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桤木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台湾桤木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人工林存在造林树种单一、针叶化、地力衰退等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林草复合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土地利用方式,它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生物生产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选择适当的林草复合模式,对于了解人工林地力退化机理和采取相应维护措施,以及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又称台湾赤杨,属桦木科赤杨属落叶乔木,是一种非豆科固氮速生树种,原产台湾,在当地是重要的阳性先锋树种,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台湾桤木干形通直、高大,质地优良,生长快,适应性强,耐瘠薄,能固氮,木材系台湾二级商品材。国内有关台湾桤木的研究还比较少,对台湾桤木凋落物数量、组成、分解、养分释放等许多特性都尚未见系统报道。为了全面了解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以及与桤木纯林的差异,自2008年7月起,本试验选择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境内退耕还林地营造的台湾桤木林,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选择适宜草种建立了两种模式(A: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B:台湾桤木)为研究对象,对其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季节动态,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特点,以及林地土壤养分动态等,进行了为期1a的系统研究,并结合地上、地下部分对该模式的可持续生产和经营进行评价,为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A、B两种模式年凋落量分别为5671.88和5010.61 kg·hm-2;A、B模式叶的凋落量为A>B,枝的凋落量为B≈A,根的凋落量为A>B;凋落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叶为:冬>春>秋>夏,枝为:夏>秋>春>冬,根为:夏>秋>冬>春。(2)A、B两种模式凋落物年分解速率表现为:叶>根>枝。按照指数模型y=ae-kt,得到不同组分凋落物分解残留率随时间的指数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所有组分干质量损失率与时间均呈负指数关系。(3)通过对凋落物初始底物质量与其干重损失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与各组分凋落物分解速率显著相关(P<0.01)。因此,木质素含量是预测凋落物分解速率的重要指标。与其它区域凋落物分解的比较,本研究两模式凋落枝、叶、根分解1a后的年失重率为54.7%、66.6%和45.1%,均在亚热带凋落物年失重率40%~70%范围内。(4)分解初期凋落物N、Ca的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C、K浓度则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P、Mg浓度呈现不规则小幅波动,除Ca外,各养分元素在分解过程中均有一个明显下降过程,两模式凋落物N、P、K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其余养分浓度表现出不同的规律。(5)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 K, Mg(除枝外)的残留率与其干质量残留率变化趋势相似,而N, P、Ca的残留率下降相对缓慢,C在各模式中始终表现为净释放。林草细根分解过程中C、N, P、K、Ca释放速率较B模式细根快,叶N、P、K、Ca、Mg、C养分释放率在两个模式间差异不显著;枝N、P, Mg差异显著,K、Ca, C差异不显著;根系除Ca外养分释放率差异均显著。(6)1a中台湾桤木+牛鞭草模式中凋落物(包括落叶、落枝和根)N、P、K的养分释放总量分别为26.16、3.34和23.79 kg·hm-2,B模式的分别为22.87、2.87和20.16kg·hm-2。1a中两模式凋落物枝、叶、根各组分间的养分释放量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凋落物的质量是影响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关键因素;A模式凋落物N、P、K养分元素释放总量高于B对应元素释放总量(P<0.05),说明与桤木林相比,台湾桤木+牛鞭草模式具有较高的年凋落物归还量和养分释放量,更有利于养分的再循环,这对维持台湾桤木林地的地力有重要作用。(7)除了土壤有效P以外,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N、速效K含量在1a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无论是A模式还是B模式中0-1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在1a内大部分时间里都高于10-20 cm土层;无论在0-10 cm土层内还是10-20 cm土层,林草模式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1a内大部分时间里都高于B模式。对凋落物养分释放量与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对土壤养分有明显的影响,使土壤养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相关分析还表明除全K、速效K外,其他的养分大都与凋落物的释放不相关。通过对土壤pH/T/H与凋落物分解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凋落枝外,土壤pH/T/H与不同模式凋落物的分解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对凋落物分解的重要性依次为: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pH。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 1.1.1 森林凋落物基本概念
  • 1.1.2 凋落量研究进展
  • 1.1.3 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 1.2 研究对象概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试验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模式构建和标准地设置
  • 2.2.2 凋落物凋落量动态试验
  • 2.2.3 凋落物分解试验
  • 2.2.4 土壤养分动态
  • 2.2.5 土壤温度、湿度测定
  • 2.3 室内分析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凋落物凋落量动态
  • 3.1.1 凋落物量和组成特征
  • 3.1.2 凋落量月动态
  • 3.2 凋落物分解
  • 3.2.1 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动态
  • 3.2.2 影响凋落物分解质量指标
  • 3.2.3 两模式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浓度动态
  • 3.2.4 两模式凋落物分解养分残留率的变化
  • 3.2.5 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其分解过程中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2.6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的归还速率
  • 3.2.7 凋落物养分元素的释放量
  • 3.3 土壤养分动态
  • 3.3.1 土壤pH、有机质、全N、全P、全K的变化
  • 3.3.2 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
  • 3.3.3 凋落物养分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
  • 3.3.4 凋落物分解与土壤pH、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 4 讨论
  • 4.1 凋落物数量及动态
  • 4.2 凋落物分解
  • 4.2.1 凋落物分解的阶段性
  • 4.2.2 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 4.2.3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浓度动态
  • 4.2.4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残留率的变化
  • 4.2.5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的归还率与释放量
  • 4.3 土壤养分动态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5)
    • [2].水土保持针叶林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0(03)
    • [3].高速公路岩石边坡3类人工植物群落凋落物分解特征[J]. 草原与草坪 2020(02)
    • [4].落叶松混交林中微生物调控木质纤维素降解促进凋落物分解的作用机制得以解析[J]. 林业科技通讯 2020(05)
    • [5].增温对川西北高寒草甸草场植物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20(10)
    • [6].植物经济学谱、非经济学谱及其与凋落物分解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2018(12)
    • [7].氮添加和凋落物处理对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土壤氮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8(01)
    • [8].神农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凋落物动态及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6)
    • [9].叶凋落物碳、氮和磷元素对模拟淋溶的响应[J]. 科学通报 2018(30)
    • [10].酸解对香樟凋落物分解过程的短期影响[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1].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J]. 河南农业 2016(11)
    • [12].浅析森林凋落物分解影响因素[J]. 花卉 2017(08)
    • [13].氮沉降对于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机理研究[J]. 花卉 2017(16)
    • [14].林木凋落物分解及其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20(10)
    • [15].杉木叶片内生真菌定殖对凋落物分解及其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5)
    • [16].亚高山暗针叶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J]. 四川林业科技 2019(03)
    • [17].凋落物去除和氮添加对亚热带阔叶林土壤不同组分碳、氮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9)
    • [18].凋落物多样性及组成对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9(17)
    • [19].降水格局对科尔沁沙地三种草本植物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8(02)
    • [20].干扰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5)
    • [21].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叶凋落物分解的格局及控制因素[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2].氮添加对内蒙古温带草原优势物种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23].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和非加和性效应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21)
    • [24].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J]. 生物多样性 2016(02)
    • [25].植物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河北林果研究 2015(03)
    • [26].根系在凋落物层中的生长及其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11)
    • [27].影响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因素[J]. 农民致富之友 2012(20)
    • [28].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J]. 草业科学 2010(08)
    • [29].凋落物分解研究综述[J]. 土壤通报 2009(06)
    • [30].华西雨屏区几种乡土树种不同物候关键时期凋落物的有机组分特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01)

    标签:;  ;  ;  ;  ;  ;  

    台湾桤木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