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弹性论文-赵亚茹

电磁弹性论文-赵亚茹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磁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锈钢短纤,棉氨包纱,弹性电磁屏蔽织物,电磁屏蔽效能

电磁弹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茹[1](2019)在《基于不锈钢混纺纱的弹性电磁屏蔽织物开发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屏蔽材料是阻止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或阻止电磁波进入保护空间的一种措施。通常,采用具有一定电导率的材料实现高频电磁屏蔽,采用一定磁导率的材料实现低频电磁屏蔽。而这些材料基本都是硬质金属材料。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设备外形的多样化、服用电磁屏蔽材料等的发展,对电磁屏蔽材料提出了柔性和弹性的需求,且需要轻质和宽频。需要开发一种具有弹性的电磁屏蔽材料,即随着拉伸其电磁屏蔽效能不降低,以提高电磁屏蔽材料的尺寸适应性,满足设备外形多样化等的屏蔽需求。本课题基于不锈钢混纺纱的弹性电磁屏蔽织物开发及性能研究,以氨纶丝为芯纱,外包不锈钢/棉混纺纱或镀银纱线,形成具有弹性的导电纱线;以这些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织造成弹性电磁屏蔽织物;系统探究了弹性导电纱线、织物的力学性能,应变-电阻关系,以及应变-电磁屏蔽效能关系,预测弹性导电织物的可行性,明确织物在不同弹性伸长条件下的电磁屏蔽效能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弹性电磁屏蔽纱线制备及其应变-电阻关系研究以氨纶丝为芯纱、外包不锈钢/棉混纺纱,以及不锈钢/棉混纺纱氨纶包覆纱的方式,制备系列弹性不锈钢混纺纱线;以镀银纱线与氨纶丝并合,制备镀银复合弹性纱。采用Instron5566,对纱线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纱线的断裂强伸性以及反复拉伸下定伸长弹性回复率,研究纱线的弹性性能。采用万用表与Instron5566结合的方法,测试纱线在不同拉伸条件下的电学性能即电阻的变化,研究纱线的应变-电阻的关系。由这些数据预测制备弹性导电织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氨纶丝为芯纱,不锈钢/棉(SS/C)混纺纱为外包纱,制成的不锈钢纤维包覆纱,大大提高了纱线的弹性,但氨纶丝的存在影响不锈钢短纤间的接触,使电阻略低于同样不锈钢含量的SS/C混纺纱;纱线中不锈钢短纤对弹性有削弱作用,含量高电阻低,弹性较差。在拉伸过程中,无论处于哪个拉伸应变阶段,30%不锈钢含量的包覆纱的电阻均小于20%不锈钢含量的包覆纱。两种纱线的电阻均是随着应变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锈钢纤维在纱线中的接触状态直接影响电阻的大小。将SS/C氨包纱与棉/氨包纱或者氨纶丝合股,得到的氨并纱,电阻降低,且稳定性好。由此可知上述对弹性纱线的测试可知,制备弹性导电织物是可行的。(2)弹性电磁屏蔽织物制备及其力学和电学性能研究以上述制备的SS/C氨包纱、SS/C混纺纱、SS/C氨并纱等系列导电纱线,按照一定织造方式形成系列纬向弹性、经纬双弹性的电磁屏蔽织物,对织物的力学性能、弹性、电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探索织造方式、纱线性能及成分等对织物强伸性能、弹性等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织物的应变-电阻关系。结果表明,SS/C弹性织物的强伸性能、弹性、电学性能,受纱线的强伸性、弹性、电学性能以及织物结构的影响。在同样纱支和密度条件下,不锈钢含量分别为20%和30%时,SS/C氨包纱并合氨纶构成的弹性纱线织物,其强伸性、弹性性能相当。双弹织物的强力高于纬弹织物,并且双弹织物纬向塑性变形率较小。在拉伸过程中,由于双弹织物经纱中氨纶丝多,影响不锈钢短纤间的接触,所以其电阻高于纬弹织物。织物应变-电阻变化状态分为两种,一是随着拉伸体积电阻逐渐降低;二是随着拉伸体积电阻先增加后降低。织物应变-体积电阻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SS/C导电纱线彼此间的电接触程度的变化;二是SS/C导电纱线受力后,纱线中不锈钢纤维之间接触的紧密程度。(3)弹性电磁屏蔽织物SE效能的研究通过对SS/C氨包纱弹性导电纱线、以及由其构成的弹性导电织物的力学、弹性及电学性能的分析,明确了该类纱线和织物的弹性特点及应变-电阻特性。其中,纱线的电阻会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变化;织物的体电阻也会随着应变发生变化。这些研究对于开发电磁屏蔽弹性织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还需要通过弹性屏蔽织物的SE研究进行验证。本章采用屏蔽室法测试织物的应变-SE,明确弹性织物随着拉伸SE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SE的因素。结果表明,同一种织物,熨烫后,织物表面褶皱减少,对电磁波的散射减少,导致SE下降;对不同织物而言,SE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仅靠表面褶皱的变化来判断SE的变化。弹性不锈钢/棉电磁屏蔽织物的SE受弹性大小的影响,尤其是纱线中氨纶丝的存在,影响不锈钢短纤之间的接触,使纱线的电阻增加,导致纬弹织物的SE优于双弹织物。电磁波垂直极化测试条件下,弹性不锈钢/棉电磁屏蔽织物的应变-SE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拉伸前后SE基本一致,二是随着拉伸SE降低;而当电磁波水平极化测试时,纬向弹性织物的SE随着拉伸SE而增加。同样的,镀银纤维/氨包纱织物应变-SE也有前述叁种情况。(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9-05-01)

