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TiO2纳米结构分离膜及电极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

功能性TiO2纳米结构分离膜及电极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传统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催化剂应用形式方面存在诸多不可克服的制约因素,如粉末光催化剂容易流失、分离回收困难、固载后光催化活性降低等。为了克服单个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将光催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或电化学技术)耦合可从不同角度很好地解决此类难题。为此,应用溶胶-凝胶法以不同无机膜作为载体制备了集光催化和膜分离一体化功能的TiO2复合分离膜;应用阳极氧化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TiO2纳米结构膜电极,并对随后TiO2光催化复合分离膜和TiO2纳米结构膜电极在耦合工艺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系统地调查和研究。本论文围绕以上研究内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应用溶胶-凝胶法,以管状ZrO2无机膜为载体制备了无开裂的TiO2/ZrO2复合分离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溶胶中PEG(2000)的添加量及涂膜次数,我们能够很好地控制随后TiO2/ZrO2复合分离膜的孔径,进而达到控制复合膜通量和截留率的目的。实验发现,溶胶中添加1.0g PEG(2000),5次涂膜制备的复合分离膜对不同分子量PEG的截留都较低,这主要归因于所制备的复合膜孔径较大(100~200 nm)。以染料直接黑168作为模型污染物(100 mg/L),实验运行400 min后,通过光催化和膜分离耦合技术,染料的去除达到52%以上,对比单独膜分离(20%)及单独光催化(35%)操作明显提高。但是因为所制备的复合膜孔径较大、采用外压式十字流过滤方式污染物与TiO2光催化剂接触时间较短及反应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等,因此即使通过耦合工艺染料的去除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2)应用溶胶-凝胶法,以Al2O3无机膜片(平均孔径200 nm)作为载体,制备了孔径为50~100 nm的功能性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用染料直接黑168和酸性橙Ⅱ作为模型污染物,采用抽真空提供过滤驱动力的方式,对复合膜的截留能力、光催化能力及耦合2种技术处理染料的能力进行了考察。XRD分析表明,复合膜中TiO2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2 nm,其中锐钛矿相占86%,金红石相占14%。在有H2O2辅助的条件下,通过耦合工艺处理400 min,直接黑168的去除效率达到84%,与单独光催化(73%)和单独膜分离(64%)相比较,这种耦合工艺使染料去除效率明显提高。耦合工艺条件下复合膜6次重复使用实验表明,染料的去除效率可保持在65%以上,且复合膜孔结构稳定,没有明显地损坏,稳定性较好。(3)应用溶胶-凝胶法,以Al2O3无机膜片(平均孔径200 nm)作为载体,制备了孔径为1.4~10 nm的Si掺杂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用染料直接黑168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模型污染物,采用抽真空提供过滤驱动力的方式,对Si掺杂复合膜的截留能力、光催化能力及耦合光催化和膜分离工艺处理污染物的能力进行了评价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Si的掺杂,一方面提高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从而抑制了复合膜中TiO2从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换及TiO2晶粒的生长(保持在7.0 nm左右),这对提高随后复合膜的机械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Si掺杂复合分离膜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优异的表面亲水特性,这对预防膜污染、提高膜通量具有重要意义。应用20%Si-TiO2/Al2O3复合分离膜,通过耦合工艺,直接黑168的去除效率达到85%以上,SDBS的去除达到89%,对比单独的光催化和膜分离都明显提高。此外,在有UV光存在时,Si掺杂复合分离膜稳态渗透通量对比没有UV光时提高了将近9 L/m2·h。以上实验结果都表明,20%Si-TiO2/Al2O3复合分离膜同时具有光催化、膜分离、预防膜污染和提高膜通量的多功能。两种技术耦合后,具有明显地耦合协同效应。(4)应用阳极氧化法和水热合成法,以金属钛片为基体,制备了TiO2纳米结构电极。光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的光电流响应主要由纳米管管壁横截面积决定(即有效电极光照面积)。电极的光电催化反应电阻(R=k/Jsph+R0=RI+R0)通过简单的光电化学方法测定,用来表达纳米管电极的光电子传输特性。其中,变化的电阻成份(RI)被发现与电极的饱和光电流成反比,其值依赖于实验条件(如光强等);不变的电阻成份(R0)是纳米管电极的一个内在特性,它代表了TiO2催化剂晶体边界及催化剂与基体界面之间欧姆接触电阻的总和;k值大小代表了光电子从TiO2光催化剂层中去除的难易程度。电解质溶液pH变化能够影响纳米管电极表面所带基团物种种类及光电子存在的能级状态,因此影响了最终TiO2纳米管电极对水和有机物的光电催化活性。通过控制水热合成条件,分别得到TiO2纳米管和TiO2纳米带膜电极。所制备的纳米结构电极在光电催化氧化水、有机物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中都有很好地应用。总之,这些纳米结构电极的获得不但可以解决TiO2粉末光催化剂易流失、回收难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光电耦合技术提高电极的光催化活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2光催化剂研究进展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1 TiO2光催化剂研究进展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2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发展'>1.1.1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发展
