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赵占魁运动。赵占魁是陕甘宁边区工业战线的著名劳动英雄,被称为以主人翁态度做工的新式劳动者。赵占魁运动主要在边区公营工厂中展开,是促进边区工业生产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大生产运动的产物、劳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运动,主要是要求广大职工学习赵占魁把革命放在第一位,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新道德观念和热爱工厂,厉行节约,提高生产质量的劳动态度,从而以主人翁的责任把工厂看成自己的事业一样来经营爱护,提高劳动标准和思想政治觉悟,使广大职工用新的劳动态度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和整个革命事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赵占魁运动是发展工业生产的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成为边区工人运动的新内容和新方向。赵占魁运动从1942年10月持续至1947年2月,根据革命任务和运动本身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普遍开展阶段。经过发动和对存在问题的研究和总结,运动在1943年“五一”前后普遍开展起来,形成生产竞赛;第二,形成高潮阶段。1944年“五一”后,掀起赵占魁运动的新高潮,其新内容是将提高工人革命品质、提高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技术与降低成本相统一,并进行工业生产新的大竞赛;第三,深入开展至结束。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中,赵占魁运动继续开展,深入发展,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赵占魁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第一,提高了工人的阶级觉悟和思想素质,转变了劳动态度,为开展大生产运动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第二,有力支援了战争、巩固了边区、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培养了一大批劳动英雄模范、积极分子和优秀的领导干部,为生产和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第四,诠释了革命新英雄主义的深刻内涵,造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赵占魁运动的经验,从领导工作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运动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导,各工厂行政、党委和工会三位一体加强领导;二是运用正确的领导方法。抓住主要矛盾、依靠积极分子,个别推动一般以及对运动进行定期检查和总结。赵占魁运动对今天的现实启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倡树立新的英雄观和劳动观,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二是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延安妇女劳动英雄与新中国妇女的诞生[J]. 妇女研究论丛 2020(03)
- [2].《特等劳动英雄李永像》[J]. 美术研究 2018(02)
- [3].《特等劳动英雄李永像》[J]. 长江文艺 2016(20)
- [4].身份、角色与图像——1940年代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形象的塑造逻辑[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8(03)
- [5].为英雄造像——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的图像、身份与角色[J]. 艺术收藏与鉴赏 2020(01)
- [6].劳动英雄郝二蛮[J]. 山西老年 2016(06)
- [7].全面抗战时期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作用考察——以陇东、关中两分区为中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 [8].庆城县博物馆馆藏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劳动英雄”木奖匾探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09)
- [9].1943年在延安召开的劳模盛会[J]. 工会信息 2017(02)
- [10].1944年,延安再次召开劳模盛会[J]. 工会信息 2017(04)
- [11].战时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模运动[J]. 安徽史学 2011(01)
- [12].从“英模速写”到“劳模”图式的构建——谈吴作人《特等劳动英雄李永像》的创作[J]. 荣宝斋 2015(11)
- [13].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述论[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05)
- [14].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模表彰大会的召开及历史意义[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5].抗战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大批劳模[J]. 工会信息 2016(29)
- [16].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及其意义[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17].太行区的第二届群英会[J]. 文史月刊 2019(02)
- [18].张富贵:黄土地里走出的劳动英雄[J]. 党员干部之友 2016(08)
- [19].对联红我夕阳年[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08(04)
- [20].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日报》劳动英雄话语及其功能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17(10)
- [21].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启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22].两次劳模盛会的巨大历史意义[J]. 工会信息 2017(06)
- [23].近20年来国内关于劳模的研究述评[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05)
- [24].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0(02)
- [25].延安时期劳模表彰运动的实际功效——以吴满有形象的建构及影响为例[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3(02)
- [26].英雄的终结——吴满有“投敌”的历史真相[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7].三位劳模的故事[J]. 世界博览 2009(19)
- [28].新湘評論设计制作[J]. 新湘评论 2017(08)
- [29].华北及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女性英模的生活[J]. 安徽史学 2016(05)
- [30].陕甘宁边区时期文艺界对劳模的宣传[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