陈浩,朱卫东,蒋鹏,张建波,金红[2](2019)在《基于弹性介质的铝合金板材小尺寸凸角电磁成形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6014铝合金板材的V形凸角成形,开展了基于弹性介质的带驱动板的电磁成形工艺试验研究,探究磁脉冲放电、弹性介质硬度、凹模空腔真空度以及弹性介质形状尺寸等因素对铝合金薄板小尺寸凸角成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磁脉冲放电电压越大、弹性介质硬度越小、凹模空腔真空度越高,成形的凸角高度越大。并通过对弹性介质形状、尺寸和模具结构的优化,最终在放电电压为3. 5 kV、聚氨酯硬度为A90、凹模空腔真空度为3. 2 Pa的条件下获得了较为理想的V形凸角成形效果,凸角高度为2. 92 mm,凸角顶端圆角半径为R1 mm,达到了小圆角特征的成形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周震寰,徐旺,邓子辰,徐新生,徐成辉[3](2018)在《电磁弹性材料Ⅲ型界面断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磁弹性复合材料的界面断裂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辛离散有限元方法。该方法在传统有限元网格划分的基础上,将整体结构进一步划分并为2类区域,即包含裂纹尖端的近场奇异区和不包含裂纹尖端的远场非奇异区。在近场区域内建立哈密顿求解体系,通过引入解析的辛本征解函数,将该区域内大量的节点未知量转化为少量辛本征解的待定系数。远场区域内的节点未知量保持不变。该方法无需后处理程序,应力场、电场、磁场强度因子、能量释放率以及近场区域内奇异物理量的显式表达式可以同时获得。(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赵军辉,朱绪祥,沈宇平[4](2018)在《电磁超声检测各向同性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及声波模式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利用电磁超声波检测(EMAT)各向同性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方法,检测对象为CSK-ⅡA标准试样(材料为20钢),利用大功率电磁超声检测系统同时激发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3 241.20m·s-1和5 937.62m·s-1,进而得出杨氏模量和泊松系数分别为212.51GPa和0.288 1。推导出横波转为纵波的模式转换效率为9.5%,系统激发纵波的效率是系统激发横波效率的9.2%。该检测方法不需要耦合剂和打磨工件,检测表面可以有腐蚀缺陷和凹凸不平,避免了传统压电超声检测需要使用耦合剂而带来的检测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检测效率。(本文来源于《无损检测》期刊2018年11期)