  • 2半导体光催化机理'>1.1.2 TiO2半导体光催化机理
  • 2光催化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1.3 TiO2光催化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1.2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 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超声技术结合'>1.2.1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超声技术结合
  • 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微波技术结合'>1.2.2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微波技术结合
  • 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热催化技术结合'>1.2.3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热催化技术结合
  • 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室温等离子体技术结合'>1.2.4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室温等离子体技术结合
  • 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磁场技术结合'>1.2.5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磁场技术结合
  • 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氧化技术结合'>1.2.6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氧化技术结合
  • 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结合'>1.2.7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结合
  • 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结合'>1.2.8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结合
  • 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多种技术结合'>1.2.9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与多种技术结合
  • 2光催化剂及载体类型'>1.3 负载型 TiO2光催化剂及载体类型
  • 1.3.1 载体的作用
  • 1.3.2 载体的类型和负载方法
  • 1.3.3 根据载体类型选择与膜分离或电化学技术耦合
  • 1.4 无机分离膜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4.1 无机分离膜的发展状况
  • 1.4.2 无机分离膜的特点
  • 1.4.3 无机分离膜的制备
  • 1.4.4 无机分离膜的应用
  • 1.4.5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2光催化膜反应器及有待解决的问题'>1.5 TiO2光催化膜反应器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1.5.1 悬浮型光催化膜反应器
  • 1.5.2 负载型光催化膜反应器
  • 1.5.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2电极光电催化研究'>1.6 TiO2电极光电催化研究
  • 1.7 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和内容
  • 1.7.1 选题的依据
  •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3 研究内容
  • 2/ZrO2复合分离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2 TiO2/ZrO2复合分离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溶胶的制备'>2.2.2 TiO2溶胶的制备
  • 2/ZrO2复合分离膜的制备'>2.2.3 TiO2/ZrO2复合分离膜的制备
  • 2.2.4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溶胶-凝胶过程的调查
  • 2/ZrO2复合分离膜的表征'>2.3.2 TiO2/ZrO2复合分离膜的表征
  • 2/ZrO2复合分离膜的渗透和截留实验'>2.3.3 TiO2/ZrO2复合分离膜的渗透和截留实验
  • 2/ZrO2复合分离膜对染料的去除'>2.3.4 TiO2/ZrO2复合分离膜对染料的去除
  • 2.4 小结
  • 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3 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制备'>3.2.2 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制备
  • 3.2.3 表征和分析方法
  • 2/Al2O3复合分离膜膜渗透、截留和光催化实验'>3.2.4 TiO2/Al2O3复合分离膜膜渗透、截留和光催化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3.3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3.3.4 X射线能谱(EDX)分析
  • 3.3.5 UV-vis扩散反射光谱分析
  • 2/Al2O3复合分离膜的性能评价'>3.3.6 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的性能评价
  • 3.4 小结
  • 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4 Si掺杂 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制备'>4.2.2 Si掺杂 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制备
