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赤潮藻的分子标识及荧光原位杂(FISH)技术在检测赤潮藻中的应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海洋生物学
作者: 张宝玉
导师: 王广策
关键词: 赤潮,东海原甲藻,海洋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尖刺拟菱形藻,系统进化,探针,荧光原位杂交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赤潮(Red tide)现象在近 20 年中的发生频率、强度以及地理分布都在逐渐增加,它对国民经济、人类健康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使得赤潮现象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研究赤潮,进而预防和控制赤潮,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明确引发赤潮的物种。最近几年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海洋浮游植物,特别是对赤潮藻的研究证实它们已成为微型藻类形态特征观察研究的重要补充手段。 本论文通过对一些原甲藻株和硅藻藻株的 ITS 序列、5.8S rDNA 或 LSU rDNA进行 PCR 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在 NCBI 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序列的比对及相似性分析采用软件 Bioedit、DNAStar、Phylip3.5、Mega 2.0 等,系统进化关系分析采用 NJ(Neighbor Joining)法构建系统进化树。核酸序列的获得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一些通过形态鉴定的赤潮藻的命名进行验证,更重要的是找出引发赤潮的主要物种的特异性序列或区域,为下一步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是 FISH 技术中设计种特异性探针提供更多的选择区域。研究结果如下: 1. 采用 ITS 和 5.8S rDNA 序列研究 2 株海洋原甲藻和 3 株海洋硅藻 (1)海洋原甲藻 APBM(Prorocentrum micans APBM)的 ITS 和 5.8S rDNA 的长度为 631bp,而东海原甲藻(P. donghaiense)的相应部位的碱基长度为 552bp;东海原甲藻与从 GenBank 中获得的微小原甲藻相似程度较高为 88%,与甲藻属其它原甲藻相似程度较低(约 60-70%);本文研究的海洋原甲藻 APBM 的 ITS 序列与其它原甲藻相似程度都较低(约 30%左右)。用 ITS1 或 ITS2 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与用 ITS+5.8S rDNA 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反映的结果基本一致,系统进化树反映的结果与序列相似性的结果基本一致。5.8S 区因过于保守似乎不适于构建系统树反映种下的亲缘关系。 (2)尖刺拟菱形藻的 ITS 和 5.8S rDNA 全长为 693bp,SK-1(分离自东海赤潮爆发区)测序得到715bp;SK-2(分离自青岛养殖场) 的ITS和5.8S长度为331bp。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赤潮简介
二.赤潮研究的主要趋势及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情况
三.赤潮藻的分类研究现状
四.rDNA 及 ITS 序列在海洋浮游植物分类和定量检测方面的应用
五.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赤潮藻分子标识
第一节:2株原甲藻的LSU rDNA 全长序列及ITS 区和5.85 rDNA 序列的获得及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第二节:3 株赤潮硅藻的5.85 rDNA 及转录间隔区(ITS)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第三节:一株赤潮甲藻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和5.85 rDNA 序列的克隆
第四节:两株原甲藻LSU rDNA 全序列的获得与分析
第三章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检测赤潮微藻方面的应用简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
第一节: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鉴定2 株赤潮甲藻
第二节: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鉴定2 株赤潮硅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接受的文章及申请的专利情况
发布时间: 2005-07-05
参考文献
- [1].有害赤潮藻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早期发育和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种群数量的影响[D]. 王丽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
- [2].赤潮藻对营养盐的吸收及生长和相关特性研究[D]. 石岩峻.北京化工大学2004
- [3].新型表面活性剂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研究[D]. 吴萍.中国海洋大学2005
- [4].光照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赤潮藻类生长的影响[D]. 孙霞.中国海洋大学2005
- [5].大型海藻孔石莼对赤潮微藻克生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克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D]. 金秋.中国海洋大学2005
- [6].渤海赤潮生态系统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D]. 黄东卫.天津大学2004
- [7].典型赤潮藻对磷的生态生理响应[D]. 欧林坚.厦门大学2006
- [8].浮游生态系统非线性动力学与赤潮的预测预警研究[D]. 冯剑丰.天津大学2005
- [9].东海大规模赤潮对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D]. 张利永.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
- [10].浮游植物时空发展的非线性特点与赤潮的关系研究[D]. 杨珏.河海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东海三种重要赤潮藻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D]. 袁健.中国海洋大学2012
- [2].我国典型海域营养盐特征对赤潮形成的影响及赤潮防治方法研究[D]. 宋秀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
- [3].赤潮藻对营养盐的吸收及生长和相关特性研究[D]. 石岩峻.北京化工大学2004
- [4].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的生物、化学抑制作用研究[D]. 龚良玉.中国海洋大学2005
- [5].光照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赤潮藻类生长的影响[D]. 孙霞.中国海洋大学2005
- [6].东海典型赤潮藻检测的荧光光谱特征研究[D]. 张前前.中国海洋大学2005
- [7].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的建立及对十二种常见赤潮藻的检测[D]. 甄毓.中国海洋大学2006
- [8].赤潮生物的分子探针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侯建军.厦门大学2006
- [9].几种赤潮微藻的形态和系统进化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D]. 陈国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
- [10].亚历山大藻分子鉴定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研究[D]. 唐祥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
标签:赤潮论文; 东海原甲藻论文; 海洋原甲藻论文; 中肋骨条藻论文; 尖刺拟菱形藻论文; 系统进化论文; 探针论文; 荧光原位杂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