突发性通货膨胀可能发生的危险,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就必须及时地引导囤积于股票市场、银行体系的货币资金,以及在货币传导过程中的渗漏部分较多的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