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模式和效应研究

甘南藏族自治州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模式和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属于青藏高原中部牧区与东北部农林区的过渡地带,西邻青海省,南接四川省,东部逐渐向陇南过渡,北连甘肃中部的黄土高原。全区以山地和高原地貌为主,与祁连山地一起构成甘肃省境内两个海拔最高的部分,草原是其主要的自然资源。依托优势资源,以游牧方式从事的畜牧业成为甘南的产业主导。在渔猎文明时期,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思想观念依旧的情形下,游牧方式本身的弱质性不断暴露,其存在的外在条件正在消失,游牧向定居变迁成为历史的必然。就生态环境承载力而言,无论是从因子承载力来看,还是从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来看,较之以前,甘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降低,可持续发展阈值范围不断缩小,如果继续发展游牧畜牧业,甘南的草地生态环境系统将面临崩溃。基于这种状况,1986年甘南启动了关乎牧民千秋万代的大工程——游牧人口定居,游牧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是与定居项目的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实地调研表明,游牧人口定居项目应当因时因地选择完善的机制体系做保证,这一机制体系由动力、运行、稳定、效益等四大机制组成,它们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互为基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其中,若有一个或几个机制不完善,定居工程的进程都会受阻,草地生态功能加速劣变的现状将难以扭转。本文依据甘南生态功能系统分区、草地类型及其功能价值、草地利用现状、现有生态保护措施等,提出并论证了游牧人口定居的不同模式:在草畜矛盾极为尖锐的生态脆弱区引导游牧人口进行完全定居;在自然条件差异大,生态退化较轻的地区鼓励采用半定居模式;在农业发展有一定基础、草地出现一定程度退化的牧区和退化严重的高海拔牧区实施混合定居。在完善的机制体系作用下,通过采用适宜的定居模式,作为一项保障性安居工程,游牧人口定居项目将凸现积极效应,表现在生活、生产、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通过长期的实践,这些效应已有初步展现。需要强调的是,效应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并以合力的形式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甘南游牧人口定居项目实施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如再社会化问题、寺院经济问题、定居牧民的社会关系、思想认识问题等,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研究基础与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游牧人口定居的历史考察
  • 一、游牧制的形成和发展
  • 二、游牧的本质
  • 三、游牧的特点
  • 四、游牧存在的问题
  • 五、游牧到定居的变迁
  • 小结
  • 第二章游牧人口定居的理论支撑
  • 一、经济学相关理论
  • 二、生态学相关理论
  • 三、民族学相关理论
  • 四、社会学相关理论
  • 五、人口学相关理论
  • 小结
  • 第三章 甘南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 一、自然地理概况
  • 二、生态系统类型
  • 三、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甘南游牧人口定居概况
  • 一、游牧人口定居的基本动因
  •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述
  • 三、游牧人口定居的现状及规划
  • 小结
  • 第五章 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研究
  • 一、动力机制
  • 二、运行机制
  • 三、稳定机制
  • 四、效益机制
  • 五、机制体系的内在联系
  • 小结
  • 第六章 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模式选择
  • 一、生态功能分区
  • 二、游牧人口居住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三、游牧人口定居模式选择
  • 小结
  • 第七章 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效应分析
  • 一、生活效应
  • 二、生产效应
  • 三、社会效应
  • 四、生态效应
  • 五、文化效应
  • 小结
  • 第八章 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相关问题
  • 一、再社会化问题
  • 二、寺院经济
  • 三、定居牧民的社会关系
  • 四、认识问题
  • 五、草地利用问题
  • 六、人工饲草料生产问题
  • 七、生产组织的重新调整问题
  • 八、生产方式转变问题
  • 九、生活方式转变问题
  • 十、定居点建设问题
  • 十一、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 十二、资源利用方式问题
  • 十三、信息获得问题
  • 十四、牧区社会贫富差距显性化问题
  • 十五、后续保障能力问题
  • 小结
  • 第九章 推进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对策建议
  • 一、确立定居-轮牧制度
  •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三、发展现代畜牧业
  • 四、建设和保护草地生态资源
  • 五、构建游牧人口定居水平评价体系
  • 六、提高牧民素质
  • 七、发展小城镇
  • 八、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 九、丰富定居住房建设模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篇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铁岭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研究和分析[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5)
    • [2].河南省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10)
    • [3].新型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耦合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8(02)
    • [4].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天津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10)
    • [5].用地平衡与人居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关系[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4)
    • [6].基于人工干预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升研究[J]. 节能 2018(08)
    • [7].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J].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5)
    • [8].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河北省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8(05)
    • [9].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生态学报 2017(21)
    • [10].岛群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理论和方法基本框架初探[J]. 发展研究 2013(04)
    • [11].甘南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10(21)
    • [12].山东省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05)
    • [13].都汶公路沿线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J]. 测绘科学 2018(02)
    • [14].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对比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7(08)
    • [15].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异质性变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4)
    • [16].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J]. 地球与环境 2011(02)
    • [17].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定量化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海洋环境科学 2009(04)
    • [18].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09)
    • [19].基于熵权可拓决策模型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以中部六省为例[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8(05)
    • [20].玛多县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与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S1)
    • [21].城市土地资源中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北京市为例[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7(02)
    • [22].台州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8(08)
    • [23].基于面板数据的西南地区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4].广西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 2018(04)
    • [25].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8(01)
    • [26].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8)
    • [27].喀什地区生态文明与自律体系建设研究[J]. 乡村科技 2020(19)
    • [28].长江经济带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障碍因素研究[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9].旅游海岛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研究——以福州市琅岐岛为例[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08)
    • [30].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甘南州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J]. 地下水 2015(02)

    标签:;  ;  ;  ;  ;  

    甘南藏族自治州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模式和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