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X是谁?”和“谁是X?”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问人的两个句式。本文以两个句式的使用频率及“X”位置上词汇成分的分析为基础,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了两个句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异同,并对两个句式进行了跨语言的比较。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第二章主要考察了两个句式的使用频率,发现句式“X是谁?”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谁是X?”,这是新旧信息传递规律使然。本章还对出现在“X”位置上的词汇成分进行了归类,并且考察了每种词汇形式在两个句式中的分布情况,发现不同类型的“X”在两个句式中的使用情况是不同的。第三章主要采用形式语义学的集合理论,结合“是”所表达的逻辑语义关系,分析两个句式的语义差别,发现“谁是X?”倾向于要求指别性答语,而“X是谁?”倾向于要求说明性答语。强外延的表达式倾向于出现在“X是谁?”句式,而强内涵的表达式倾向于出现在“谁是X?”句式。第四章主要是话语分析,发现答语在形式上的一致性,是造成人们有时混淆两个句式使用的重要原因。两个句式要求指别性或说明性的答语并不仅由它们所在的句法位置来决定,还由上下文语境、问话人与答话人之间的关系、句中“X”所包含的语义信息、答话人能够提供的信息量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特别考察了两个句式为假性问句时的使用情况,发现它们各自的特殊语用功能正是源于两个句式要求指别或者说明的语义差异。第五章考察了两个句式在英语中的对应项:“who is X?”和“X is who?”,发现在“X”指称性对句子要求指别或者说明上有跨语言的共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巧用句式,让素材运用精炼、生动[J]. 作文与考试 2020(05)
- [2].“X比Y还W”句式两种功能的焦点表现[J]. 南开语言学刊 2019(01)
- [3].浅议英汉互译中肯定句式与否定句式的转换使用[J]. 校园英语 2020(16)
- [4].根据文本做推断 仿照句式练表达——16《一分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0(04)
- [5].句式: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2020年高考语用题考查新动向[J]. 语文教学通讯 2020(13)
- [6].考场议论文拟题的基本原则和句式支架[J]. 语文月刊 2020(07)
- [7].先秦汉语“譬”系列比方句式研究——从《墨子》入手[J]. 语言学论丛 2019(02)
- [8].句式研究应贯彻“形义结合”原则[J]. 语言研究集刊 2018(03)
- [9].妈妈夸我真能干[J]. 快乐作文 2019(41)
- [10].谈谈文言句式“不亦……乎”的翻译[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29)
- [11].求活多变练句式[J]. 新教师 2018(09)
- [12].换一种句式交流[J]. 体育教学 2019(02)
- [1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好——统编版四(上)《繁星》教学设计及意图[J]. 教育视界 2019(14)
- [14].浅析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的判定[J]. 学周刊 2012(11)
- [15].“我可能X了假Y”句式正流行[J]. 语文学习 2017(08)
- [16].浅议“最……之一”句式[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05)
- [17].“如果……那么……”的句式之妙[J]. 新作文(初中版) 2018(06)
- [18].例谈英语强调句式的教学问题与对策[J]. 教学考试 2018(30)
- [19].巧用句式 增色添彩[J]. 中学语文 2018(21)
- [20].如何让文章“用词准确、句式灵活”[J].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 2017(10)
- [21].句式训练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J]. 小学语文教学 2015(35)
- [22].对[~を~が]句式的几点考察[J]. 首都外语论坛 2010(00)
- [23].句式训练: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灵魂[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4(13)
- [24].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句式翻译[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06)
- [25].形相近,意不同——易混句式归纳[J]. 学苑教育 2012(10)
- [26].《老子》典型句式刍议[J]. 大家 2012(20)
- [27].变换句式[J].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2012(07)
- [28].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选用句式考点的应对策略[J]. 青苹果 2013(03)
- [29].高考英语写作句式多样化及经典句式例举[J]. 考试(高考英语版) 2009(07)
- [30].含it的10种句式[J]. 中学英语园地(九年级版) 2009(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