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我国各地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保护规划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作出简要阐述。
【关键词】环境保护;规划;分析;
近些年来,原本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在中国人口的迅猛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再加上城市建设的逐渐发展,日趋现代化的更新和升级,使得我国环境污染也迅速愈发严重。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已经导致了人们的生活区环境严重恶化,使的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为了我国环境资源与各类能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大化,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已经被摆在重要位置。文章具体的探讨工作正是基于这种现实的背景,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规划问题面临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环境保护规划方面的措施,无论从何种层面来说,都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体系分析
环境保护规划是指为使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恢复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科学合理的安排。其目的是实现整体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保证、环境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规定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最终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健康发展。
1.环保规划的地位
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环保规划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最早的环保规划仅仅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一小部分,直至后来确定了其法律地位,制定了一套成型的编制理论。“十一五”环保规划第一次以国务院的批复形式,将环保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切实发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当今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下,环保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环保规划的法律体系
现阶段,我国环保规划法律体系正处于完善阶段。早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对环保规划作出了简单规定,但没有详细指导编制和审批等工作流程。后期,国家环保部门先后出台了环保规划工作的管理办法、纲要和指南等,从技术和操作层面上指导环保规划的编制,使其逐步趋于规范化。但是,我国现在仍需要环保规划的专项法律来完善具体工作细节,明确规划的申报审批流程,切实加强环保规划的实施、验收和考核机制,细化各方的工作职责和法律责任,将环保规划规范化和法律化,便于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
二、我国环境保护规划所存在的问题
1.环境保护规划还局限于对局部的研究
由于环境保护是一项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我国的环境保护起步晚,对于环境保护规划还停留在对区域的局部化、问题的局部化、环节的局部化。首先,在规划的总体性上还无法与具体实施的地方规划相适应,在具体的实施时间和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冲突。在国家具体的环境保护规划和基层的实施机构的采取的行动和手段衔接出现问题,在具体工作的重点和问题的划分无法做到统一,这使得国家制定环境保护的目标无法实现。
2.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尚不够完善
由于决策支持系统不健全,这使得环境保护的分区规划和分类指导无法得到最大的发挥。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规划决策支持系统需要多方面的理论和数据支撑。首先,需要对收集环境保护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些对环境统计的数据涵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影响政府部门对环境部门的据侧和规划,从而影响环境保护的进程。
3.环境保护规划具体的实施手段较少
由于现阶段的经济条件的限制、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空间调控能力较弱,导致对环境保护规划采取的措施较为单一。我国的环境保护还局限于对环境污染的防治阶段,最对企业或者个人的行为只采取了禁止的行为,对企业和个人的具体要求较少,政府对于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和停留在积极引导和一些鼓励性措施上,对于这些措施具有规模小、力度低等局限性。
三对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发展的建议
1.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规划的法律机制
完善环境保护规划的法律机制是迫切的,为了我国环境工作的长远发展,一部有效可行的法律是环境保护规划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各个地方制定地方性条文,是工作者和执法者有法可依。在环境规划的申请、公众参与、许可和规划上述都已条文的形式公之于众,全面的完善环境规划的法律体系。
2.设区的市编制环境保护总体规划
运用科学的现代环境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谋篇布局,通过相关信息的反馈实现环境和城市发展以及土地使用的总体规划,缓解在环境保护中的经济增长与其相冲突的地方,对环境保护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经过上一层政府机关的审批,便于对环境保护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更能适应区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的规划内容包括相关的文本,图等的说明,以便于完成相应的指标。
3.完善监管机制
在任何工作中,监督尤为重要,这使环境规划工作能够按照相关的方针和计划切实进行,对各部门和态度和作为进行把控。在各政府部门中制定明确的责任问责制度,从而更加明确环境规划保护的作用。
4.合理布局与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问题的地域特征十分鲜明,与我国环境布局的关系密切。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功能来制定的。不同的区域功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同。规划要避免将对环境影响大的活动布置在对高功能区有影响的地方,而应将之布置在环境容量大,对高功能区无影响或影响少的地方。环境功能区划是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表述,体现了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要求。环境功能区划,从环境特征或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活动相和谐出发,规划城市环境功能区,协调环境与经济、人的关系。按照高功能区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低标准保护的原则,环境功能区划为确定不同功能的环境目标、制定详细环境规划和实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四、展望
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应该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是目前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对环境规划的保护工作上实现历史性的转变,在过去的社会中,环境是先污染后治理,以污染防治为主。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应该走在时代的前面,合理策划、合理布局,加强环境保护的进度和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责。对于环境保护规划的工作,也要有一定的约束性,制定一种中长期的规划,使目标、任务、措施等相匹配,把环境治理转化为国家意志,同时加大宣传,使社会积极响应。在环境保护规划工作的过程中,编制是政府部门的保护性措施,也是客观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在工作中务必要统筹兼顾,目标和措施要统一起来,逐渐完善环境保护的管理系统。
结束语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社会文明日益提高。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环保工作与环境问题之间的茅盾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环保规划的弊端注意暴露,比如法律效力不够、规划编制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城市环保规划流于形式,完全起不到指导环保工作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克服和治理环保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光.赵晓青.张明艳.浅谈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2).
[2]於方,董战峰,过孝民,曹东.中国环境保护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10).
[3]王宁,贾文毓.浅谈对城市规划的几点建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社会科学),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