赵军辉,朱绪祥,沈宇平[5](2018)在《电磁超声检测各向同性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及声波模式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介绍一种利用电磁超声波检测各向同性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方法。选择《JB/T4730-2005》CSK-ⅡA标准试样(材质为20#钢)为检测对象,利用电磁超声检测系统同时激发横波和纵波,计算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3241.20m/s和5937.62m/s,进而得出杨氏模量和泊松系数分别为212.51GPa和0.2881。推导横波转为纵波的模式转换效率为9.5%,系统激发纵波的效率是横波的9.2%。该检测方法不需要耦合剂和打磨工件,允许表面有腐锈和凹凸不平,避免传统压电超声使用耦合剂带来的检测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和检测效率。(本文来源于《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07-06)

曲华洋,谢春萍,徐伯俊,刘新金[6](2018)在《全聚赛络纺双芯纱及其弹性电磁屏蔽针织物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弹性回复性更强的防辐射针织物,在全聚纺细纱机上采用嵌入式纺纱方法纺制3种不同线密度的棉/不锈钢/氨纶双芯纱和3种对应线密度的棉/不锈钢包芯纱,设计织制成1+1罗纹组织织物,测试分析纱线的包覆效果和主要性能及织物的弹性回复性、电磁屏蔽等性能。结果表明:6种纱线包覆效果及成纱性能均良好;相比不锈钢包芯纱线织物,双芯纱织物在弹性回复和屏蔽电磁波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达到一般性民用电磁屏蔽织物的要求且能保证人体舒适性,这种新结构纱线在全聚纺设备上生产是可行的;开发弹性电磁屏蔽织物时,不仅要合理选择长丝预牵伸倍数等工艺参数,还要考虑到织物的服用性、耐久性及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艳红,杨潍旭[7](2018)在《四边简支电磁热弹性层合正交双曲壳的拉式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电磁热弹性的本构方程,进一步以相关文献为依据建立了其增维形式的本构关系,推导了电磁热弹性材料正交双曲壳的齐次状态方程。然后,通过对齐次状态方程进行了拉氏变换,得到了复杂的高次项多项式形式的系数矩阵。考虑到逆变换的方便性和求解效率问题,对拉氏变换后的系数矩阵中复杂的高次项多项式进行了分式分离处理。最后通过数值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其求解效率与精细积分法相当。(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8年03期)

刘灵灵,冯文杰[8](2017)在《含Dugdale塑性区硬币型裂纹的电磁弹性柱断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把Dugdale塑性区模型假设推广应用到有限尺寸电磁弹性材料的断裂问题分析中,研究了含硬币型裂纹电磁弹性柱的断裂问题。采用电磁渗透的裂纹面边界条件,利用势函数理论和Hankel积分变换等方法,最终把边值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分段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利用逐次逼近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求解,获得了与传统线弹性断裂力学有明显不同的非奇异场解,给出了影响塑性区宽度的因素,同时讨论了施加的力-电-磁载荷、结构几何尺寸对裂纹张开位移的影响规律。数值结果表明:塑性区宽度随着远场载荷的增加而增大;当远场施加相同的机械载荷、裂纹半径与电磁弹性柱半径的比值不变时,负的电磁载荷比正的电磁载荷更容易引起裂纹的扩展。本文所得结论可为电磁元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A)》期刊2017-08-13)

