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南端论文-刘伟东

吕梁山南端论文-刘伟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吕梁山南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山子组,沉积演化,吕梁山盘道一带

吕梁山南端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东[1](2017)在《吕梁山南端盘道一带早奥陶世叁山子组y段沉积缺失的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吕梁山南端盘道一带早古生代奥陶纪地层主要出露于区内东南部,通过对前人资料分析整理以及结合本次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在叁山子组岩石组合、地层结构特征、基本层序、横向变化特征等方面的详细研究工作,认为区内叁山子组y段沉积缺失对重新认识"怀远运动"在山西早古生代沉积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国土资源》期刊2017年02期)

杜晋锋,李屹峰,庞志斌,李腾宇,刘伟东[2](2011)在《吕梁山南端山前西磑口逆冲推覆构造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吕梁山南端山前西磑口一带NWW向逆冲推覆构造带实地调查与一系列横切构造带的剖面研究,进一步确定了该逆冲推覆构造带的断裂特征。该构造带主要表现为一条主干逆冲断层[1],古元古代西磑口变质花岗岩由SSW向NNE逆冲于寒武系馒头组、张夏组之上,逆冲断距大于100m。为吕梁山构造带特征研究提供详实资料。(本文来源于《华北国土资源》期刊2011年01期)

上官铁梁,李晋鹏,郭东罡,孟东平[3](2008)在《山西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χ2检验、Jaccard关联指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山西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22个优势种,231个种对的种间关联和相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呈显着和极显着关联和相关的种对数所占比例较低,22个优势种划分为5组,同一组内的种类,资源利用方式和生境要求比较类似,而不同组间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清楚的反映了优势种种间关系以及它们在群落构建,资源利用和生态位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08年21期)

李晋鹏[4](2008)在《山西吕梁山南端植被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吕梁山南端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暖温带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向暖温带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的过渡地带。采用TWINSPAN分类,DCCA排序法,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对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的生态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74个样方划分为18个群丛,分属于8个群系,2个植被型。其中4个群丛为森林群落,14个群丛为灌丛。这18个群丛属南暖温带性质的次生植被类型,代表了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的主要类型,野外考察表明这些群丛都不同程度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样方的DCCA排序较好的揭示了该研究区域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与海拔、坡度、土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坡向和人类干扰6个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其中制约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是海拔高度和人类干扰,另外,坡向和土层厚度也对植物群落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结合TWINSPAN分类、DCCA分析,对该地区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4个样方共记录了种子植物109种,分属41科91属;植物群落的总体多样性变化趋势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从群落结构来看,灌木层多样性指数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则有下降的趋势(Simpson指数例外);物种多样性指数的DCCA排序图反映了海拔和人类活动干扰是影响该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运用x~2检验、Jaccard关联指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山西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22个优势种,231个种对的种间关联和相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呈显着和极显着关联和相关的种对数所占比例较低。22个优势种划分为5组,同一组内的种类,资源利用方式和生境要求比较类似,而不同组间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清楚的反映了优势种种间关系以及它们在群落构建,资源利用和生态位上的差异。结合以上分析,可以表明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的垂直分布格局,在海拔690-1100 m的低山和沟谷中主要分布着荆条和酸枣灌丛;海拔1100-1300 m阳坡和半阳坡主要分布着灌木状橿子栎林,并伴生有少量的侧柏和鹅耳枥;在1300-1570m主要分布着以辽东栎为建群种的森林群落;灌木状檀子栎林的分布,是该地区处于暖温带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向暖温带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的交错区的主要标志。(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08-06-01)

苏俊霞,孙建华,田震平,张杰,毕润成[5](2003)在《吕梁山南端白皮松幼林种群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吕梁山南端乔家湾、黑虎沟、郭家洼3个地段分别设置了3个样地,用样方法对白皮松幼林种群进行了调查。共做样方272个。分析了白皮松的群落学特征、径级结构及其密度变化规律;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度研究了白皮松幼林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乔家湾白皮松幼林种群生长最好,基本接近于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表现为5~7.5cm径级后存活曲线显着下降,该种群的变化趋势接近DeeveyⅠ型。死亡曲线在7.5~10cm径级之间存在一个死亡高峰。黑虎沟和郭家洼的种群属于下降型种群,幼年个体补充不足严重影响着该种群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闫明,毕润成,苏俊霞,乔秀红,辛玉梅[6](2002)在《吕梁山南端野皂荚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抽样方法对野皂荚群落的区系组成、地理成份、生活型、结构、种群分布格局及多样性的分析 .说明该群落物种丰富度低 ;以北温带分布为主 ;生活型以高位芽占优势 ;结构简单 ,由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 ;优势种为集群分布(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毕润成,成亚丽,尹大泽,魏学智,李晓强[7](2002)在《吕梁山南端白皮松的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白皮松群落分布较集中的黑虎沟和柳家山两个地段设计 2 6个样地 ,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共作样方 42 6个。分析了白皮松群落的种类组成 ,区系特点 ,群落外貌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群落学特征 ,并对该群落的环境概况进行分析 ,计测了不同地段上群落的频盖度指标和不同层次上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和种间相遇指数。结果表明 :白皮松主要分布于海拔 90 0~ 1 40 0米之间 ,在吕梁山南端白皮松群落组成种类约 70种 ,北温带分布属占优势。矮高位芽植物种类多 ,数量大 ,是白皮松群落的优势层片。柳家山乔木层为白皮松单优组成 ,H值为 0 .70 6;灌木层H值最高为 2 .35 1 ;草本层H值为 1 .2 5 7。黑虎沟乔木层为多优树种组成 ,H值为 1 .82 5 ;灌木层H值为 2 .30 8;草本层H值为 2 .40 0。本研究为白皮松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02年03期)

吕梁山南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吕梁山南端山前西磑口一带NWW向逆冲推覆构造带实地调查与一系列横切构造带的剖面研究,进一步确定了该逆冲推覆构造带的断裂特征。该构造带主要表现为一条主干逆冲断层[1],古元古代西磑口变质花岗岩由SSW向NNE逆冲于寒武系馒头组、张夏组之上,逆冲断距大于100m。为吕梁山构造带特征研究提供详实资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吕梁山南端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伟东.吕梁山南端盘道一带早奥陶世叁山子组y段沉积缺失的地质意义[J].华北国土资源.2017

[2].杜晋锋,李屹峰,庞志斌,李腾宇,刘伟东.吕梁山南端山前西磑口逆冲推覆构造带特征[J].华北国土资源.2011

[3].上官铁梁,李晋鹏,郭东罡,孟东平.山西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

[4].李晋鹏.山西吕梁山南端植被生态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8

[5].苏俊霞,孙建华,田震平,张杰,毕润成.吕梁山南端白皮松幼林种群结构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

[6].闫明,毕润成,苏俊霞,乔秀红,辛玉梅.吕梁山南端野皂荚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7].毕润成,成亚丽,尹大泽,魏学智,李晓强.吕梁山南端白皮松的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2

标签:;  ;  ;  

吕梁山南端论文-刘伟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