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论文摘要

本文试图从主要内容、传播方式和态度立场等方面,重新解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历史面貌和风格特征,并对《学灯》等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报纸副刊之历史地位及当时副刊与杂志之关系进行再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学灯》为代表的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报纸副刊的出现,是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要求。从外部因素看,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存在问题客观上向新的报刊媒介发出了接续和扩大传播力量的要求;副刊参与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报业发展的历史选择。从内部因素看,《学灯》以最早传播新文化的副刊出现,是五四新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刊物之一,体现了研究系在遭受政治挫折后转向思想文化领域的努力。《学灯》在传播内容上表现出坚守文化本位的风格,填补了1919年五四事件前后新文化运动在报刊宣传上的部分空档,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学灯》最早从教育入手参与新文化运动,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图景。《学灯》以学术研究为特色建设新文化,从根本上构筑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文化根基。紧接着,它还扩大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是新诗的创作和研讨中心,也担任过现代文学直接扶持者的重要角色。《学灯》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坚守,以及它对新文化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使其成为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学灯》以构建公共论坛为主要传播方式,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针对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学灯》确立了作为新文化运动公共论坛的自我定位,采取开放的编辑方式,广泛吸纳新文化界的各种言论。创办名牌栏目和设置讨论议题是《学灯》使用的主要方法,它们有利于培育开放、平等的公共讨论空间并实现读者的意见汇聚。通过构建公共论坛,《学灯》聚集了一批以知识阶层为主的读者和作者群,它自身也成为了新文化人的联系纽带。但这个公共论坛是有局限性的。《学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采取的渐进态度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启蒙方式,为新文化运动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文化动力。在关于新旧文化的讨论中,《学灯》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新旧文化的关系;在新文化运动高歌猛进的发展过程中,《学灯》能较早地反对运动中的各种激进做法,并探索前进的思路,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的结论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学灯》是一份通过传播新思想和新文艺来开展新文化建设的进步刊物,它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在新文化运动的关键时刻和重要方面都发挥过主动引领运动深入发展的作用。在运动的深化阶段,副刊对新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它作为一股独立的媒介力量,与杂志一道共同推动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关于本论题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学灯》的崛起
  • 第一节 副刊的参与是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需要
  • 一、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功绩与问题
  • 二、副刊参与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报业发展的历史选择
  • 第二节 《学灯》的出现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 一、研究系脱胎于政治的文化努力
  • 二、《学灯》:最早传播新文化的报纸副刊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文化本位的坚守
  • 第一节 从教育入手参与新文化建设
  • 一、发端于新文化建设的教育情结
  • 二、推动教育事业的努力
  • 第二节 以学术研究构筑新文化根基
  • 一、最早引入学术研究的报纸副刊
  • 二、西方学术文化传播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扩大文学革命成果
  • 一、建立新诗的创作与研讨中心
  • 二、扶持现代文学建设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公共论坛的构建
  • 第一节 新文化建设的公共论坛
  • 一、公共论坛是近代中国报刊的传统
  • 二、《学灯》作为公共论坛的角色定位
  • 第二节 公共论坛的构建之一:培育名牌栏目
  • 一、名牌栏目的产生与成熟
  • 二、运作原则与风格特点
  • 第三节 公共论坛的构建之二:开展议题讨论
  • 一、议题讨论的启蒙意义
  • 二、议题的生成方式
  • 第四节 公共论坛:新文化人的联系纽带
  • 一、公共论坛的主体构成
  • 二、公共论坛的主要作用
  • 三、公共论坛的有限性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渐进式启蒙:五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
  • 第一节 从激进到渐进的策略转向
  • 一、《新青年》与激进式启蒙
  • 二、《学灯》与渐进式启蒙
  • 第二节 渐进式启蒙的具体表现
  • 一、对待新文化:以研究为中心
  • 二、对待旧文化:"冷处理"
  • 三、文化争论中的理性态度
  • 第三节 深化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与探索
  • 一、反思新文化运动问题:广泛性与针对性并存
  • 二、探索新文化运动出路:多角度与深挖掘并举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学灯》之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 注释
  • 附录
  • 附录一:《时事新报》及《学灯》部分重要启事
  • 附录二:张东荪谈报刊与舆论的部分评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批评者到“同路人”:五四前《学灯》对《新青年》态度的转变[J]. 社会科学研究 2015(06)
    • [2].新文化运动中《学灯》的编辑理念与实践[J]. 青年记者 2019(29)
    • [3].《学灯》编辑群在五四新诗传播中的贡献与意义[J]. 出版发行研究 2012(03)
    • [4].鲁迅与《时事新报·学灯》[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1)
    • [5].新文化运动在江南的传承:《学灯》社会关系网分析[J]. 国际新闻界 2010(09)
    • [6].俞颂华与《时事新报》副刊《学灯》[J]. 编辑之友 2009(11)
    • [7].新青年遭遇“旧”婚约——以1919年底《学灯》讨论为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8].传承与建设:《学灯》编辑群与五四新文学[J]. 编辑之友 2012(06)
    • [9].从“人缘”结构重估《学灯》价值——媒介知识分子、社群与《时事新报,学灯》[J]. 编辑学刊 2009(02)
    • [10].《学灯》与中国现代小说的传播——兼论《学灯》对当下报纸副刊创办的启示意义[J]. 当代文坛 2011(05)

    标签:;  ;  ;  ;  

    《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