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报酬业绩敏感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银行业,员工薪酬,经营绩效,报酬业绩敏感度
报酬业绩敏感度论文文献综述
树友林,黄丽珠[1](2014)在《中美银行业员工报酬业绩敏感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危机之后,银行业员工过高的薪酬水平,引发社会各界的多方质疑,本文试图对不同制度背景下中美银行业员工报酬业绩敏感度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两国银行业员工绩效报酬机制存在显着差异,美国银行业员工薪酬与公司绩效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我国银行业员工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较弱,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业报酬激励机制。(本文来源于《江苏商论》期刊2014年10期)
谢德仁,林乐,陈运森[2](2012)在《薪酬委员会独立性与更高的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基于薪酬辩护假说的分析和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并初步实证检验了"薪酬辩护假说"。首先,本文论证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并基于它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之子假说——当经理人有着薪酬辩护需求和较强能力影响公司薪酬政策制定时,在薪酬辩护净效用增加的情形下会通过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的提高来为薪酬做"结果正当性"辩护。本文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经理人薪酬辩护需求强烈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相对于经理人没有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显着更高,且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与更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之关联主要出现在相对薪酬较高、相对业绩较好和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公司之中,这说明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之提高是出于经理人薪酬辩护之需,是经理人自利行为的表现。本文为经理人的薪酬辩护假说提供了初步的经验证据。需指出的是,虽然本文的假说推断和发现与主流代理理论预期不一致,但本文的研究并不意味着从经济后果来看,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更高。(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2年01期)
李永杰,谢军[3](2009)在《资本结构和管理报酬的业绩敏感度:基于自由现金流理论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调查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以2003年和2004年横截面数据为基础考察了资本结构对管理报酬业绩敏感度的影响。作者发现,财务杠杆能够强化管理报酬的业绩敏感度,并优化管理报酬的激励结构。该经验结果表明,公司债务所生成的约束机制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并最终实现公司价值的提升。作者还再次证实了财务杠杆对公司价值的积极效应。本研究剖析了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具体影响,回答了财务杠杆激励功能的传导机制,为自由现金流理论提供进一步的支持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经济学》期刊2009年01期)
支晓强,童盼[4](2007)在《管理层业绩报酬敏感度、内部现金流与企业投资行为——对自由现金流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一个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业绩报酬敏感度对企业内部现金流与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文章发现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不仅受到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的影响,而且受到了股东-经理代理问题的影响,但是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释力度相对较强。另外,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和管理层业绩报酬敏感度之间的关系受到公司控股股东所有权性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会计研究》期刊2007年10期)
周嘉南[5](2006)在《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司治理所需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利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的手段促使公司的经理作出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和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是为经理提供恰当形式的报酬激励。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给予经理随业绩变动的报酬是激励经理付出更多努力以增加股东收益的一个有效措施。然而由于经理往往厌恶承担风险,因此随着风险的增大,股东利用业绩报酬作为激励手段的成本也相应的增加,从而股东必须在激励与风险之间作出权衡,这也意味着在经典代理模型中,报酬业绩敏感度将总是随着风险的增加而下降,风险越大,激励的强度越弱。 然而,现有的许多关于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关系的实证文献并没有支持经典代理理论这一论断,反而提供了与之相反的实证证据,即发现报酬业绩敏感度会随着风险的增加而上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文认为,由于经典代理理论所预测的激励与风险的负相关关系是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假定,当这些假定不成立时,二者的关系有可能发生改变。就此,本文提出以下叁个问题: 1.最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成不变的,还是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发生改变? 2.哪些因素可能引起二者之间关系的改变? 3.这些因素将通过怎样的机理促使二者之间关系发生改变?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叁个问题展开研究的。本文立足于拓展经典代理理论的基本假定,并依据拓展后的模型讨论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并不总是呈现负相关关系,而是会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有可能出现正相关关系。因此,报酬业绩敏感度随风险的增加而上升并不是一种异常的现象,也不应视其为对代理理论的背离。相反,它是股东在考虑了一些因素影响后的最优选择。 也正是围绕着这一结论,本文形成了以下4个创新点: 1.在第2章中,拓展了经典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定之一,即股东的目标是最大化项目静态的NPV值,在股东的目标函数中引入了增长期权的价值,并着重讨论了最优报酬业绩敏感度与决定增长期权价值的关键因素——产品价值的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在模型中,考虑了两种情况,一是股东面临着经理的道德风险问题,而经理是厌恶风险的;二是股东面临着经理逆(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6-11-01)
周嘉南,黄登仕[6](2006)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4年度的高管人员报酬数据为基础,对高管人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绩效、股东财富存在正相关关系,其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如经典代理理论所预测的那样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显着性较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那些增长机会很小或没有增长机会的公司,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对于那些增长机会大的公司,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经典代理理论的预测。(本文来源于《会计研究》期刊2006年04期)
报酬业绩敏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并初步实证检验了"薪酬辩护假说"。首先,本文论证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并基于它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之子假说——当经理人有着薪酬辩护需求和较强能力影响公司薪酬政策制定时,在薪酬辩护净效用增加的情形下会通过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的提高来为薪酬做"结果正当性"辩护。本文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经理人薪酬辩护需求强烈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相对于经理人没有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显着更高,且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与更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之关联主要出现在相对薪酬较高、相对业绩较好和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公司之中,这说明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之提高是出于经理人薪酬辩护之需,是经理人自利行为的表现。本文为经理人的薪酬辩护假说提供了初步的经验证据。需指出的是,虽然本文的假说推断和发现与主流代理理论预期不一致,但本文的研究并不意味着从经济后果来看,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更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报酬业绩敏感度论文参考文献
[1].树友林,黄丽珠.中美银行业员工报酬业绩敏感度比较研究[J].江苏商论.2014
[2].谢德仁,林乐,陈运森.薪酬委员会独立性与更高的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基于薪酬辩护假说的分析和检验[J].管理世界.2012
[3].李永杰,谢军.资本结构和管理报酬的业绩敏感度:基于自由现金流理论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9
[4].支晓强,童盼.管理层业绩报酬敏感度、内部现金流与企业投资行为——对自由现金流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一个检验[J].会计研究.2007
[5].周嘉南.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6].周嘉南,黄登仕.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06