  • 4.2.3 表征和分析方法
  • 2/Al2O3复合分离膜膜渗透、截留和光催化实验'>4.2.4 Si掺杂 TiO2/Al2O3复合分离膜膜渗透、截留和光催化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4.3.2 能量分散 X射线光谱(EDX)和 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分析
  • 2/TiO2复合氧化物的晶相分析(XRD)'>4.3.3 SiO2/TiO2复合氧化物的晶相分析(XRD)
  • 4.3.4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3.5 氧化物的zeta电位分析
  • 4.3.6 复合分离膜孔结构分析
  • 4.3.7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DRS)
  • 4.3.8 复合分离膜的光致亲水性研究
  • 2/Al2O3复合分离膜的性能评价'>4.3.9 Si掺杂 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的性能评价
  • 4.4 小结
  • 2纳米结构膜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研究'>5 TiO2纳米结构膜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纳米结构膜电极的制备'>5.2.2 TiO2纳米结构膜电极的制备
  • 5.2.3 表征和分析方法
  • 2纳米结构膜电极光电化学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测试'>5.2.4 TiO2纳米结构膜电极光电化学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2纳米管阵列电极'>5.3.1 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
  • 2纳米管和纳米带膜电极'>5.3.2 水热合成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和纳米带膜电极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石墨烯基分离膜可行吗?[J]. 科学通报 2020(01)
    • [2].无机盐-有机小分子分离膜的研究进展[J]. 膜科学与技术 2020(01)
    • [3].《膜科学与技术》[J]. 合成橡胶工业 2019(06)
    • [4].荷负电分离膜的研究进展[J]. 印染助剂 2019(11)
    • [5].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现状研究[J]. 新材料产业 2018(08)
    • [6].流动注射仪测定挥发酚用分离膜的常见问题探讨[J]. 中国水利 2018(17)
    • [7].分离膜产品检测技术培训班将于2017年3月在天津举办[J]. 水处理技术 2017(02)
    • [8].膜工业协会分离膜产品检测技术培训班将于3月份在津举办[J]. 膜科学与技术 2017(01)
    • [9].科技部认定天工大“分离膜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J]. 膜科学与技术 2017(01)
    • [10].我国科学家研究二氧化碳分离膜取得突破[J]. 低温与特气 2017(01)
    • [11].我国突破二氧化碳分离膜技术[J].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4)
    • [12].哈工大二氧化碳分离膜研究取得突破[J]. 膜科学与技术 2017(02)
    • [13].天津工大谭小耀教授团队高温氢分离膜研究获重要进展[J]. 膜科学与技术 2017(02)
    • [14].有机分离膜抗污染改性研究进展[J]. 能源与环境 2017(03)
    • [15].我国科学家研究二氧化碳分离膜取得突破[J]. 化工环保 2017(04)
    • [16].生物质基分离膜材料及其研究进展[J]. 化学与黏合 2017(05)
    • [17].石墨烯基分离膜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 2017(08)
    • [18].碳纳米管特性对有机分离膜性能改进的综述[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5(12)
    • [19].住友化学二氧化碳分离膜试验成功[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6(02)
    • [20].分离膜在膜液体除湿中的应用进展[J]. 材料导报 2020(15)
    • [21].聚乳酸分离膜的研究进展[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8(01)
    • [22].疏水性分离膜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8(10)
    • [23].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分离膜的结构与性能[J]. 化工学报 2016(S2)
    • [24].共价三嗪骨架分离膜的制备及有机溶剂渗透行为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17(01)
    • [25].水处理中催化分离膜研究进展[J]. 硅酸盐通报 2016(04)
    • [26].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2年年会在天津圆满落幕[J]. 膜科学与技术 2012(06)
    • [27].“十二五”分离膜行业要实现3大目标[J]. 化工管理 2011(10)
    • [28].分离膜标准现状与发展[J]. 中国标准化 2010(01)
    • [29].分离膜标准:先行、先进、国际化——访国家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天津膜天膜公司总经理)李新民[J]. 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 2008(07)
    • [30].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大会在天津召开[J]. 膜科学与技术 2008(04)

    标签:;  ;  ;  ;  ;  

    功能性TiO2纳米结构分离膜及电极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