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谷胱甘肽是生物体自合成的内源性活性三肽,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两种类型。谷胱甘肽具有抗氧化、免疫,解毒、参与氨基酸的吸收和DNA的合成等重要的生物活性功能。近年来,外源性谷胱甘肽(主要是针剂和片剂等)应用于防病、治病中的报道渐多,且作为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备受人们的瞩目。但外源性谷胱甘肽应用中,其有效活性功能普遍受到质疑。质疑的主要原因是;化学方法制备的外源性谷胱甘肽生物兼容性较差,因此,对其能否有效地被生物细胞所吸收来发挥其生物活性作用普遍表示怀疑。人们认为,最有效的作用机制是筛选生物兼容性好的富含谷胱甘肽和富含谷胱甘肽生物合成前驱物质的天然物作为谷胱甘肽的来源,可使生物体有效地吸收谷胱甘肽和加快细胞生物合成谷胱甘肽的能力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生物兼容性较好的这种外源性谷胱甘肽的主要来源是动、植物(包括菌类)。因此,分析和筛选富含谷胱甘肽的动、植物对谷胱甘肽在防病、治病中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选择长白山区出产的野生和栽培的食用菌和药用植物作为分析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红景天,人参,五味子三种药用植物中,五味子的谷胱甘肽总含量最高,其中野生植物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比率(GSH/GSSH)明显高于栽培的样品。在所选的食用菌供试品中,野生元蘑的谷胱甘肽的含量明显高于香菇、松蘑,榛蘑、木耳中的含量,其中野生木耳中的GSH/GSSG比率最高。同种类的食用菌供试品种,野生样品的GSH/GSSG比率高于栽培样品的比率。本研究在色谱测定供试品的制备过程中,对植物样品除蛋白处理,选择不同流动相及其配比来优化色谱分离效果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本实验结果对富含谷胱甘肽的药食两用的植物和菌类的筛选、GSH/GSSG比率对植物抗逆性的相关性研究,为长白山经济植物和菌类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植物体内谷胱甘肽的功能1.1.1 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清除体内自由基1.1.2 参与氨基酸的吸收和转运,促进细胞合成蛋白质1.1.3 解毒作用1.1.4 谷胱甘肽与植物抗冷效应1.2 谷胱甘肽的分析方法1.2.1 碘量法(Iodimetry)1.2.2 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1.2.3 荧光光谱法(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1.2.4 酶分析法(Enzymatic Analysis)1.2.5 电化学测定方法(Electrochemical Method)1.2.6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1.3 食用菌的功能成分和保健功效1.3.1 食用菌的功能成分1.3.2 食用菌的保健功效1.4 长白山药用植物简介1.4.1 红景天(Rhodiola rosea)1.4.2 人参(Panax ginseng)1.4.3.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1.5.1 选题依据1.5.2 研究内容第二章 红景天、白参、五味子中的 谷胱甘肽含量分析研究引言2.1 实验部分2.1.1 仪器和试剂2.1.2 实验材料和样品处理2.1.3 色谱条件2.1.4 蛋白沉淀剂的选择2.1.5 检测波长的选择2.1.6 流动相的选择2.2 结果和讨论2.2.1 红景天、人参、五味子供试品中GSH和GSSG的定性分析2.2.2 效正曲线(标准加入法)2.2.3 精密度实验2.2.4 红景天、人参、五味子中GSH和GSSG含量测定及分析2.2.5 回收率实验2.3 结论2.4 参考文献第三章 食用菌中谷胱甘肽含量分析研究引言3.1 实验部分3.1.1 仪器和试剂3.1.2 实验材料和样品处理3.1.3 色谱条件3.1.4 流动相的选择3.1.5 蛋白沉淀剂的选择3.2 结果和讨论3.2.1 食用菌供试品中GSH和GSSG的定性分析3.2.2 效正曲线(标准加入法)3.2.3 食用菌干品中谷胱甘肽含量测定3.2.4 回收率实验3.3 结论3.4 参考文献致谢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谷胱甘肽论文; 五味子论文; 红景天论文; 人参论文; 食用菌论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