刘灵灵[9](2017)在《含硬币型裂纹电磁弹性柱断裂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弹性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因其独特的磁电耦合效应,在智能驱动器、换能器、传感器、致动器等的制作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该类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常含有裂纹,故关于该类材料断裂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许多力学工作者的热点研究方向。目前,虽然电磁弹性材料断裂力学问题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这些工作主要关注的是反平面和平面断裂问题,对于更接近真实情况的叁维断裂问题,随着材料参数和控制方程个数的增多,加大了数学求解上的困难,故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将考虑叁维断裂问题中的一种特殊情况—硬币型裂纹问题,对含有硬币型裂纹的电磁弹性柱的断裂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其断裂规律,为设计和制造具有柱体形状的电磁元器件提供理论参考。首先,研究了含电磁穿透硬币型裂纹的径向尺寸有限的电磁弹性柱在力-电-磁载荷作用下的断裂问题。考虑两种电磁弹性柱侧面边界条件,利用势函数理论和Hankel积分变换技术,将混合边值问题化为求解一对对偶积分方程,并进一步转化为求解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利用高斯积分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裂纹尖端各种场强度因子的表达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几何尺寸、侧面边界条件对断裂特性有显着影响;考虑电磁穿透模型,电磁载荷是促进还是抑制裂纹扩展取决于远场施加的机械载荷为应力或应变。其次,研究了含电磁半穿透硬币型裂纹的电磁弹性柱在力-电-磁载荷作用下的断裂问题。通过引入叁个辅助函数,最终将所研究的混合边值问题转化为求解叁个耦合的非线性Fredholm积分方程组,获得了各种场强度因子的表达式,给出了结构几何尺寸、电磁载荷、裂纹内介质的电容率和磁导率对裂纹张开位移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裂纹面电磁边界条件对裂纹扩展有重要影响;电磁弹性材料的断裂韧性与施加的电磁场的方向有关;电磁穿透和电磁不穿透模型可看作是本问题的两种特殊情况。再次,研究了含硬币型裂纹的电磁弹性柱在热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瞬态断裂问题。采用电磁半穿透裂纹面边界条件,假设电磁弹性柱的外表面为自由表面,首先给出无裂纹的电磁弹性柱在瞬时热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温度场,进而根据迭加原理,将温度场在裂纹面处产生的热应力、电位移和磁感应强度反向加在含硬币型裂纹的电磁弹性柱的裂纹面上,从而形成了力-电-磁耦合的混合边值问题。经过复杂的数学推导,最终给出了各种场强度因子的表达式,并讨论了热冲击时间、结构几何尺寸、裂纹面电磁边界条件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给定电磁弹性柱尺寸,裂纹半径越大裂纹越容易扩展;在裂纹最不稳定的时刻,考虑相同的裂纹半径与电磁弹性柱半径的比值,电磁穿透型裂纹最容易扩展;最后,研究了含Dugdale塑性区硬币型裂纹的电磁弹性柱在力-电-磁载荷作用下的断裂问题。采用电磁穿透的裂纹面边界条件,问题最终转化为求解一个分段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借助于逐次逼近的数值计算方法,获得了影响塑性区宽度的因素,同时给出了力-电-磁载荷、裂纹尺寸等对裂纹张开位移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远场施加的力-电-磁载荷、结构几何尺寸对塑性区宽度有明显影响;远场施加相同的机械载荷,负的电磁载荷更易引起裂纹的扩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李占华[10](2017)在《电磁监测卫星伸杆机构弹性卷筒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来源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针对电磁监测卫星卷筒式空间展开机构的核心部件弹性卷筒,以我国首颗自主研制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在轨飞行应用需求为背景(应用情况见附录),对弹性卷筒的制备、性能及相关应用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相关技术的研发对我国新型空间展开机构的应用与推广极具价值。目前,弹性卷筒所采用成形工艺通过了航天院的"工艺鉴定",弹性卷筒成形设备、自动收拢设备、弹性卷筒产品均已通过任务方的验收,所得弹性卷筒样件很好的满足了任务方的使用要求,并在卫星中获得了采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提出了拉压复合连续弯曲成形(CSPB)的方法,以冷成形方式制备弹性卷筒,解决了此类制件以传统工艺在冷成形后再进行稳定化处理时,较大影响制件尺寸精度而使其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对CSPB成形弹性卷筒过程中的应力、应变与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等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太空环境热循环模拟与自然时效处理试验对所得弹性卷筒的在轨服役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SPB方法对冷成形弹性卷筒的残余应力形成了有效控制,所得弹性卷筒很好的满足了卫星飞行应用的稳定性需求。并针对CSPB成形法,建立了服从Hill' 48各向异性屈服准则的理论分析模型。对弹性卷筒成形设备包括开卷机、纠偏辊组、成形模具、收卷机等结构的实现形式与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国内首套弹性卷筒成形设备的开发,解决了无张力辊下后张力的恒定控制与大侧向力下带材的纠偏控制等问题。利用成形设备对弹性卷筒成形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在国内首次成功得到了性能优异的6m弹性卷筒制件。以试验为主并结合数值模拟的方式,对CSPB工艺成形弹性卷筒的工艺过程与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关键工艺参数模具间隙、成形角、后张力、成形速度、模具圆角、纠偏力、带宽、带厚等对成形过程与成形直径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模具间隙为弹性卷筒成形直径的主控因素,其自然螺旋角由成形角所决定。在成形速率小于700mm·min-1,后张力300N~1700N范围内,较小的凸模圆角半径0.5mm下,更有利于成形直径的精确控制。提出了储簧筒旋转与轴向压缩复合动作原理,对弹性卷筒自动收拢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原理下的运动学模型,给出了关键收拢工艺参数的数值协调关系式。完成了自动收拢设备的研发。利用设备建立了部分参数匹配性数据,实现了 6m弹性卷筒的自动收拢,经测试,收拢结果达到了精确自动收拢的目的。对弹性卷筒的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弹性卷筒的外观形貌参数直径与螺旋角,关键服役性能参数驱动力、弯曲刚度、指向性等进行了性能测试分析,对影响以上性能的关键因素及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PB工艺所得弹性卷筒在衰减段内具有近似恒定的力学输出,具有与等壁厚薄壁管相近的弯曲刚度与指向性,小于0.5°的指向角,具有优异的展开驱动、在轨支撑与顶端定位能力。带宽、带厚、自然螺旋角的增加或自然直径的减小在整体上有利于弹性卷筒关键服役性能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7-05-26)

