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是一类由于瓣膜功能障碍引起血液反流,淤积所引起的下肢静脉系统持续性高压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由此所引发的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和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等症状。据报道,我国每年有新增病例约120万人。该疾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容易复发。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此类疾病,手术大都针对静脉瓣膜进行处理,以达到促进血液回流,纠正下肢静脉系统持续性高压的目的。由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所以学者们提出设计瓣膜替代物的治疗设想。Ackroyd提出同种异体移植静脉瓣膜;Rosenbloom提出将静脉内膜的全部或部分向腔内翻转形成一个瓣膜样结构来替代瓣膜;Taheri SA利用不锈钢、钛合金等,制造人工瓣膜;另外还有学者利用组织工程构建瓣膜支架,然后置入培养的静脉内皮细胞来替代瓣膜。这些方法目前都还处于实验阶段,其短期效果往往令人满意,但长期植入后血栓形成、内皮增生、植入物老化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一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的探索性研究材料和方法:提出一种替代下肢深静脉瓣膜的新设想——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一种放置于静脉壁外侧的有规律的静脉压迫装置,该实验从流体力学的特性方面证实该设想的可行性。利用血液在流动过程中对血管壁压力的差异,设计了阻断点和受压点,两者通过不等臂杠杆连接,固定于包裹囊内,整个装置如袖套式安置在静脉壁外。当液体顺行或逆行流动时,液体对阻断点和受压点传递不同压力,产生了不同的力矩,而通过力矩的大小来控制瓣膜的开或关。根据上述原理制作了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的模型。应用充满生理盐水的体外模拟循环回路对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模型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测试分为顺向和逆向两组,在克服后负荷压强为1.96kPa(200mmH2O)情况下,分别从0mmH2O压力差开始,每隔20mmH2O递增,测量通过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的生理盐水流量,每个压力差值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当瓣膜两端顺向的压强差为4.90kPa(500mmH2O)时,流量可达0.549L/min;当瓣膜两端逆向的压强差为4.90kPa(500mmH2O)时,流量为0.028L/min,顺向压差的流量大于逆向压差的流量。二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的急性期实验研究材料和方法:设计一种放置在静脉壁外的人造瓣膜,验证该人造瓣膜的抗返流作用。取杂交犬6条,全身肝素化,采用显微操作方法破坏每条犬的双侧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膕静脉内的生理瓣膜,构建下肢返流性疾病的动物模型。随机选择一侧髂总静脉安置人造瓣膜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作为对照组,术后行上行性和下行性静脉造影检查人造瓣膜功能。三天后处死动物,从大体形态下观察静脉内膜的变化以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上行性静脉造影显示实验组血流通畅,下行性静脉造影显示实验组没有明显返流,而对照组出现明显返流。三天后解剖发现双侧髂总静脉内无明显血栓形成。【结论】1.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在体外模拟实验过程中能够选择性阻断血流,对顺向血流阻力较小,而对逆向血流阻力较大;2.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植入动物体内后,在急性期内可以替代瓣膜的功能,防止血液逆流,同时顺向血流能顺畅通过该人造瓣膜;3.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保持了静脉内膜的完整性,术后短期内可避免血栓形成;4.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长期植入后引起的组织相容性、腔内血栓形成以及纤维包裹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造瓣膜瓣周漏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致溶血的预防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19(17)
- [2].天使之恨[J]. 今古传奇(故事月末) 2012(05)
- [3].一种新型机械心脏双叶瓣抗血栓动物实验观察[J].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2(01)
- [4].1例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内外科联合救治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