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肺癌术后;深静脉血栓;预警性;护理
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开始呈现递增状态[1]。一般情况下,深静脉血栓是由于腔内血液发生异常凝固而产生的,接着阻塞,出现静脉回流障碍,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急性危重症。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肺癌手术后患者,由于伤口存在一定的疼痛,活动量的下降,这样就导致血液循环系统缓慢,存在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深静脉血栓一旦出现,就会造成肺血栓,甚至出现生命危急。只有在前期进行预警性护理干预,这样才能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2]。因此,这里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多方位的对比,希望以此来对临床应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选取220例2016年1月到2018年5月医院接收的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组进行有效探究。其中,观察组的部分,是预警性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探究。对照组的部分是常规的护理形式进行探究。观察组为110例,对照组为110例。分别进行统计,然后进一步细致进行探究。观察组男性为65例,女性为45例,年龄范围在49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42±5.64)岁。对照组男性为67例,女性为43例,年龄范围在49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41±5.62)岁。接着进行统计,然后进一步细致进行探究。两组资料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干预方式,第一,给患者或者家属讲解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其中还包含了其重要性[3]。第二,告知患者手术后需要从饮食与生活方式上进行预防深静脉血栓。第三,抬高双下肢,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大约每两个小时就要翻身一次。观察组使用的是在常规的措施上,构建预警性护理干预。第一,在Autar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有效评估,时间为24小时。第二,其中,蓝色预警提示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危险性最大,需要加紧干预,口服阿司匹林。黄色预警提示的患者,是发生了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B超与血液D-二聚体检查,按照卧床休息,防止便秘,不可按摩[4]。红色预警提示的是较为严重的深静脉血栓患者,需要及时的抢救并治疗。
1.3评价指标
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肺癌术后5到7天对患者肢体血管进行超声检查,观察静脉血栓的与下肢肿胀的情况,住院时间,进行对比与探究。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x±S)来进行表示,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则通过x2,得到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5]。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全部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对比[n(%)]
组别(n=110)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住院时间(d)观察组4(3.64)6(5.45)19.75±2.98对照组26(23.64)20(18.18)25.98±6.54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3讨论
新常态背景下,深静脉血栓出现是静脉腔中血流阻滞与静脉壁受损造等原因造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针对手术、年龄、恶性肿瘤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最后经发现,肺癌术后关注重点就是高危深静脉血栓的患者[6]。其中,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因此,这里使用的是预警性干预护理的形式,根据风险因素,提升护理效果,增加多元化的应急方式,使患者尽早的康复,并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全部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样,根据预警级别的评估与监测,不仅可以优化血液高凝状态,还可以形成提前预防作用,应该被广泛的应用和推荐。
参考文献:
[1]刘婉婉.行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1211:20-21.
[2]姜雪芹,张新颖,臧红霞,王福平.下肢运动操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护理学杂志.2014,107:66.
[3]徐娜.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613:2393-2394.
[4]兰惠英.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526:89.
[5]毕春娟,张巧红.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1791:36.
[6]张远兴.肺癌术后并发症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2017,250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