电磁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6014铝合金板材的V形凸角成形,开展了基于弹性介质的带驱动板的电磁成形工艺试验研究,探究磁脉冲放电、弹性介质硬度、凹模空腔真空度以及弹性介质形状尺寸等因素对铝合金薄板小尺寸凸角成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磁脉冲放电电压越大、弹性介质硬度越小、凹模空腔真空度越高,成形的凸角高度越大。并通过对弹性介质形状、尺寸和模具结构的优化,最终在放电电压为3. 5 kV、聚氨酯硬度为A90、凹模空腔真空度为3. 2 Pa的条件下获得了较为理想的V形凸角成形效果,凸角高度为2. 92 mm,凸角顶端圆角半径为R1 mm,达到了小圆角特征的成形精度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磁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亚茹.基于不锈钢混纺纱的弹性电磁屏蔽织物开发及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9

[2].陈浩,朱卫东,蒋鹏,张建波,金红.基于弹性介质的铝合金板材小尺寸凸角电磁成形试验研究[J].锻压技术.2019

[3].周震寰,徐旺,邓子辰,徐新生,徐成辉.电磁弹性材料Ⅲ型界面断裂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

[4].赵军辉,朱绪祥,沈宇平.电磁超声检测各向同性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及声波模式转换[J].无损检测.2018

[5].赵军辉,朱绪祥,沈宇平.电磁超声检测各向同性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及声波模式转换[C].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论文集.2018

[6].曲华洋,谢春萍,徐伯俊,刘新金.全聚赛络纺双芯纱及其弹性电磁屏蔽针织物的制备[J].纺织学报.2018

[7].刘艳红,杨潍旭.四边简支电磁热弹性层合正交双曲壳的拉式解[J].机械强度.2018

[8].刘灵灵,冯文杰.含Dugdale塑性区硬币型裂纹的电磁弹性柱断裂分析[C].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A).2017

[9].刘灵灵.含硬币型裂纹电磁弹性柱断裂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10].李占华.电磁监测卫星伸杆机构弹性卷筒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

标签:;  ;  ;  ;  

电磁弹性论文-赵亚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