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互动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然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互动教学中存在课堂互动低效或是无效的现象,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互动需求的无视或是忽视。本文尝试从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互动,深入分析影响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各项因素,研究促进学生互动需求的生成的策略,使课堂互动走向有效,使学生的思想在课堂内外动起来,实现学生由学习被动者到主动者乃至创造者的飞跃,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追求共同发展。本文着重展开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理解:包含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概念界定,一般表现和实质内涵。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是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环境中教师基于课程的特点,充分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生活经验、认知特点,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给学生话语权,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老师平等的交流与互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创造力等内在的互动需求要素,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关注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三维互动活动,深化互动的内容,聚焦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价值互动和行为互动,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2.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目前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互动中存在零需求、假需求、藏需求、浅需求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深入分析影响学生课堂互动需求生成的相关因素。有互动组织者的影响、互动内容的影响、互动环境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的因素的存在。3.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策略:(1)努力确立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使师生在课堂中悄然相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感悟,强调建立新的学习方式;(2)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互动内容,立足学生真实的起点;借助多样化互动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互动需求。(3)确立互动时机意识,即时掌控互动时机,将互动推向深远;(4)营造润泽、自然的课堂环境,借助媒体烘托,创设宽松的课堂情境,树立新型教师形象,传达和谐安全的情感。(5)合理调节互动过程,优化学生的互动需求,通过规范互动活动使互动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调控互动方向使互动始终围绕主题展开,重视互动评价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能动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新视角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现状
  • (三)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关注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必要性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回顾
  • (一) 文献综述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概念与表征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概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生态表现
  • 1.互动需求启动阶段——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质疑
  • 2.互动需求的辐射阶段——师生群体间的自然联动
  • 3.互动需求的情感融合阶段——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真情感动
  • 4.互动需求的精神交流阶段——师生多元价值观的激烈碰撞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实质
  • 1.学生主体意识的苏醒
  • 2.课堂平等对话的发生
  • 3.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生的互动需求现状与特点
  • 1.面面相觑"零需求"
  • 2.众口一词"假需求"
  • 3.话语失衡"藏需求"
  • 4.蜻蜓点水"浅需求"
  • 二、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因素分析
  • 1.互动组织者的影响
  • 2.互动内容的影响
  • 3.互动环境的影响
  • 4.学生自身的因素
  • 第三章 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的策略
  • 一、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使师生悄然相遇
  • 1.被无视的"我与你"的关系
  • 2.课堂互动——使师生相遇
  • 二、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互动中展现自我
  • 1.学习认知方面
  • 2.情感体验方面
  • 3.自我评价方面
  • 三、互动内容的精心设计——在情境中获得意义
  • 1.贴近学生实际,立足真实起点
  • 2.创设互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 四、互动时机的即时掌控——将互动推向深远
  • 1.互动时机意识的确立
  • 2.互动时机的把握
  • 五、互动环境的潜移默化——润泽温馨的课堂氛围
  • 1.背造润泽、自然的课堂环境
  • 2.借助媒体烘托,创设宽松的课堂情境
  • 3.新型教师形象,传达和谐安全的情感
  • 六、互动过程的合理调节——优化学生的互动需求
  • 1.规范互动活动——使互动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 2.调控互动方向——使互动始终围绕主题展开
  • 3.重视互动评价——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能动性
  • 附录一:教学设计《当我们有了手机之后。。。》
  • 附录二:2007——2010年教师发表文章汇总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倡导的教学方式[J]. 教育革新 2012(12)
    • [2].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为学生搭建施展个人才能的平台[J]. 教育革新 2009(08)
    • [3].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的探索[J]. 教育革新 2012(06)
    • [4].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 [5].思维导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应用——以沪教版八年级《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为例[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9(05)
    • [6].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追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才智 2020(10)
    • [7].初中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有效性研究[J]. 理论观察 2018(12)
    • [8].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路径探究[J]. 新西部 2018(06)
    • [9].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加强师生互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7)
    • [10].努力缩小城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差距[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8(12)
    • [11].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学习高效性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6(12)
    • [12].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2)
    • [13].浅谈互动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 人才资源开发 2016(18)
    • [14].初中思想品德课宪法教育探析[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
    • [15].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4)
    • [16].学知、导情、达意、践行——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业设计[J]. 才智 2016(34)
    • [17].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对话教学初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 [18].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
    • [19].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性思考[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7(03)
    • [20].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责任意识教育[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07)
    • [21].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才智 2017(14)
    • [22].浅议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J]. 农家参谋 2017(12)
    • [2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融合[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0)
    • [24].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才智 2017(09)
    • [25].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重视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J]. 才智 2017(23)
    • [26].浅谈设计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业的策略[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08)
    • [27].“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12)
    • [28].论劳动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意义[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01)
    • [29].活用导学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效率[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05)
    • [30].初中思想品德课安全教育改进对策[J]. 亚太教育 2016(12)

    标签:;  ;  ;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